為什麼國外孩子很喜歡自己的弟弟妹妹,國內孩子卻排斥、反感?

2019-11-30     幼教咖

文/小文老師

記得我上大學時,曾和身為獨生女的下鋪討論過弟弟妹妹的問題,我問她「為什麼你爸爸媽媽沒有給你生弟弟妹妹?」

她不假思索地說:「因為計劃生育啊!」過了一會兒她又說:「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有問過我『給我生個弟弟妹妹好不好?』我當時還很小,只對爸爸媽媽說『如果你們給我生弟弟妹妹,我就掐死他』嚇地爸爸媽媽再也沒提過生弟弟妹妹的事了。」

後來我問她為什么小時候這麼排斥爸爸媽媽給自己生弟弟妹妹呢?她說小時候不懂事,只覺得爸爸媽媽的愛應該屬於她一個人,如果有人來分享就是她的敵人,如今想來覺得自己很不應該說那樣的話。反觀在國外,孩子們很喜歡爸爸媽媽給自己生的弟弟妹妹,他們覺得那樣生活會充滿樂趣,所以他們對於弟弟妹妹的到來卻非常歡迎。

造成國內外孩子對弟弟妹妹態度差距的原因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國內國外的孩子對自己的弟弟妹妹態度相差如此之大呢?

1.社會環境的影響

相信很多人對這樣一個場景並不陌生,當一個孩子有了弟弟妹妹後,周邊人會對他說「媽媽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了!」「你覺得媽媽愛你多一點還是愛妹妹多一點?」等等,當周邊人這樣問孩子時,就會讓孩子從內心覺得是弟弟妹妹搶了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就會產生仇視心理。

因為我們國內的人尤其是一些農村地區,經常會向孩子灌輸父母偏愛弟弟妹妹的理念,才使孩子對弟弟妹妹產生了排斥、反感心理,而國外則很少有人會這樣說,大家也更注重孩子個性的獨立,所以孩子心智比較成熟。

2.家庭教育的問題

在國內,當父母擁有第一個孩子時往往是極其寵愛的,孩子也會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一旦有了二胎,父母無論是從精力還是從物質上來說都不會像從前對大寶那樣好,那這時就容易出現問題。

國外的家庭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無論生幾個都是一樣的對待,不會讓孩子產生太大心理落差,反而讓大寶覺得自己多了一個夥伴,國內孩子則認為多個孩子就會多分一份寵愛出去,所以這就形成了差別。

父母如何改變孩子態度

當然了,上面的理由我們只是針對大部分家庭出現的差異來說的,每個家庭的孩子對弟弟妹妹的態度是不同的,導致他們反感、排斥弟弟妹妹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是父母太過偏心,導致大寶討厭弟弟妹妹;有的是孩子太過自私而討厭弟弟妹妹。但很多時候,父母可以通過採取一些措施來使孩子之間相處融洽,讓大寶更容易接受弟弟妹妹。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其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孩子從出生時家人就圍著他轉,有什麼好吃的都給他,孩子被照顧太好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他人感受。父母應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應事事勞煩他人,要學會獨立、自主以及關心他人。

2.平等對待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被關愛

很多孩子討厭爸爸媽媽給自己生弟弟妹妹是因為擔心爸爸媽媽的愛被分享出去,擔心父母有了弟弟妹妹後就不再愛自己了,其實只要父母能掌握好分寸,孩子的這種擔心是可以避免的。

要想讓孩子接受弟弟妹妹,父母就需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讓孩子得到穩定的關心、愛以及尊重,只要孩子情感需求得到滿足,自然不會那麼排斥弟弟妹妹。

3.多溝通,讓孩子之間建立穩固的情感關係

很多父母都發愁的一點是,大寶討厭弟弟妹妹,而自己也束手無措。其實,父母只要通過一些方式讓孩子之間建立自己的情感連結就可以了。有些父母會告訴大寶弟弟妹妹是爸爸媽媽送給你的禮物,是來陪你玩的,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很重要。

好的溝通能讓孩子不僅不排斥弟弟妹妹的到來,甚至會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弟弟妹妹。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有問題可私信。私信:資料,領取精美育兒資料。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Ch2vm4BMH2_cNUgpnI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