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要還430億!比亞迪年內發債16次,到底多缺錢?

2019-11-29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年關難過!

臨近歲末,資金吃緊,所有人都在想辦法搞錢,先把年關順順噹噹邁過去再說,連國內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002594.SZ)也不例外。

近日,比亞迪發布一則重磅消息,公司要發行總規模不超過100億元的債券,發行期限不超過10年,規模之大令人咋舌。

比亞迪宣布,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運營資金、償還公司借款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規用途,這又引發外界無數猜測,比亞迪到底多缺錢?

實際上,今年以來,比亞迪發債頻繁,迄今累計發債16次。比亞迪近期的發債規模一般在10億元或20億元,資金主要用於運營、償還到期債務及銀行借款等。

就這樣,比亞迪的債務規模猶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目前已陷入借新還舊的循環當中,倘若失去債券融資支持,公司日常經營恐怕會遇到問題。


而發債就要付利息,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的利息費用達25億元。2018年全年,比亞迪的利息支出高達31.19億元,甚至超過其全年凈利潤27.8億元。

比亞迪缺錢已不是秘密,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短期借款高達430.01億元(短期借款指一年內要還的錢),相比去年末增加13.79%,而公司貨幣資金僅有109.3億元,明顯不夠用。

此外,比亞迪還有應付票據137.47億元、應付帳款208.16億元、應付職工薪酬41.48億元、其他應付款64.1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6.87億元,這些加起來有518.16億。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8.48%,放眼A股市場,除了以高槓桿著稱的房地產公司外,像比亞迪這麼高的杆槓率並不多見。

按理說,汽車製造業也算重資產行業,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雖然處於行業高水平,但只要資金流動性好,也不算啥大事。

偏偏比亞迪流動性不給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1116.21億元,流動負債1090.86億元,流動比率為1.02。通常流動比率正常值應該在2以上,比亞迪短期償債壓力不小。

隨著汽車行業步入存量競爭時代,行業大洗牌加劇,資金鍊成了所有車企的生命線,就算是處於國產車第一梯隊的比亞迪,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作為曾經的國產車銷量冠軍,比亞迪今年的汽車銷量大不如前,尤其是公司引以為傲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速度超出外界想像。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約33.58萬輛,同比下滑4.49%,僅完成全年65萬輛目標的一半

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一言難盡。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僅賣出4.7萬輛,同比下滑31.5%,而上半年的同比增速為94.5%。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連續4個月呈現負增長,銷量從7月份的16567輛下滑至10月份的12567輛,同比降幅從11.8%擴大至55%,比腰斬更慘。

隨著比亞迪能源汽車銷量跌跌不休,公司蟬聯3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車霸主地位旁落,被特斯拉取而代之。


此外,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板塊也逐漸沒落。比亞迪曾是國內動力電池「老大」,但在2018年7月之前大多自產自銷,這給寧德時代創造了後來居上的機會。

截至今年10月底,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高達50.9%,成了名副其實的「巨無霸」,而比亞迪的市場占有率基本維持在20%上下浮動,難有大的突破。

比亞迪的光伏板塊更慘,2009年光伏產業大火,比亞迪對光伏板塊先後砸錢不少於40億,但僅在2010年收穫凈利潤7600萬。

近年來光伏產業遇冷,行業前景成謎,比亞迪的光伏板塊也成了燒錢的無底洞,最多時一年虧損10個億,2018年對利潤的拖累至少7個億。


比亞迪業績直線下滑,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當季營收約316.38億元,同比下降9.17%;歸屬凈利潤約1.2億元,同比大跌88.58%;扣非凈利潤約-1.53億元,同比驟降130.12%。



比亞迪還預計,公司2019年全年凈利潤為15.84億到17.74億元,同比下滑幅度為36.19%至43.03%,未來盈利難言樂觀。

回顧發現,過去三年比亞迪已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035億、1059億、1301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50.5億、40.7億、27.8億。

在此背景下,比亞迪的股價走勢也不好看,2017年至今,公司股價從最高73.46元下降至最低36.39元(不計復權),接近腰斬。

今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結構性行情,不少白馬股走出翻倍行情。但一直以白馬股形象示人的比亞迪不漲反跌,今年累計下跌14.61%,遠遠跑輸大盤

即便如此,比亞迪股價仍不便宜。目前,比亞迪動態市盈率為56.39倍,吉利汽車為12.2倍,而在動力電池領域趕超比亞迪的寧德時代為41.79倍,可見比亞迪估值偏高。

作為新能源汽車梯隊的佼佼者,比亞迪的榮辱興衰與補貼政策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比亞迪也跌落神壇。

據統計,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接近485億元,比亞迪一家就拿到約120億,相當於全國補貼總額的四分之一,再加上地方補貼的25億元,比亞迪共拿到補貼145億。

補貼雖多,但不一定能及時到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政府補貼未到帳金額仍在200億元左右,這大大增加了比亞迪運營資金的占用,這也是公司不斷發債的原因之一。

結語

比亞迪的命運走向,與兩個人物休戚相關,一個是公司創始人王傳福,另一個則是「股神」巴菲特。

作為比亞迪的締造者,王傳福抓住了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契機,迅速站上風口,帶領比亞迪成為行業領頭羊,自然功不可沒。

而王傳福的環保故事成功打動了巴菲特,比亞迪成了巴菲特在中國唯一重倉的公司,股神的加持讓比亞迪自帶光環,也讓A股投資者對其生出不一樣的期待。

(王傳福與巴菲特)

資本圈有句俗語,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比亞迪甚至沒等到資本浪潮退去,僅是補貼「斷奶」,就讓比亞迪大受影響。

對此,有網友調侃,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只是不知道,看到比亞迪如今的現狀,巴菲特內心會作何感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x7Ut24BMH2_cNUglg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