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一起辦總結!談成績、找問題、提措施,巴中今後怎麼做?

2019-07-23   巴中日報

在結束了兩天半的現場觀摩後,7月20日下午,在全市「六大突破」現場會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上,全市實施「六大突破」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分別對脫貧攻堅、交通建設、特色農業、全域旅遊、縣域經濟、城鄉提升的推進情況作了點評。總結成績、查找問題、增添措施,進一步釐清發展思路,凝聚起奮力實施「六大突破」的共識和力量。

脫貧攻堅——

脫貧質量逐步提升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脫貧攻堅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減貧成效顯著。累計減少貧困人口43.7萬,598個村退出,巴州區、恩陽區、南江縣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1%。脫貧攻堅統攬更加牢靠,制定出台「十條意見」和「四項制度」,各項工作都圍繞脫貧目標實現展開。脫貧質量逐步提升,通過開展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底數越來越清、問題越來越明、措施越來越實,2018年全市脫貧成效考核在全省被評為「好」的等次。但從大排查情況看,信息不一致、易地扶貧搬遷未驗收結算、危改不徹底、飲水安全和教育醫療扶貧政策執行不到位等方面問題依然存在,直接影響脫貧質量和考核驗收。

建議下一步從以下方面發力:一是高質量完成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各區縣要把高質量脫貧作為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使命的具體檢驗,保持政治定力、善始善終,針對問題增添舉措,確保排查質量過硬。二是堅定落實「十條意見」和「四項制度」,紮實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本次大排查發現的各類問題,必須嚴格按照「十條意見」和「四項制度」要求,各負其責,逐個整改到位。問題整改要始終扭住「兩不愁三保障」這個核心,對所有問題要全面梳理匯總,根據問題清單,及時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間節點,逐項落實整改責任到部門、鄉鎮、責任人。三是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各項工程的程序和質量。嚴把程序關,確保每個環節都依法、遵規、有據;嚴把質量關,從嚴檢查驗收每項工程質量,督促施工單位限時整改到位;嚴把效益關,把發展致富產業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真正培育有特色有規模有市場有效益的致富產業。四是紮實做好今年脫貧攻堅退出驗收和脫貧成效考核工作。已摘帽區縣要嚴格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絕不能有僥倖心理和必然過關心態。通江縣、平昌縣既要開展好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又要把抓好排查問題整改和圓滿完成已安排的脫貧工作任務作為推動高質量脫貧摘帽的具體抓手。

交通建設——

呈現縱深推進、多點突破的良好態勢

去年8月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構建「6631」綜合交通體系的戰略布局,全面推進第三輪交通大會戰,加快推動市域路網「加密、聯網、升級」,全市交通建設呈現縱深推進、多點突破的良好態勢——

交通建設投資高位增長。第三輪交通大會戰啟動後,公路交通投資連年超百億,年均增長1.7%;去年8月以來完成投資108億元。全市續建和擬開工高速公路項目2個、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項目18個、農村公路5611公里,總投資548.56億元,計劃年度完成投資123億元,將實現同比增長2.5%。

交通建設進度持續加快。巴中恩陽機場建成通航,相繼開通5條航線。漢巴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實質開工。巴陝高速提前2個月建成通車;巴萬高速實現4月半幅貫通、6月雙幅貫通節點目標;鎮廣高速陝西段初步明確接線方案。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建成4個項目120公里。農村公路完工3856公里,通組路硬化率提升至41.9%。全域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南江縣通過省級示範縣考評,正在衝刺國家級示範縣。

交通建設支撐更加有力。南江經蒼溪至鹽亭、通江經宣漢至開州兩條高速公路納入省高網規劃。米倉大道獲准70億元地方政府收費公路專項債券資金支持。1.98萬公里通組路進入全省電子信息採集庫,規模居全省第二。爭取到位中央、省補助資金35.12億元,同比增長65%。結合編制「十四五」規劃,梳理重點項目25個、估算總投資1500億元。市交通建設突破協調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解決具體問題。

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項目推進不平衡、項目籌融資難度大、部分村組路質量堪憂等問題。下一步要立足老區振興發展抓項目謀劃爭取。全方位強化要素保障,圍繞強化支撐抓關鍵瓶頸破解,落實市縣一體、分級管理、轄區負責制,努力為項目建設提供良好施工環境保障。

