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對屏:探討疫後新經濟 開出企業紓困良方??新甘肅「雲講堂」第一講開講側記

2020-04-24     每日甘肅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權威解讀、新銳表達、公益分享,第一期新甘肅『雲講堂』正式開講,我們來連線北京李光斗工作室。」

4月24日下午,甘肅報業大廈五樓的新甘肅雲指揮大廳里,首期新甘肅「雲講堂」開講啦。

本期新甘肅「雲講堂」邀請到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先生,以「疫後新經濟:產業復興和商業重構」為題,在線上與我省三位專家一起探討疫情形勢下中小微企業的紓困良方。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要有底線思維,既不能麻痹大意,又要做最大的努力,對未來充滿希望。」在北京李光斗工作室演播間,李光斗先生對著鏡頭,結合國際、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預測。

「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當下熱詞。」李光斗指出,疫情改變了社會形態,人和人的社交距離加大,未來幾年人類的很多生活方式都會轉向網上雲端,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正在產生巨大的新能量和新商機。

新甘肅「雲講堂」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杜雪琴攝

5G時代,不僅僅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更多延伸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形成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李光斗建議,甘肅要繼續增強新基建建設能力,加快5G建設,企業要增強柔性生產能力和在線生存能力,建立好線上服務系統,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消費。

李光斗先生的講授博得螢幕對面的陣陣掌聲。「雲講堂」進入到互動環節,蘭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柳江說,隨著復工復產的加速,國內生產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相信疫情之後,中國仍然是一個強勁的經濟增長型國家。

如何面對疫情對我省中小企業的影響?甘肅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呂曉明建議,要「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抓新基建,有條件有規模的民營企業要抓住危中之機,轉變生產方式,向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另一頭是抓好縣域民營經濟建設,打造地區品牌,同時帶動大量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甘肅發展縣域經濟,要以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為抓手,做好『一縣一品』,通過重點打造核心產品,扶持龍頭企業,形成規模效應。同時,藉助發達的網際網路和物流體系,讓當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去。」關於甘肅發展縣域經濟,李光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甘肅省經濟合作局綜合處四級調研員白梓駿說,展會是企業產品與技術交流的一個平台,疫情給展會關上了一扇門,但也打開了許多扇窗,由於地域關係,以前甘肅企業參加東南沿海大型展銷會的機會不多,現在展銷會由線下搬到線上,甘肅中小企業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把自己的產品展示給消費者。

新甘肅「雲講堂」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杜雪琴攝

近兩個小時的「雲講堂」不知不覺接近尾聲。此次新甘肅「雲講堂」以雲講堂+雲訪談的形式,實現全媒體指揮中心與專家的視頻連線和線上直播,並通過「新甘肅雲」指揮平台與全省76個縣區融媒體中心開展聯動直播,吸引了超12萬人觀看。

「講解深入淺出!」「隔屏學習,受益匪淺!」......新甘肅的網友也紛紛留言點贊「雲講堂」。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媒體融合力度,探索實施『網際網路+雲』模式,變『面對面』為『屏對屏』,發掘優質培訓資源,精準『配對』廣大讀者學習需求,將新甘肅『雲講堂』打造成新甘肅客戶端精品欄目和全省網絡培訓著名『品牌』。」甘肅日報社社長、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光慶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I5PrXEBfGB4SiUw10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