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所有上司都討厭存在感被踐踏 ,通常有以下5點情況

2020-05-28     職場趣談

原標題:職場中,所有上司都討厭存在感被踐踏 ,通常有以下5點情況

某應用軟體開發公司最近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一個新課題,員工小崔被任命為課題組組長。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小崔通過考查調研,認定若是能從本公司信息服務部借調小王和小李到課題組工作的話,剛好可趕在下個月底把新課題新成果推介上市。

剛好在吃飯的時候,小崔恰好碰到了公司高董事長,本著按時完成課題的初衷,小崔請示了高董事長,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同意答覆。然而正欲實施時,卻遭到了信息服務部主管魏經理的堅決反對,他說了一大堆拒絕小王、小李暫時調離崗位的理由,高董事長只得順從了他的說法。借調之事因此擱淺,小崔十分不悅。

其實,借調小王和小李是一件非常簡單和普通的事,原本沒有什麼難度。再說了,小崔的初衷也是為了公司新項目儘快完成,無可厚非。但導致他行船「擱淺」的癥結在於犯了職場中最大的忌諱:不拿上司當盤菜,令上司找不到存在感。

對於等級森嚴的職場來講,每一個崗位和職位上的員工和「領導」必須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不努力工作,或工作做不到位是不行的。但是,工作太超前了,事事想到前頭、做到前頭,真正做到 「想領導所想,思領導所思,謀領導所謀」,也不一定是好事,也是不行的。如果這樣,那還要領導幹什麼呢?你不是在以實際行動越位嘛!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講過「過猶不及」一詞,意思就是什麼事情做過了頭,還不如不做。在職場中,如果把事情做過了頭,就往往在不自覺中挑戰了「領導」的存在感,讓他無法容忍。

人們常會在職場中看到一種現象:做事嚴謹,一絲不苟,完成任務異常出色的人,往往會因為一點「瑕疵」,被領導批評得一無是處;而工作一般,還經常會出現些小問題、小毛病的人往往得到領導的寬恕和諒解,甚至還會被重用、提拔。怪呼哉?不怪!工作做過了頭了人,往往自顯其能,即使你遮掩得再嚴密,骨子裡對領導存在感的忽視也還是會有蛛絲馬跡的。職場中的人們,還是要把握好「火候」,圧住自己欣欣向上的表現欲,夾住尾巴,千萬不要不小心挫傷了領導的存在感。而且,越是低階位的領導,存在感越強,越要對他無限敬重,滿足他的虛榮心,給他吃個「定心丸」。

說到這裡,前文講到的魏經理堅決不同意借人之事,也就不難理解了。在職場中就要遵循職場規則,無論辦什麼事情,尤其是公事,都要公事公辦,按程序一級一級請示。如果小崔在請示高董事長前,順便跟魏經理打個招呼,或者跟魏經理提出申請讓他請示高董事長,可能就不會出現高董同意而魏經理堅決反對的情況,那新課題新項目的推進計劃就會順利多多。話說回來,這個項目雖然沒有借調人,完成任務的力量不足,但這決不能成為小崔完不成任務的藉口,也是絕對不能不按時間完成任務的,否則,即使不受處罰,以後也不會有擔當大任的機會了。所以,在職場中,一定要給職場中最大的忌諱搭建最堅固的「防護牆」,以實際行動上做到「高築牆,不越牆」,不要因為觸犯了大忌搞得自己灰頭土臉的。

上級領導存在感受到傷害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幾種:

(1)上級出現失誤或漏洞時,馬上被下屬批評糾正

發現上級的疏漏要沉得住氣,放在心裡暫時不講。

(2)上級至上的「規律」受到侵犯

在公開或正式場合,一般的上級都喜歡下屬恭維自己,討厭下屬搶鏡頭、搶次序。尤其是一些上級平時與下屬距離過近,界限不分明,隨隨便便,甚至稱兄道弟,把下屬慣壞了,下屬心目中的「上級意識」淡薄了,遇到正規場合,就可能傷害上級的尊嚴。

(3)下級在背後表示對上級的不滿

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背後對領導表示不滿,一旦傳到上級耳朵里,後果可想而知。

(4)下級耍弄上級

這是領導存在感最嚴重的踐踏,關乎他的尊嚴,無論你是留下還是離開,都不要戲弄領導。

克服並矯正了以上做法,你就能進入上司的法眼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1GwgnIBd4Bm1__YSv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