特色農業——

初具規模、勢頭較好、前景可期

各地發展特色農業掀起了新高潮、呈現了新特點。總體感覺有三點:一是認識「深」。各地對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的決心、持之以恆的毅力、較真逗硬的態度有清醒的認識,主動把特色農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來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辦,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廣泛共識。二是舉措「實」。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對近30名同志在特色農業發展方面因工作不實、不細等原因進行了追責問責,對大家觸動很大。目前,各地幹部的作風更加務實,工作機制更加完善,要素保障進一步加強。三是力度「大」。各地緊扣年度目標任務,全市上半年實現了目標、任務「雙過半」。同時,南江現代農業產業園躋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通江銀耳創建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巴山生態牧業申報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三個「國字號」名片年內有望獲批。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個別區縣和部門在思想認識、工作方法、推進力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下一步:一是堅持發展定位,心無旁騖抓主業。緊緊圍繞四大特色產業定位,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定信心不動搖,一鼓作氣抓出成效。二是堅持園區發展思路,緊盯目標任務抓落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鄉鎮、村社,落實到農戶、地塊。鎖定並建立全市四大特色農業的現狀圖、規劃圖和日常管理台帳,制定出具體指標開展動態督查和考核驗收。今年的任務只能超不能少。三是堅持全產業鏈打造,突出特色優勢。培育一批全產業鏈的農業龍頭企業,完善「種、養、加」標準體系,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線下建成一批旗艦店、專賣店、體驗店,線上加速拓寬電商營銷渠道。四是堅持資源整合,集中力量支持特色農業。申報爭取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農業龍頭企業等,優先推薦四大特色產業項目。茶葉、畜禽、核桃、藥材加工原料集中配置給龍頭企業。基礎建設項目資金優先為四大特色產業配套。形成「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園區走、園區跟著全產業鏈企業走」的投入和考評機制。

全域旅遊——

五張金字招牌正在擦亮

今年以來,全市聚力打響「山水畫廊·秀美巴中」特色品牌,精心擦亮「山水、洞天、紅色、人文、康養」五張金字招牌,旅遊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上半年全市接待遊客1678.4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0.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7%、13.68%。

全域旅遊工作總體評價:一是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建設。光霧山—諾水河景區一級旅遊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巴州區天馬山景區環線公路完成瀝青油麵鋪築;恩陽區加快推進機場快速通道建設;南江縣圍繞旅遊干環線加快推進旅遊配套設施建設;通江縣完成至誠—王坪、洪口—王坪旅遊大通道建設;平昌縣縣城—白衣古鎮旅遊大通道形成通車能力。二是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全年全市共實施旅遊項目35個,總投資329億元,1-6月完成投資44億元。黃石國際旅遊度假區、天馬山森林康養度假項目、光霧和谷森林康養小鎮、「尋夢光霧山」夜遊項目、香爐山索道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三是文化和旅遊品牌創建深入推進。光霧山、川陝蘇區王坪4A級旅遊景區創建加快推進,九寨山公園、大石童話小鎮、唱歌石林景區將於8月接受4A級景區省檢。南江縣入選「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恩陽古鎮入選全省「文旅特色小鎮」,「巴山民宿」基本形成了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態勢。四是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持續深化。各個景區依託米倉古棧道等三國文化遺址進行提升改造,豐富了生態景區內涵。依託紅色文化,精心設計推出紅色研學旅遊。依託茶產業園,突出茶文化的魅力。依託自行車環中賽,打造景觀小品,營造體育運動文化氛圍。依託壽文化館、村史館等豐富鄉村旅遊文化內涵。五是宣傳營銷和文旅商品研產銷不斷加強。開通了西安—巴中周末旅遊大巴,召開「巴中—深圳、銀川航空旅遊推介會」等。推出「地學旅遊線路」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主題教育旅遊線路。組織研學旅遊15批次5200餘人次。持續宣傳「山水畫廊·秀美巴中」特色旅遊定位,《巴山旅途》英文宣傳片在40個海外孔子學院播放。新開發四大類16個品種文旅商品,18個景區文旅商品銷售點對外營業。邀請四川美術學院專家來巴調研指導文旅商品研發工作,加快巴中文旅資源向文旅商品轉化進程。

