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當貼身保鏢?哈桑少將由俄軍護衛,皆因曾經的慘痛損失

2019-10-30     熊熊講武

現代戰爭中,軍事強國之間的激烈戰爭很難出現,絕大多數情況是強國對弱國的戰爭或者是強國參與下的弱國戰爭。

在這種戰爭模式下,軍事強國大規模的重裝部隊其實很少會出動,反倒是特種部隊及空軍使用的機率很大。

比如在亂成一鍋粥的敘利亞戰場就是如此,無論俄軍還是美軍其實都是以特種部隊為地面作戰主力,另外配合空軍作戰的模式。

以俄軍為例,其特種部隊主要擔任偵察、引導任務,同時必要情況下也會對武裝分子重要節點進行突襲。

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俄軍特種兵另外一個用途:擔任敘利亞政府軍高級軍官的貼身護衛。

比如敘利亞政府軍最能打的老虎部隊的指揮官——哈桑將軍身邊就永遠有幾名俄軍特種兵在身旁。

大家可能納悶了,敘利亞政府軍雖然在內戰中損失慘重,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找不出警衛人員吧?怎麼這都要俄軍出手呢?

其實,俄軍特種兵最初在敘利亞戰場上還真不怎麼干這種要員護衛工作,但血的代價卻不得不使俄敘兩軍採用這種方式。

原因也很簡單,敘利亞軍隊中經常會混有部分叛軍的臥底,或者是親叛軍的分子。這些人一方面會打高級軍官的黑槍;另一方面則會將情報傳遞給叛軍,後者則利用掌握的炮兵對政府軍指揮部進行斬首式打擊。

因此,在實戰中敘利亞政府軍師旅一級的軍官陣亡率很高,由於俄軍同級軍官往往也在敘軍的指揮部中,因此連帶的俄軍軍官的死傷率也居高不下。

如果對兵員進行嚴格的甄別,可能會減少這種情況,但是敘利亞政府軍卻不具備這個條件。

內戰前,敘利亞人口只有約2100萬人,內戰開始後有數百萬人流亡海外,國內常住人口只有約1700萬人。這其中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在叛軍控制區和庫爾德人控制區。

而就政府軍而言,戰前的軍隊中有相當大一部分直接叛逃為叛軍,剩下的軍人中在戰場上也死傷大半。

為了徵集兵員,敘利亞政府軍一度召集學生參戰,可以說是非常無奈的。在俄軍幫助下穩住陣腳後,敘利亞政府軍的兵員主要來自於和解後的叛軍,雖然大部分人幡然悔悟,但是由於各方面原因,其中還是會有一些敵對分子。

如果嚴格甄別,那麼很多人就要離開軍隊,敘利亞政府軍的兵力就會捉襟見肘。

因此敘利亞政府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甄別,儘可能淘汰敵對分子,但無法做到軍隊百分之百的純潔化。

而真正讓俄羅斯和敘利亞感到事態嚴重的情況發生在2017年9月的戴爾祖爾戰役期間。

當時俄敘聯軍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勝利指日可待。但是在前線指揮的俄羅斯駐敘利亞軍事顧問團的瓦列里·阿薩珀夫中將卻遭到極端武裝定點炮擊身亡,事後調查認為是遭叛徒出賣。

當年9月22日,俄軍顧問瓦列里·費佳寧上校的坐車被炸,上校重傷後最終不治身亡;不到一個月後,傳奇老將軍伊薩姆·扎拉黑丁觸雷犧牲。

身居要職的高級軍官先後遇襲身亡使得俄敘採取了一種新的策略,用俄軍特種兵來擔任高級軍官的護衛工作,其出行路線也由俄方來安排。

當時叛軍已經多次宣稱要除掉老虎部隊的指揮官哈桑將軍,因此對哈桑的護衛是俄軍的重中之重,而哈桑將軍也是很有個人特色,總是穿著一件深綠色的迷彩服,不愧是將軍風範。

在敘利亞的俄軍特種兵多為頂級的SSO特種部隊和各特戰旅的精銳,其跟美軍特種部隊不怎麼打硬戰的習慣不同,俄軍特種兵在敘利亞是經常打硬仗的,所謂打不過就撤好像不存在,只要我跟你開打了,那就必須幹掉你。

最典型的一戰就是SSO的16人小隊大戰叛軍有坦克、裝甲車支援的300餘人,由於空軍未能及時趕到,這支小分隊硬是抗擊了20倍於己的敵軍,後來由普京親自授勳,該分隊指揮官丹尼爾中校還獲得了「俄羅斯聯邦英雄」榮譽稱號。

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特種兵還出現了「向我開炮」式的作戰英雄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而但凡是殺傷了俄軍特種兵的武裝組織,事後必然遭到毀滅性的的報復。

因此俄軍參戰幾年後,一般的武裝派別絕少主動去惹俄羅斯特種兵;而在敘利亞政府軍中,能打的幾支部隊大多也是俄軍培訓出來的,知道這些人的底子,那些混在政府軍中的敵對分子也不是很敢招惹全副武裝的俄軍特種兵。

採取這種不得已的辦法之後,近兩年來俄敘兩軍很少再有高級軍官火線陣亡的情況,作戰整體表現也好了很多。

如今敘利亞戰場大局基本算是穩住了,未來如果能收復所有失地,國家穩定下來後,便能安下心來好好搞搞軍隊建設了。畢竟自己的高級軍官還得靠著外軍來保衛,戰爭時期雖然不得已而為之,但總歸不是件長久的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i41Im4BMH2_cNUgih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