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湖北母女被困杭州51天後,終於回家了!臨走前帶走了一隻舊瓷碗

2020-03-19     杭州日報

還記得在富陽大溪村山頂民宿集中隔離的湖北母女嗎?

1月29日消息回顧

被隔離的湖北母女從瑟瑟發抖到大愛杭州!4天裡,這些男神讓她們安心:雖然你戴著口罩,我會記得一輩子!

14天的集中隔離,讓母女倆感受到了「富陽溫度」,而在隔離解除後,因疫情管控難以返家的母女倆,又感受到了「富陽人的溫度」——大溪村文河自然村村民周祝華家,接納了母女倆。昨天馬女士掏出1萬元支付連日來的食宿費用,但村民周祝華堅決不肯收下。

在大溪村經歷的51個難忘日夜,成為馬進母女抹不去的杭州記憶,昨天上午,成為「榮譽村民」的馬進,帶著日短情長的富陽「鄉愁」,與女兒踏上了歸途。

打包帶走的舊瓷碗,裝著「家」的味道

3月18日上午10點,馬進母女兩人來到女兒參加美術高考前集訓的畫室,根據統一安排,她們將和其他的學生一同乘車返鄉。

時針正朝著11點挪動,馬進的心情也像鐘擺一樣,左搖右擺,她盼望著回家,卻又捨不得離開。

「馬上就要見到襄陽很多很多的朋友們了,還有我的父母、妹妹、愛人,特別想他們。」可看見大巴車準時到達,她又濕了眼眶,「我已經把這裡當做第二個家,我會帶著襄陽的家人們、閨蜜們、朋友們再回富陽,來看看這裡的人有多好。

臨行前,鄉親們給馬進母女準備了很多特產,東西多到實在是沒法隨身帶走,馬進打包了十多個快遞寄回老家。這其中,就有一隻舊瓷碗。

別看這隻白色鑲著藍邊的瓷碗平平無奇,在馬進母女最難熬的時候,大溪村的村書記王榮華就曾用這隻碗,為母女二人送上親手燒的油燜春筍。

當我捧著這碗油燜筍的時候,感覺村書記就是自己的親哥哥,而碗里裝著的就是『家』的味道。」馬進說,她會把這隻碗珍藏起來,將來有一天如果遇到有需要她幫助的人,她也會像村書記那樣去幫助他們,讓他們的心裡也能感受到溫暖。

留下賣茶的「吆喝聲」,藏著感恩之情

山鄉大溪村的茶葉,在往年是不愁賣的,但今年因為疫情受影響,茶商無法進來,這讓村民們也開始擔心茶葉的銷路來。住在周祝華家的馬進,幫著動起了腦筋。

她一邊和村民一起採茶,學習炒茶,一邊將自己拍攝的茶葉圖片、視頻上傳到朋友圈,向遠在湖北的親朋好好們吆喝新茶。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到——


有人問我為什麼賣茶?當全國都在恐鄂時,我們母女流浪街頭,無家可歸,暴雨淋濕了衣服,大大小小的行李和畫板無處安放。是大溪村的一個好心人收留了我們,他知道我們是湖北人,他也收留了我們母女。

有人問我為什麼賣茶?當人人都嫌棄湖北人的時候,我們母女被安置在一個仙境的地方,吃得好,住得好,每天還有溫暖的話語安慰我們,每天都有戴著口罩的當地的領導來看我們,每一雙眼睛都充滿了笑意。

有人問我為什麼賣茶?當我們被解除隔離的時候,擔心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卻被村書記悄悄地安排在了大溪村,每天村民把菜送到我居住的家門口,有人把竹筒飯送到家裡來,小小的村子,我幾乎每家都吃過飯。他們共同的一句話是:別想家,很快就會回家的!


襄陽紅燈茶匯創始人李紅燈是馬進的閨蜜,被她的經歷所感染,也開始在線上幫著宣傳,還邀請馬進到紅燈茶匯群里分享自己的故事,推銷大溪村的新茶。

截至昨天,馬進已經幫助當地茶農出售茶葉15單共60多斤,還有30餘斤訂單等待茶農炒制出來。

「謝謝你幫我們推銷茶葉,真捨不得你走!」當得知馬進就要離開了,茶農郎菊娟趕緊煮了幾個熱乎乎的茶葉蛋,讓母女倆帶走路上吃。

51天前,馬進帶著女兒考入中國美院的期待來到富陽

51天後,這個期待中,又多了一種期待

馬進說,因為我希望

她能留在這座溫暖的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DRC9HABnkjnB-0z2q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