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跑步速度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對很多業餘跑者來說,跑步是一項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但跑步始終是一項速度的遊戲。
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為了能夠獲取足夠的食物,必須跑得足夠快才行。如今,在擺脫了溫飽問題之後,追求人類的極限成為了很多精英選手的目標。
跑步這項運動最大的誘惑在於:當你通過努力一步步突破自己的極限,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跑得越來越快呢?
一、進行速度練習
這個很容易理解,只有你能夠在訓練中跑得更快,那麼才能在比賽中跑得更快。
很多業餘跑者對於速度訓練的理解有些過於簡單。其實速度訓練不僅僅是跑間歇,還有很多種方式。
1、最大攝氧量速度跑
隨著年齡的增加,最大攝氧量是慢慢下降的,所以要進行最大攝氧量速度跑,以此來減少最大攝氧量下降的速率。
而且,進行最大攝氧量跑還有兩個好處:一、可以鍛鍊到全身的肌肉,顯著提高跑步效率;二、能讓你在速度稍慢的情況下身體更放鬆,從而降低心率。
那麼怎樣進行最大攝氧量速度跑呢?
在10-20分鐘熱身之後,接著進行以下練習,做2-4個循環,速度要求比5K比賽配速快10-12秒:
3組30秒快跑和慢跑交替;
2組45秒快跑和慢跑交替;
1組60秒快跑和慢跑交替。
做完之後慢跑10-20分鐘冷身。建議每2-3周進行一次最大攝氧量速度跑。
2、比賽配速間歇跑
這個訓練通常在比賽前2周進行,因為你需要讓身體提前感知和適應比賽配速。
在10-20分鐘熱身之後,接著進行以下練習,做2個循環,速度要求是比賽配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2分鐘比賽配速跑/1分鐘慢跑
4分鐘比賽配速跑/2分鐘慢跑
6分鐘比賽配速跑/3分鐘慢跑
8分鐘比賽配速跑/4分鐘慢跑
做完後進行10-20分鐘的冷身。
3、漸進式重複跑
這個訓練可以在操場進行,也可以在公園進行。
在10-20分鐘熱身後,進行2-4組3-5公里的重複跑。
第一組的配速要求在半馬和全馬比賽配速之間,就是感覺沒有那麼累,隨後每一組配速都增加5秒,每組之間1分30秒-2分30秒慢跑恢復。
做完後進行10-20分鐘的慢跑冷身。
4、跑坡
跑坡訓練對跑者來說益處非常大,不僅可以提高下肢爆發力,還可提高跑步效率,還能減少傷病。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跑坡訓練。
找一個有一定坡度的斜坡,跑10-12組,全力衝上去(10-15秒),然後慢跑下來。當然,進行跑坡訓練之前依然要做好熱身,跑後要做好冷身。
5、慢跑後衝刺
先慢跑8-10公里,然後進行4-8組150米衝刺跑。每組衝刺跑持續25-35秒。每組之間45秒恢復。在跑的時候可以儘量體會如何使用髖關節。
馬拉松助手小編達子,在今年連續兩次跑進234,他訓練中最大的改變就是經常在慢跑後進行短距離衝刺跑。
二、強化力量訓練
200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訓練內容包括下肢抗阻訓練、肌肉增強訓練和短距離衝刺的高水平中距離跑者的成績要更快一些。
所以從這項研究中我們能夠看出,力量訓練對於跑步速度的提升非常重要,而且好處不僅僅是這些,還能減少傷病,保持理想跑姿等等。
下面是幾組專門針對跑者的力量訓練動作,特別是下肢力量的訓練,能有效提高你的爆發力。
下肢力量訓練:提高爆發力
1、50米單腳跳(2-4組)
2、深蹲跳(4組,每組20-30次)
3、20米雙腳連續跳躍(2-4組)
4、單腳原地跳(4組,每組20-30次)
5、30米跨步跑(2-4組)
核心力量訓練:提高穩定性
1、單腳臀橋
2、單腿硬拉
3、平板支撐轉體
這三組動作都是高階版本,每組做20-25次,3-5個循環。如果一開始做不了,可以從基礎版本做起。
三、練有氧也能提升速度
如果你覺得練習速度很吃力,那麼也可以通過有氧訓練來提升速度,只不過這個過程比較漫長,但是好處是非常安全。
馬拉松運動是一項耐力運動,所以有氧基礎非常重要。速度訓練就像金字塔的頂尖,而有氧基礎就是塔基。有氧基礎決定你的下限,而速度訓練則決定了你的上限。
那如何打好有氧基礎呢?方法很簡單,就是慢跑。
每周跑一次長距離,至少是半馬以上的長距離。跑得更長能顯著提升你的有氧能力,使心血管系統更有效率,並為你的腿提供更持久的動力。
雖然方法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因為跑步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過慢跑提高速度不是很快就能見到成果的。如果你希望自己能通過慢跑在幾個月之後很快提高成績,那麼恐怕不會如你所願。
很多高水平的運動員一開始速度也不是很快,隨著跑量的累計,才逐漸變快的。所以耐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