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1屆春晚的總策劃,將相聲文化傳出國外,後因不滿央視離開

2019-12-12     喵姐說娛

文/喵姐說娛

01

相聲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咸豐、同治年間。而現代,提到相聲就不由想到,郭德綱、于謙、岳雲鵬等響噹噹的人物,其中由郭德綱創辦的德雲社,也常成為人們討論的對象。

郭德綱和于謙

在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相聲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曾經,第一次將相聲登上春晚舞台的,正是有「十大笑星之首」稱號的馬季。許多人都知道,馬季曾是80年代春晚的常客,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第一屆春晚的總策劃就是他本人。在馬季事業的鼎盛時期,相聲還走出了國門,他因此受到國外記者的電話採訪,風頭無兩。


馬季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為相聲這門中國傳統藝術,貢獻了不少力量。因為年輕時常在舞台上表演京劇,出演丑角,本來只是一份工作,卻被兩位相聲大師邀請做徒弟。

馬季

一位是相聲大師劉寶瑞,另一位則是馬季的「貴人」,侯寶林。侯寶林對馬季極其看重,評價他也毫不吝嗇誇獎之意,他說:「別人都是塊木頭,只有他是塊玉」。馬季不負眾望,不斷深入專研相聲的詞,起初,相聲所表演的形式比較單一,更多是「諷刺形式」。


相聲來源民間,說的也都是生活,通過諷刺的形式製造笑料一直深受人民喜愛。曾經,馬季在春晚上也一直沿用這種形式,但是隨著舞台的擴大,這種「諷刺形式」的表演也遇到了限制。

馬季

春晚不同於民間的天橋小巷,所有的節目都需要通過審核才能演出,有一年,馬季創造出一個相聲作品,但是內容是在廁所里發生的,通過一位機關人員上廁所的事情,來諷刺生活中的機關單位人浮於事。不過在審核的時候,有領導認為地點發生在廁所,不衛生,不文明,想讓他更改場景。


但是馬季不同意,於是節目也沒能登上春晚。但自此之後,馬季也對相聲的表演形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若想讓相聲能永久傳承,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相聲說到底,就是為聽眾帶來娛樂,但從另一方面想,相聲的影響力也極強。

左為馬季

就比如「妻管嚴」這一詞,最早就出自馬季的相聲中,他調侃「懼內」為「氣管炎」,與「妻管嚴」同音。一語雙關惹得全國觀眾被他逗笑,也佩服馬季的才華。也因此,「妻管嚴」一詞一直沿用至今,甚至變成了一個新時代的專有名詞。


可見相聲的影響力,範圍廣,持續性久,那麼既然能傳播娛樂,為什麼不能傳播正能量呢?要知道,80年代有電視機的人戶極其少,每年春晚播出時,有電視機的人家一定擠滿了人,春晚上發生的一切都會成為民間的「熱點」。

左為馬季年輕時期

所以馬季便創造出了新的相聲形式——「歌頌形」,歌頌英雄人物、歌頌中國的建設成就。歌頌美好品質的文章、表演大多數或枯燥,或乏味,但是相聲不同,在歡樂中收穫感動,在歡樂中汲取知識,真是一石多鳥啊。


不得不佩服馬季的智慧,正如他所願,如今的相聲表演有了新道路,乃至今日,不論男女老少,都被這門傳統藝術的魅力深深吸引。


02

本以為,馬季會一直成為春晚的常駐者,但是他卻退出了。對外界公開的原因,則是因其不滿央視的一些決定。首先是因作品與領導有意見分歧,後來是因馬季自感受到了冤枉,只因馬季主持的晚會上,一位美籍華人演員說了一句「你們中國人……」被領導遷怒,本是導演安排的節目流程,但是報告上卻將錯因歸於馬季,導演因此受罰。

馬季

所以,馬季再也沒上春晚,不過他對相聲事業的奉獻值得所有人尊敬。像他這樣的老藝術家,曾經還有過一段浪漫愛情,網絡流行一句話叫「從前的人很忙,一生只夠愛一人」,馬季正是這樣的痴情男子。


他與妻子于波並非一見鍾情,第一次見面甚至遭到于波嫌棄,但是馬季很坦誠,正是這一點令兩人有繼續的可能。于波也是一位藝術家,她寫歌,唱歌,一首《十五的月亮》磁帶能賣70萬張,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女性。

馬季

一人寫相聲,一人寫歌詞,一俗一雅,一動一靜……他們的結合看似不合拍卻成就了最好的自己。或許所有的夫妻都是「互補型」才能更長久。後來兩人生下一子,也就是現在的著名主持人、電視人、製片人、導演馬東。

馬季兒子馬東

馬東的才氣繼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不過在他身上卻有一件辛酸往事,馬季年輕時工作忙碌,將兒子寄養在保姆家,以至於三歲前馬東都沒見過父親的真面目。這確實令人驚訝,如今能有一位這麼優秀的兒子,馬季定然十分自豪。


雖然,馬季先生在72歲時已經因病去世,但他的一生都在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努力,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本文由喵姐說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3xK_G4BMH2_cNUgHo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