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老城漫步:這裡的徽派建築和小吃很誘人

2019-06-19   末末silvia

杭州與黃山,兩座名城之間的計時方式,在去年12月25日發生改變——杭黃高鐵開通了,只要1個多小時就能去到黃山。

我運動細胞不足,去了幾次黃山都沒爬成黃山。但在古建保護地嘗了當地的酒席,在屯溪老街尋了徽州小吃。


在老城慢慢逛,比去景點排隊來得愜意。

高鐵經過的徽州站和歙縣,都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所以撇開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著名景點黃山,我想來推薦一些另外的玩法。

用美食解鎖屯溪老街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位於黃山市屯溪區的屯溪老街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

客棧、茶號、藥店、鹽鋪、錢莊……這裡曾是會徽商雲集的街市,這條僅有1272米的老街,卻承載著一段輝煌歷史。


如今遊客雲集,商業氛圍挺重,很難細細品味歷史,不過,這條街是可以值得吃上一天的!

汪一挑餛飩

屯溪老街有個汪一挑,2000年5月,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百年老挑子,開始走街串巷賣餛飩。

後來,中央電視台在屯溪小街取景時找到了小鬍子汪自立,從此這家名不見經傳的街頭老字號餛飩就走紅了。




老街有一句流傳的順口溜「不吃汪一挑,白走老街這一遭」,名人效應下,汪一挑的餛飩成為了老街的招牌。



雞湯餛飩,五城豆乾,小籠包,葛根粉……這些地道的安徽小吃在這都能找得到,但價格倒不是特別划算,一碗餛飩18元,屬於老街網紅店,可以一刷。




地址:老街三馬路14-16號(近延安路)

推薦:雞湯小餛飩

胡氏高湯一擔湯餛飩

同樣是餛飩,還有一家藏在老街的小弄堂內的百年老店。雖位置隱蔽,極其低調,不如汪一挑有名,但味道卻真的不錯!

個人感覺更加質樸,價格也更便宜些。


高湯餛飩的高湯絲毫不打折,很濃稠的湯底,餛飩的皮軟糯,肉鮮美,是標準的那種小餛飩,不是塞滿肉的。當天吃到的餛飩還是現包的,感覺暖暖的。




坐於陋堂之內,八仙桌傍,可以和店主聊聊徽州的所見所聞,是鬧市裡很清靜舒服的小店,店內提供的毛豆腐,肉絲麵味道也不錯。



地址:老街120號對面

推薦:小餛飩 鍋貼餃

方鑫玉毛豆腐

同樣是因為央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而出名的網紅店:方鑫玉毛豆腐,比起汪一挑更富有傳承精神和地域特色。



不過前提是你得勇敢嘗試這種料理。

徽州毛豆腐因表面長有一層寸把長的白色絨毛(白色菌絲)而得名,豆腐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被分解成多種胺基酸。

在微生物的加持下,使這道美食有一種獨特的風味。




去到屯溪老街,可以嘗到上過舌尖中國的方大媽本人親自做豆腐,經過油煎炸過的毛豆腐,再加上辣椒醬和秘制的醬汁澆在上面,豆腐的香脆與醬料相融合,使人慾罷不能。



煎好的豆腐大方塊,表皮薄內在綿密厚實,其實口味上沒有特別可怕,毛豆腐有點像日常吃的豆腐乳。此外,這家的豆腐乳也是一大特色,如果喜歡的可以帶一瓶回家。

地址:下馬路與老街交叉口西50米

推薦:毛豆腐 豆腐乳

秀嫂撻餜

秀嫂撻餜是徽州(黃山市)著名傳統小吃,源自古徽州績溪縣、歙縣一帶。早在唐代,徽州人遠行就會帶上撻餜作為乾糧。

在屯溪老街的這家秀嫂撻餜,同樣被中央電視台等多家電視台報道過,口碑也是非常好。


撻餜這個名詞,想想可能有點抽象,但你其實可以理解為餡餅,只是皮很薄,餡料類別很多,芝麻,梅乾菜,槐樹花,蘿蔔乾,筍乾……都很好吃。



撻餜幾乎不放油,是放在鐵板上烤熟的。



吃撻餜搭配店內的酒釀或是餛飩,都是不錯的選擇。

地址:三馬路54號

推薦:竹筍雪菜撻餜 芋圓酒釀

好再來燒餅

據記載,燒餅最早由班超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國。那時的舶來品大都以「胡」「洋」「番」等字命名,以示此物外來。《續漢書》中就有記載:靈帝好胡餅。胡餅,指的就是今天的燒餅。

這麼一算,燒餅傳入中原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黃山梅乾菜餡兒的燒餅


在中國燒餅不分南北,都很出彩,燒餅的做法也千變萬化。而黃山燒餅,特色在於小,雖小卻鼓鼓的,裡面是梅乾菜餡,小小的一口燒餅塞進嘴裡,酥脆香甜。


雖如今黃山燒餅都可以淘寶買,但剛出爐的味道才好!

文人們形容它 :" 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


這家屯溪老街的好再來燒餅,是家老字號,在老街最有名。一口咬下去,當得上「香、甜、酥、脆」的名頭;值得一試,而且一定要趁!熱!吃!

當然,買給別人的伴手禮,可以包裝帶走,10元一袋,也不貴。如果是外帶也可以用微波爐打熱一下哈!


