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撞球你要懂得 一切都要迎合擊球的這隻手

2019-06-06     撞球控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現在對撞球的理解,那就是:撞球最難的地方,不在於一個球的進與不進,而在於如何控制好母球。說一個人打球打的好,真正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準不準(並不是說准不重要,別亂理解),而是說他母球控制的好與不好。再說的讓大家更加透徹一點,如果母球控制的好,那麼難度球也會變成簡單球,這個大家應該不會否認吧?

其實我這麼說,大家應該相信了。如果還是想我再講一點,那我就拿職業選手中的大寶、二寶來說一下吧,大家可以去網上找一下大寶、二寶2014年以前的比賽視頻看下,相信大家對他們的準度不會有什麼質疑吧?但是,你再找找現在他們的視頻看下,你會發現,他們的球風和以前大有不同,母球的走位更精準了,如果說以前他們靠的是百分之七十的準度,百分之三十的走位,那麼,看完視頻後,相信你也可以看出他,這個比例是不是調了個個?


好了言歸正傳,下面我就來說一說――練。

其實練也很簡單,你先看一下我的思路,要想控制好母球,最重要的是,你得知道母球向哪裡走吧?這樣,你就得知道母球擊打目標球後的分離角,那麼這個分離角在使用各種杆法和各種力度的情況下,又有什麼不同,這個你也要知道吧。

那麼問題又來了,前置的條件是各種杆法你也要會用吧?所以說,杆法的練習應該是在分離角之前學習的,也可以把二者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向高手請教問題的時候,記住我的話,不要問準度,要問怎麼樣打出各種杆法,這才是最實在的。

那麼學會了各種杆法,是不是就萬事俱備了?錯,學會了,不等於你會用了,能打出低杆、高杆、登杆,只能說明你進步了,我問你,你的低杆能拉出二個球位,五個球位嗎?你的登杆能登出二個球位,五個球位,八個球位,或者說是登出五厘米,二十厘米嗎?也就是說,你所謂的會了杆法,能達到精確走位嗎?能按你想的走出來嗎?這些全是要練的。

那麼在杆法之前,我們應該學習什麼呢?這個分情況,如果你一天也沒有接觸到撞球,那麼建議你還是先隨意打打,最起碼要找到一些進球的體會,注意,這個時候你根本不需要注意你的姿勢,我還要告訴你,對於新手來說,你現在打球的姿勢,就是你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勢,以後就算要改,也是微調。

那麼,如果你是接觸過一段時間撞球的偽新手,也就是說你能打進去球了,只是想提高球技,那麼好,在學習杆法之前,最重要的事來了,就是鞏固你的姿勢,讓你的擊球動作更穩。

這裡的穩,就是說除了瞄準因素之外的導致你打不進球的因素,因為你的這種穩會越來越少,那麼,這個穩,就是你最大漲球。

如何才能穩?每個人的體會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我的體會就和大家說一下吧,但願會對大家有點提示。

我以前打球的動作有點變形,在擊球的時候,大臂會外拐,導致擊球後球桿的延伸是偏左的,就是和擊球線不重合,雖然球能進,但這個直接影響我的穩定性,後來,我向許多高手請教,也沒有什麼進展。直到有一天,在某撞球學校經過指點後,我才發現,要改過來真的好簡單。是的,就是好簡單。


具體是這樣的(再次說一下,我這個文章是給非職業看的,別拿職業的來說事):

不要去管你用什麼姿勢,只用你最舒服的姿勢,至於你想用最好看的姿勢,那麼請你去網上找,那裡好多,但是最好看的,不一定是適合你(切記)。為什麼我這麼說,大家可以站直,然後將你的雙臂水平伸直,然後,小臂下垂,將小臂擺動,你會發現,你最容易是將小臂向里的方向,這個方向最舒服,要向外或向後,肯定不舒服。做了這個動作嗎?那好,我告訴你,打撞球的時候,不管你用姿勢,你的其它部位越迎合這個自然的動作,你的擊球就會更穩,注意用詞,是更穩,而不是最穩。在此基礎上,你在去研究其它部位的姿勢,如腳放在那裡,頭放在哪裡。

其實網上好多關於姿勢的教程,我最不認同的就是從腳開始,因為你打球不是用腳,而是用手,那為什麼要用手來迎合腳呢?

相信看了第一篇的要問了,你上篇說用腳瞄準,現在又要說用手打球,到底要聽那個?我笑了。

我再說吧,誰讓我寫了呢!!

當你所有的其它部位都迎合的擊球手後,然後把這個姿勢固定下來,我要問了,你打球的時候,是先趴下去,還是先在打球的地方站好?當然是站好了,那有手先,腳再上的道理。這就是說,當你的姿勢固定後,你的腳迎合了你的小臂後,你的腳一站位,你的擊球手當然也在那個位置了,明白了嗎?明白了嗎?明白了嗎?有點累了。

所以不要想當然的為了學習而學習,你要明白其中的道理。網上那些講姿勢的理論,好多都是忽略了這個身體的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fDpRmwB8g2yegNDTA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