但是,全市全域旅遊發展還存在著市場規模小、核心吸引項目不多、產品體系不健全和文旅產業市場主體不強、客源不足、市場拓展弱等問題。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只有各區縣通過國家驗收,市級才能命名。二是統籌推進全域規劃落地。嚴格按照「一城四核四區,兩軸一環」的空間布局統籌推進,圍繞《規劃》謀劃重大項目。三是統籌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加強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頂層設計。四是集中力量推動巴山民宿、文旅商品研發、精品劇目進巴中三大重點工作。五是統籌推進文旅產品市場化,算好效益帳。六是統籌推進文旅宣傳營銷和文旅商品研發。

縣域經濟——

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平昌縣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南江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全省農民增收先進縣;通江縣喜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巴州區成功入列全省縣級經濟綜合評價前100位;恩陽區連續三年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各區縣堅持把優勢資源轉化為特色產業和再造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走特色發展之路,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成果不斷展現。本次現場會參觀的點位都是縣域經濟亮點紛呈的縮影。比如,平昌縣的「土興鎮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是創造性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示範工程;南江縣的「赤溪鎮旅遊扶貧開發項目」是做精「茶、旅、文、農」融合發展實現群眾穩定脫貧、山村振興的成功實踐;恩陽區的「成巴高速交通旅遊融合示範項目」是按照A類標準打造的川內首個全新高速綜合服務區;巴中經開區九寨山公園是按照「產業園區、旅遊景區、新型社區」同建模式打造城市公園的成功探索;通江縣的「龍池谷現代農業融合項目」是麗巴聯手打造藍莓產業促進群眾致富、展示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果的新亮點;巴州區的「天馬山森林康養度假區項目」是利用中醫「身心雙養、藥食兩療」理論打造的特色康旅基地。

各區縣堅定落實中央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分類發展部署,堅持因地制宜、實施分類突破,因縣制宜、分類突破的態勢積極向好。巴州區立足城市主城區的定位,奮力在建設服務業強區、信息化強區、天府旅遊名區上求突破;恩陽區立足重點開發區縣的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奮力在建設「四新恩陽」上求突破;南江縣和通江縣立足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的定位,注重發揮生態優勢,奮力在推動綠色崛起上求突破;平昌縣立足農產品主產區縣的定位,發揮現代優質農業、白酒食品和特色鄉村旅遊基礎雄厚的優勢,奮力在建設「全省丘陵地區經濟強縣」上求突破;經開區注重發揮要素集聚強、創新平台多的優勢,在建設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聚集高地和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求突破。

但總體看,縣域經濟實力總體不強,特色優勢產業支撐能力弱,重大項目投資乏力。建議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突出自身優勢,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優化營商環境,打造資本聚集窪地。

城鄉提升——

市民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

一年來,城鄉提升突破取得新成效。城鄉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功能品質不斷提升,城鄉發展短板不斷補齊,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城鄉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此次現場觀摩的6個點位,特色鮮明、亮點紛呈,從不同維度展示了全市城鄉提升突破新成效。其中,以平昌中學新校區(二期)、南江博駿公學為代表的重大公益設施建設,有效改善了教學育人環境、豐富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升了城鄉建設「軟實力」;以春在隧道項目為代表的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城鄉建設格局,為城鄉提升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撐;以土興鎮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闖出了一條振興發展新路子;以天馬山森林康養度假區(特色小鎮)項目和九寨山生態旅遊產業發展項目為代表的休閒、旅遊、康養項目建設,極大地豐富了城鄉建設的文化和內涵,提升了城鄉功能品質。

在城鄉提升上奮力突破,下一步,要突出「四個著力」。一要著力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堅持規劃引領,進一步完善以總體規劃為統領、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各類專項規劃為支撐、城市設計為抓手的層次齊全、體系完善、管控有效的城鄉規劃體系。二要著力提升城鄉建設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彰顯文化特色,做好項目謀劃,著力提高城鄉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三要著力提升統籌發展水平。堅持協調發展理念,不斷優化小城鎮發展格局,大力培育發展特色集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深度融合。四要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按照「為了人而管好城市」的理念,不斷加強精細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著力改變突擊式和「一陣風」的傳統管理模式,增強廣大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