這樣就可以買幾袋回去,想吃就吃。

地址:老街243號石拱門內

推薦:梅菜肉

老城第一樓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端於唐宋,鼎盛於明清,並伴隨著徽商走遍全國各地,明清時稱「徽廚徽館遍天下」,最盛時上海就有徽菜館140多家。




老街上的徽菜館有很多,如老街第一樓、老徽館、朝奉樓、同聚樓、老街徽菜人家等,經營的是地道徽菜,有的歷史超過百年。




第一樓,店鋪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廳堂裝修古色古香,收銀處的大珠算盤和碗碟底部的五福臨門等體現了濃厚的古代文化,是老街上徽菜一塊響亮的招牌。




主打的徽菜,重味特色明顯,分量夠多,裝盤講究,臭鱖魚、如意雞等名角不愧招牌菜的稱號。更難得的是價格也不貴,一份臭鱖魚的價格是138。


用餐環境也不錯,也是當地人推薦的,雖在景區卻不坑遊客,難得。

地址:屯溪老街247號

推薦:臭鱖魚 一樓如意雞 徽州小炒筍

美食人家

美食人家跟老街一樓是一家的,美食人家主要是吃小吃的,非常適合想要嘗試安徽小吃的外地人,走進店內,有一種美食街邊排檔的感覺。


點單方式也很獨特,長案上一溜小吃菜式的圖片,只要把前面對應的代碼填在點菜單上,交給服務員就可以了。



上菜速度很快,紅燒毛豆腐外皮韌韌的,內里口感又粉粉的;水餡包餡料豐富,非常鮮香。豆花很適合我們江南人的口味。




竹筒菜飯很有家鄉的味道,裡面放了適宜的豬油。



價格同樣蠻實惠的,我是被黃山同事安利過來的,吃完有點意猶未盡。

地址:屯溪老街247號(近老街第一樓)

推薦:竹筒菜飯 手工豆花 臭鱖魚

老街彩蛋

除了這些美食外,老街上還有一些老建築,可以一同前去看看。

立新巷內一幢老宅是戴震紀念館,戴震是屯溪人,他是乾嘉樸學的代表性人物。

萬粹樓是國內少有的古建築形式私人博物館,裡面展示著主人收藏的大量文物,許多就是古徽州的文物。樓高四層,全由從民間收購的明清徽式建築構件組建而成。


屯溪博物館有不少明清家具、文房用品、瓷器玉器、磚雕、硯台等,長年展示徽州的磚雕藝術、繪畫藝術、家具藝術。




此外,黃山是著名的茶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松蘿茶等都是享譽國內外的名茶。也可以在老街看看。

用古建築解鎖歙縣

徽派建築,漢族傳統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歷來為中外建築大師所推崇。來到安徽,還是應該看看著名的徽派建築,感受一下青磚小瓦馬頭牆的靈氣。


安徽有幾個看古建的地方,比如所有美術生都會打卡寫生的宏村,雖遊客多,但遊人散去的時候別有一番味道,適合住著慢慢逛。

宏村的承志堂,其中的雕刻技藝可以算作當時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值得慢慢了解。


還有被各種明星打卡的坎,這裡是中華八卦經典、徽州風水寶地。是中國獨一無二的、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




有震驚世界的宋、元、明、清幾個朝代,有著很高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建築群體。


呈坎古鎮

由於歷史上交通閉塞,呈坎自古以極少受到戰爭劫難。所以,這裡的古民居星羅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橋、古徽雕(磚、木、石)古屋、古亭、古台、古樓閣、古井、古文化遺址等。


不過在這些徽州古村落里,我個人更喜歡黃山歙縣徽州古城,因為這裡不太有景點的感覺。

古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


如果說徽州藏著中國人最誠摯的讚嘆,那府治歙縣則是集徽州精華於一身。

那裡的古建並沒有像保護區一樣圈起來,城內居住的基本上都是當地人,也有商業街和商店,但是人們大概不會認為這種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店、超市是那種我們都懂的「商業化」吧。



所以,這基本上是一個在當代繼續自然存活著的古城。




古城現存城門及門樓中最有名的是陽和門(東譙樓)和南譙樓,都基本保持著宋代時的風格樣貌,非常古老。這些門樓也是進城必經之地,和城牆一起將兩個時代相隔開來。


入口在新南街與中和街交叉處,是一條依長青山而建的古巷,入巷迎面就是一座「吳氏世科牌坊」,坊上銘刻著幾十名吳氏中舉子弟姓名。中山巷3號有故事的,「皖南事變」時曾羈押過新四軍軍長葉挺。



古城之內,以十字街、斗山街為脈絡,串起各處巷坊、民宅、商鋪。幾乎所有的建築,無論古、今,均為典型江南徽派風格,用簡單的黑、白雙色,以特色鮮明的馬頭牆作為隔斷,簡單樸素中體現出大氣和秀美。





景區里有APP的講解,自己可以慢慢在裡面逛吃逛吃,也不會覺得擁擠。

相關出行信息:

前往呈坎:

班車: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屯溪汽車站)有直達呈坎的班車,每日4班,分別於8:00、10:00、14:00、16:00發車。

包/拼車:黃山市區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各酒店均可上門接送,方便出行,無需擔心交通問題。




前往歙縣古城:

高鐵:乘京福高鐵至歙縣北站——乘公交至徽州古城景區。

下車沿著小北街往裡走就能進到徽州古城裡面了,免了出入正門的百元門票(要進去景點參觀的話還是要檢票的)。

反正我是沒有付門票……




寫到這裡,一趟說走就走的周末黃山游的內容就差不多全了,如果你對徽派建築或者安徽料理非常有興趣,那還可以繼續深入。

歙縣有很多不錯的村落,陽產村,萌坑,賣花漁村……都超級美。


陽產村


賣花漁村


等待你慢慢解鎖,總之,開通高鐵了是真的很方便。春日去黃山也很合適,不妨就列到日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