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含有礦物質、紅蘿蔔素、揮髮油(主要是茴香醚、茴香醛、茴香酸),能溫腎散寒、和胃理氣,一般人大多擷取它的葉和種子製成花草茶,辛香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不喜歡,可以加些蜂蜜中和味道。止嘔吐、消胃脹氣、開胃,治療膀胱炎。
薄荷
薄荷是中國常用中藥,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藥,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膚風疹搔癢,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對癰、疽、疥、癬、漆瘡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該物質可清新口氣並具有多種藥性,可緩解腹痛、膽囊問題如痙攣,還具有防腐殺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辛涼性發汗解熱藥,治
刺嫩芽
刺嫩芽的嫩芽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生食、炒食、醬食、做湯、做餡,或加工成不同風味的小鹹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濃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多年來,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而且供不應求。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稱讚。可稱得上是「美味山珍」。除此之外,刺嫩芽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刺嫩芽的根皮具強壯筋骨、祛風除濕和補氣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陽痿和肝炎等疾病。
馬齒莧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
紫蘇
紫蘇常見於農村的叢林裡,開花時長出白色的小花,有一股比較特殊的氣味,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紫蘇葉可用於治療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等病症,具有表散寒、行氣和胃功效。
車前草
車前草一般生長於農村的路邊等不太顯眼的地方,生命力很頑強,車前草有清熱利尿、明目、祛痰功能。主治小便不通、咳嗽、多痰、尿血。嫩葉用開水燙後食用,對治療尿路感染、水腫、高血壓均有療效,常服無毒副作用。
艾草
艾草也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但是對於艾草很多人都是停留在端午節時候的洗澡的用品,其實艾草也是非常好的的食材哦,艾草具有理氣行血,逐寒調經,安胎,祛風除濕,消腫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頭痛,瘧疾,皮膚瘙癢,癰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症。
夏枯草
夏枯草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嫩葉做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如夏枯草燉海帶、夏枯草豬肉湯在飯店也常見,尤其是夏季,用夏枯草煮湯可以補充體內由於天熱出汗而流失的鉀。
魚腥草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藿香
藿香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除穢惡痞悶。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醒脾開胃、發表解暑之功,主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另藿香梗可祛暑寬中,用於暑濕中阻,脘痞嘔吐。藿香葉藥勁強,藿香梗平淡,一般在輕症中使用。
蒲公英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