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尋龍點穴嗎?不懂的話學習一下楊筠松風水名著《撼龍經》喲

2019-04-26   國哥說風水

《撼龍經》是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的代表作之一,是龍脈風水的最權威聖典,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是了解與運用龍脈風水、快速振興家業的最佳典籍。

《撼龍經》專言山龍脈絡形勢,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各為之說。《疑龍經》上篇言干中尋枝,以關局水口為主。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論結穴形勢,附以疑龍十問,以闡明其義。

《葬法》則專論點穴。有倚蓋撞黏諸說,倒杖分十二條,即上說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臨穴時分寸毫釐之辨。案陳振孫《書錄解題》有《疑龍經》一卷,《辨龍經》一卷,雲吳炎錄以見遺,皆無名氏,是此書在宋並不題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據而云然。

其《撼龍》之即《辨龍》與否,亦無可考證。然相傳已久,所論山川之性情形勢,頗能得其要領,流傳不廢。亦有以也。舊本有李國木注並所附各圖,庸陋淺俗,了無可取。今並加刊削,不使與本文相溷焉。

明李國木撰《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地理大全二集》·二十五卷(通行本),是書一集之七卷至十卷為楊筠松《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二集二卷為楊筠松《青囊奧語》。

《撼龍經》統 論

須獼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

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

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

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大率行龍有真星,星峰磊落是音身。

高山須認星峰起,平地龍行別有名。峰以星名取其類,星辰下照山成形。

龍神二字尋山訣,神是精神龍是質。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

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即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

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蹤者是。莫令山反枝葉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里作羅城,此是平洋龍局段。星峰頓伏落平去,外山隔水來相顧。

平中仰掌似回巢,隱隱微微立邱阜。便從邱阜覓回巢,或有鉤夾如旋螺。

鉤夾是砂螺是穴,水註明堂聚氣多。四旁繞護入城裹,水繞山環聚一窩。

霜降水枯尋不見,春夏水高龍脊現。此是平洋看龍法,過處如絲或如線。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迴環。水纏便是山纏樣,纏得真龍如仰掌。

窠心掌里或乳頭,端然有穴明天象。山纏水繞在平坡,遠有圍山近有河。

只愛山來抱身體,不愛水反去從他。水抱應如山來抱,水不抱兮山不到。

莫道高山龍易識,行到平洋失蹤跡。藕斷絲連正好尋,退卻愈多愈有力。

高龍多下低處藏,四沒神機便尋得。祖宗父母數程遠,誤得時師皆不識。

龍到平洋莫問踨,只觀水繞是真龍。念得龍經無眼力,萬卷藏真也是空。

腳下橫拖為帶劍,文武功名從此辯。橫看是頂側是峰,此是貪狼出陣龍。

側面成峰身直去,不是為朝便不住。莫來此處認高峰,道是元武在其中。

亦有高峰是元武,元武落處四獸聚。聚處方為龍聚宮,四獸不顧只成空。

空亡龍上莫尋穴,縱然有穴易歇滅。或為關峽似龍停,正龍潛在峽中行。

時師多向峽中覓,不識真龍斷續情。貪狼自有十二樣,尖園平直小為上。

欹斜側石倒破空,禍福輕重自不同。問君來此如何觀,莫道貪狼總一般。

欹是崩崖破是坼,斜是邊有邊不明。側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岩石多玲瓏。

倒是飛峰偏不正,十者未是正貪龍。平地卓然起頓筍,此是貪尖本來性。

園無欹斜四面同,平若臥蠶啊高嶺。直如峽脊引繩來,小似筆頭插高頂。

五者方為貪正形,吉凶禍福要詳明。火星要起廉貞位,生出貪狼由此勢。

若見火星動炎時,看他蹤跡落何處。此龍不是尋常龍,生出貪狼自奇異。

火星若起廉貞位,落處須尋一百里。中有貪狼小小峰,有時回顧火星宮。

世人只道貪狼好,不識廉貞是祖宗。貪狼若非廉作祖,為官也不到三公。

高山頂上平如掌,中分細脈如蛇樣。貴龍多是穿心出,富龍只從旁邊降。

高山如帳後面遮,帳里微微似帶斜。帶舞下來似鼠尾,此是貪狼上嶺蛇。

帶舞下來似鶴頸,此是貪狼下嶺蛇。上嶺解來朱紫客,下嶺須為貫朽家。

大山跌下小為貴,小山特起大為勢。高低大小斷續行,此是貪狼真骨氣。

大抵九星有種類,生子生孫巧相似。相似方知骨氣真,剝換不真皆不是。

一剝一換粗生細,從大剝小最奇異。剝換退卸見真情,小峰依然貪狼起。

剝換如人換好裳,如蟬退殼蠶退筐。或從大山落低小,或從高峰落平洋。

退卸剝換成幾段,十條九條亂了亂。中有一條卻是真,若是真時斷了斷。

亂山回抱在面前,不許一條出外邊。只有真龍坐穴內,亂山在外兩邊纏。

此龍錯從腰裡落,迴轉余枝作城郭。城郭彎環生捍門,門外羅星當腰著。

羅星要在羅城外,此與火星常作對。火星龍始有羅星,若是羅星不居內。

居內名為抱養瘝,又為病眼墮胎山。羅星若生羅城口,城口皆為玉筍班。

羅城卻似城牆勢,龍在城中聚真氣。羅星若在城關間,時師喚作水口山。

若識羅星真妙訣,一邊枕水一邊田。田中有骨脈相連,或為頑石焦土堅。

此是羅星有餘氣,卓立為星在水邊。貪巨羅星尖與園,武曲輔弼方匾眠。

祿文廉貞多破碎,破軍尖破最為害。只有尖園方匾星,此是羅星得正形,

忽然四面皆是水,兩山環合郁然青。羅星亦自有種類,浪說羅星在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