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鹽沒力氣,不補充這個元素,不但沒力氣,還可能失去心跳

2019-08-06     胡洋

鉀離子異常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電解質紊亂。正常人體內血鉀維持在3.5-5.5mmol/L,它參與維持神經-肌肉組織的靜息電位及電興奮的產生及傳導,同時還直接參與酸鹼平衡的調節。低於3.5mmol/L,稱為低血鉀,而高於5.5mmol/L則稱為高血鉀。

血鉀,高了,低了均會導致不良後果,且臨床上表現多種多樣,但都可以引起嚴重後果,其影響較大的就是心肌及骨骼肌,且症狀上比較相似,需注意鑑別。

1. 消化系統:低鉀,可以引起食慾低下,腸蠕動減慢,出現便秘、腹脹,噁心不適,重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高鉀血症通過促進乙醯膽鹼的釋放,也可導致噁心、嘔吐,甚至腹痛。

2. 神經肌肉系統:高鉀、低鉀嚴重者均可導致肢體無力、甚至呼吸困難。但兩者有一定區別:低鉀血症引起肌肉無力,常表現為下肢對稱性乏力,並向上影響上肢,嚴重的還可累及呼吸肌出現呼吸肌麻痹,導致呼吸困難。高鉀血症,肌肉興奮性增高,易出現疲勞,嚴重者引起呼吸抑制,甚至窒息。

3. 中樞神經系統 高鉀血症兩側濃度差縮小,興奮性增高,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而低鉀血症者,一般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鬱,思睡,記憶力和定向力減退或喪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狀。

心血管系統:高鉀血症及低鉀血症均會抑制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心肌麻痹。低鉀,心肌興奮性減低,症狀輕者,可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的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顫。高鉀血症,初始隨著心肌興奮性增高,隨著血鉀進一步升高,嚴重者心肌興奮性降低或消失,心肌收縮無力,表現為心律緩慢,心律不齊,嚴重的導致室顫。

臨床上,我們所做的心電圖有時也可以提示醫生可能存在血鉀異常,如T波高尖,PR間期延長等可能提示高血鉀,而T波低平、增寬,U波出現等可能是低血鉀的表現。如有這些表現,常會通過檢測電解質來確定是否真的存在血鉀異常。

對於低鉀3.0mmol/L以上,可以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或10%氯化鉀溶液補鉀,或多進食橙子、香蕉等富鉀食物。而對於低於3.0mmol/L,可能就已經有不適症狀了,可考慮靜脈補鉀,因其輸液速度及濃度均有特殊要求建議醫院就診。

高鉀超出腎臟的代謝,可能需要大量利尿、輸注葡萄糖酸鈣等醫學措施去處理,並且對於血鉀高於6.5mmol/L,經相關措施仍不能有效降低者可能需要透析處理。

因此,其實低鉀,高鉀沒有誰危害更大,其嚴重程度取決於高多少、低多少,以及發生的快與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3TNqGwBvvf6VcSZkO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