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心態,決定了交易的路能走多遠
目前市場上很多人往往理論知識講起來一套又一套,但是往往缺少這種用心經營的閱歷。很多投資人從眼神里就透露出缺乏這種堅韌閱歷之後的淡定從容,自然也很難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每個投資者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獨立思考能力是做好股票投資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有機會接觸行業內眾多股票成功人士,你會發現這個
點是絕對的共性,思維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如果自己沒有任何主張,人云亦云,到處打探各種消息。
炒股就是需要點「貪心」
炒股的時候不喜歡賺蠅頭小利,如果沒看準一隻好股票,我能歇上一兩年都不買股票。 我不喜歡那種做短線的炒股方式,每天為了一點點差價忙進忙出的,人累不說,而且收益也不穩定。
就算做對了十次,只要有一次失誤,就全賠進去了。我認為炒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選準時機,買進能大賺的金股。什麼是金股?
簡單地說,就是能夠上漲幾倍、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股票。看看本輪行情以來上漲達到5倍以上的股票多達20多隻,這些股票也都可以列入金股行列。那麼怎樣才能找出股市中的「金股」呢?
只想著能賺錢沒想過虧錢的後果
很多股民進來炒股都是抱著偉大的夢想進來股市要賺大錢,眼裡只有賺錢、賺錢、導致厭惡面對虧損;為了賺錢總喜歡追漲殺跌,心態不穩定,碰運氣買賣股票,到處去尋找股市大神幫助自己炒股等等;結果錢沒賺到本金折騰的虧了一大半了。
交易中「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個思想,我多年前就反覆強調過,不斷地在我的文中反覆跟大家講,我也是經過自己親身的交易經歷,才領悟到問題。在大約十年前,我也認為,我知行不一的關鍵是我的性格、習慣,或心態有問題,後來等我對交易有了新的領悟後,自己也經歷了,才改變自己的理念。
小時候,大人們告訴「不要觸電,危險」,但是我們不會當真,反而好奇,總嘗試去觸摸電。長大後,見到電,我們會自動遠離,根本不想去觸,因為我們身邊觸電死亡的例子,以及學到的電的知識。
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實踐案例中,都知道電是極其危險的,此時的知是深刻、全面的,所以不用任何人警告我們,我們會自動遠離電,也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觸碰電。
因為我們的把握很大,就如同你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100元現金,你撿不?當然會撿。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坨狗屎,你踩不?肯定要躲。因為你很相信很清晰會發生什麼,自然就會執行。
什麼是換手率
換手是指股價上漲了一段行情以後,低價買進的投資者拋出股票獲利了結,而空倉待買者或急欲回補的空頭借股價漲 勢停頓或回落之際買進的行為。
換手現象主要有:
漲勢暫告段落,通過調整或平盤整理,使獲利者回吐利潤,同時也促使空倉者補倉,使高位派發者再回補;
交易熱烈,在通過向上拉抬的過程中成交量的不斷放大來實現短期內的高換手率,並實現大資金的主動換防和吸引新資金介入。
如何通過股票換手率通過判斷股票活躍度?
A股市場換手率的高低來判斷一隻股票的活躍度其實沒有一定的硬性規定,因為換手率跟股票的盤子大小和關注度有直接關係的,大致分為以下情況!
當股票換手率低於1%之時,說明股票極度低迷,股票活躍度太低了,買賣流通性太差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3%之間,說明股票適中,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屬於正常活躍度。
當股票換手率3%~7%之間,說明股票已經相對活躍了,參與買賣的投資者比較多,流通性較強。
當股票換手率在7%~10%之間,這種屬於比較高換手率了,這些股票一般都是活躍度高的強勢股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0%~15%之間,已經屬於非常活躍股,流通性非常強的股票,一般都是屬於莊股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5%以上,已經屬於超高換手率了,雖然流通性非常強,這種情況警方主力高位出貨了,總之太高換手率需要注意風險來臨了。
換手率實戰
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躍,人們購買該只股票的意願越高,
屬於熱門股;反之,股票的換手率越低,則表明該只股票少人關注,屬於冷門股。
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
如果某隻股票持續上漲了一個時期後,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味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
跟著股市走,別跟朋友走
這條規矩的簡單解釋就是:別跟朋友買或賣,要按市場情況來買賣。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你今天進了什麼股票?我想跟你進點」。
每次聽完我都覺得好笑,因為它總讓我想起三個瞎子在前探路,隨後一列跟著兩位瞎子,三人排成一列。第一位瞎子就不管了,反正大家都看不見。
而三位眼睛好的行人往往是排成一行走,你走你的,我走我的,還方便聊天,碰到石頭水溝時大家各自知道怎麼避開。他們也有一列走的時候,那時他們走的路一定是最通暢的。
市場改變不了混沌,交易者只能改變自己的主觀臆測
投機,沒有捷徑,也沒有所謂的彎路,不過是絕大部分的的交易者始終走不通的一條心路,只是還是那絕大部分的交易者一直試圖在尋找捷徑而已,這錯了!雖通羅馬的路不止一條,但是沒有一條路是不需要吃苦和付出。
每個交易者都會經常並且隨時被市場教訓,人總是這樣,被教訓的越深刻,越發會變得保守和求穩,不敢冒險的前提下逼著自己去找可以解決困境的捷徑。
以為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這跟畫地為牢沒有太大的區別,在一個風險與收益並存的行業里,你試圖避開風險,也就摒棄了收益,所以這個市場上充斥的零風險交易訣竅之類的秘籍最是沒用,所有的交易方法,操作策略以及資金管理都是交易者在收益與風險的博弈中可以得到一個風險收益比占優的機率結果。
筆者公眾號:舵海宏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j9cFHIBiuFnsJQVA4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