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太震撼!四川博物院,裝進了一座義大利古城

2019-11-30   一帶一路報道

自古以來,中國與義大利就通過陸上與海上絲路相連相通,並留下了相關的歷史記錄——文明互鑒的交往成果,在歷史上留下了長長的人文印記。

義大利地中海風景

11月26日,「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在四川省博物院開幕,展覽展出了義大利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公園的134件文物,絕大部分是精美的陶製品和彩繪壁畫,反映了帕埃斯圖姆從公元前6世紀到3世紀之間的發展歷程,展現了西方各個文明的衝突與融合,呈現了2000多年前「大希臘」的戰爭與和平。

紅繪風格大口雙耳高腳酒罈

【紅繪風格大口雙耳高腳酒罈】高40.5厘米;直徑37.3厘米;重4465克;安德廖洛20A號墓

帕埃斯圖姆(Paestum)是位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的重要古城遺址,其歷史之悠久堪比中國春秋時期,這裡充滿著傳奇的希臘神話色彩和迷人的藝術魅力。該城建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殖民地,在273年被羅馬人占領,卻一度繁榮昌盛,後遭瘟疫及劫掠於公元9世紀被廢棄,這顆地中海文明交織的明珠漸漸黯然,直到18世紀,才在「無意」中被人們發現。

一系列的考古發掘,拂去了歲月的積灰,淘凈了歷史的砂礫,帕埃斯圖姆這顆明珠又恢復了原有的耀眼。

帕埃斯圖姆遺址

一處遺址,三座神廟。從主管婚姻與繁育的女神赫拉到掌管智慧與藝術的女神雅典娜,再到海神波賽冬,帕埃斯圖姆以其獨有的古希臘式建築特色在這片土地存在了兩千年之久。帕埃斯圖姆古城為世界保留了兩大傑作:宏偉的建築和絢麗的彩繪壁畫。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曾將帕艾斯圖姆考古遺址描述為「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壯觀」。

作為古希臘建築遺址,帕埃斯圖姆近年來發掘了眾多遺蹟,包括宗教建築、古道路、防護牆、墳墓,出土了珍寶陶器、壁畫雕塑等文物。

本次展覽展出了義大利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公園的134件文物,絕大部分是精美的陶製品和彩繪壁畫,反映了帕埃斯圖姆從公元前6世紀到3世紀之間的發展歷程,展現了西方各個文明的衝突與融合,呈現了2000多年前「大希臘」的戰爭與和平。

赫拉女神

【赫拉女神】高56厘米;長24厘米;厚24厘米;重64000克;賽萊河口的赫拉神廟

赫拉是天神宙斯的妻子,也是司掌婚姻和繁育的女神。在荷馬史詩中,她被稱為"白臂女神赫拉」,其名字象徵著「高貴的女性」。

紅繪風格婚禮花瓶

【紅繪風格婚禮花瓶】高45.5厘米;直徑13.5厘米;重1170克;里奇內拉69號墓

與黑繪風格相反,紅繪風格的作品在坯件上以黑色線條進行勾畫圖形輪廓及細節,再將主圖以外的部分塗成黑色,主圖保留紅色,燒制後成品為紅繪風格,形態更為逼真。

壁畫:戰士

【壁畫:戰士】高148厘米;長90厘米;厚12厘米;重300000克;安德廖洛114號墓

壁畫:決鬥和哭泣者

【壁畫:決鬥和哭泣者】高95厘米;長227厘米;厚13厘米;重617000克;安德廖洛58號墓

壁畫:四馬雙輪戰車

【壁畫:四馬雙輪戰車】高66厘米;長151厘米;厚19厘米;重417000克;安德廖洛48號墓

魚類紋樣圓盤

【魚類紋樣圓盤】高5厘米;直徑21.5厘米;重610克;安德廖洛8A號墓

青銅頭盔

【青銅頭盔】高35厘米;長29.5厘米;寬26.5厘米;重750克;富謝洛2號墓

據主辦方介紹:「『東海西海,心理攸同』,把握文明互補性,尋求不同文明之間的『同』與『通』,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世界持久和平發展的精神基石。我們試圖舉例發凡,展現與中國數千年文化中的相似主題,比較希臘與中國文明和諧準則的異同,理解這個世界上人類靈魂最深處的遺存,以及考古緣何能夠引發人類對過往歷史的共情。」

四川博物院

據悉,此次展覽也是四川博物院「一帶一路展覽季」的首展,展覽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2月26日。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thebeltandroadrpt@163.com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雷露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