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式悲劇,被800萬美元摧毀的全球第三大戰略空軍

2019-12-19     河東三叔

1991年12月25日紅色帝國轟然倒下,由於烏克蘭特殊的地理位置,蘇聯時代出於戰略布局需要在烏克蘭部署了大量航天、軍工科研生產機構,長期的經營使烏克蘭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僅次於俄羅斯的科技大國。而隨著蘇聯解體除了留下龐大的以軍工為核心的科研生產體系外,還給烏克蘭帶來了意外之財。作為蘇聯最大的遺產繼承人之一(30%),烏克蘭瞬間成了世界第三大核武擁有國、全球第三大戰略空軍。

加盟共和國

今天講的是戰略空軍先盤點烏克蘭到底繼承了多少好東西,獨立後的烏克蘭接收了蘇聯44個航空兵團和2150架戰機。其中包括25架圖-95戰略轟炸機、57架圖-22戰略轟炸機、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以及配套的KH-55、X-55巡航飛彈(部分核彈頭)等,當然最耀眼當屬原蘇聯第184近衛重型轟炸機團配備的圖-160。

1991年12月,在烏克蘭普里盧基空軍基地的第184近衛重型轟炸機團。

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天上掉餡餅的事不多,真的輪到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辦,蘇聯解體得到實惠的是手上這些全世界看了都流口水的裝備。但作為所有人的烏克蘭發現這些東西維修、保養費用可不是小錢,關鍵還不能當飯吃同時又面臨著國內殘破的經濟確實有點頭痛。

圖-160戰略轟炸機

烏克蘭雖然坐擁最優秀的戰略級轟炸機,不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總歸解決國民生活必須是重點。於是趁著大量武器裝備沒有過時,開始了出口創匯的敗家之路,非戰略性武器賣了不少但涉及到戰略武器時出於安全考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為防止核擴散提出了《1991年削減蘇聯核武器法案》或稱《納恩-盧格法案》。

圖-160以及Kh-55SM巡航飛彈

這個法案是針對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的核武、化武進行銷毀,由美國提供經費和技術進行處置和保證大規模殺傷性材料的安全,當然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不過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手上這些戰略轟炸機才是關注的重點,這些裝備比自家擁有的數量還多還新,1993到1996年俄羅斯對這些戰略轟炸機進行了評估,烏方開價30億美元買不起只能眼看著烏克蘭在美國支持下開始銷毀工作。

圖-160戰略轟炸機

1998年11月第一架圖-160被烏克蘭銷毀,再也坐不住的俄羅斯開始強力施壓,終於在1999年達成協議烏克蘭將8架圖-160、3架圖-95作為拖欠俄羅斯能源債務抵扣款返還。而剩下的數十架戰略轟炸機以及1068枚Kh-55飛彈開始徹底銷毀,美國給予了800萬美元的拆解支持,於是區區800萬美元就摧毀了這支曾經世界第三的戰略空軍。

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7j5HW8BMH2_cNUgUa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