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模擬業績示人,還整成自白書,堪稱「另類」。別不是一個現代、期貨版的「觀蟻戰而悟兵法」的故事?莫非企圖籍以讓人「蕭何月下追韓信」?某自知與韓信之才相距千里,雖求「財」若渴,但也謹記「良禽擇木而棲」的古訓——道相同才足以為謀,此為合作(應聘)之底線。欲知詳情,請接著往下看。
資本捉襟見肘,停實盤做模擬
投身期貨市場之初,我有一個規劃:五年之內學習打底,五年之後實現財務自由。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這5年時間,我對技術分析的痴迷,對期貨交易的專注,用這兩句話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
遠道拜師,挑燈夜戰,茶飯不思,閉門謝客……無所不用其極。睜眼閉眼都是跳動的價格線,家裡列印的圖表可以堆成小山,大自然的風霜雨雪及氣溫起伏都可被想像成多空博弈。
我親歷了2007年的商品牛市,2008年金融海嘯的暴跌,2009年到2010年美聯儲三次貨幣QE之後的再次暴漲,然後又是2011年之後的漫漫熊途。短短的幾年之內,儘管我的努力程度,數倍於當年考大學,儘管經過了成千上萬次的實盤交易,儘管碰上了好幾波歷史罕見的、波瀾壯闊的牛熊行情,可計劃中的五年時間過後,我的腦袋與口袋一樣,依然處於不充實的狀態,我還是沒有把握,持續穩定地從這個市場上賺到錢。
心中一片茫然的情況下,我決定回原單位,從長計議,一邊上班,一邊繼續尋找交易"聖杯"。
此後數年,與盤面保持一定的距離之後,我跳出了日日短兵廝殺的苦戰,對期貨交易有了更清醒的認識:要超越「術」而趨向「道」。從此走出了技術分析的迷宮,得以在更高的維度上去把握期貨。
2011年以後,市場擴容腳步加快,期貨品種不斷增多,各期貨品種的走勢逐漸分化,品種選擇難度加大,讓非短線、非單品種交易的小資金操作進入死胡同。小資金只能短兵廝殺,而大資金卻可以運籌帷幄。打底交易的五年,已經證明我不適合短線交易。需要尋找大資金。
大資金從何而來?去私募基金當操盤手是一條路,但是自己沒有實盤業績,別人會相信嗎?2014年10月份,杭州有一家私募在網上招操盤手,我試著打電話過去詢問,人家第一句話就說,需要至少一年的、收益穩定的實盤資金曲線。
情急之下我說,過往的業績不好,目前的水平怎麼樣,我可以模擬給你們看,一年半載之後,你們再來決定是否錄用我。沒想到對方很快答應了,他們說以前也有過這樣招人的方式,並於次日將註冊的文華財經的模擬帳號和密碼發給了我,資金是1000萬。
我由此開啟了,在有人監督之下的模擬"大兵團作戰"。
理念成熟方步交易正軌(上)
戰爭的勝利,不單取決於硝煙滾滾的戰場,更來自大帳中深謀遠慮的將軍。
從杭州私募處接過千萬模擬資金帳戶後,我就深深明白,欲在盤面取勝,功夫在盤外。
從資金的分配,到倉位的安排,到品種的選擇,到入場時機的甄別,再到止損、加倉、出場的設定,必須制定一整套的、滴水不漏的規則。交易規則又稱交易系統或交易模型。完整的交易規則,是集交易者技術分析、交易理念、交易策略、資金管理之大成的結晶。
我主張,交易既要實現財務自由,又要實現人身自由。交易者如果長期受困於盤面,白天不見陽光,夜晚遠離星光,即使賺更多的錢,也毫無樂趣可言。因此我一慣不喜盯盤。再說長時間盯盤,過分為細節所吸引,也會影響對全局的把握,這就好比一個將軍,總是親力親為細小戰鬥,哪還能專注於調兵遣將、排兵布陣、謀定而動?
一般來講,百分之百的不盯盤操作,都是由客觀的程序化交易模型來實現的。而我做的是主觀交易,能辦得到嗎?
以我多年的實盤經驗,再加上現在雲條件單的應用,日線級別(含日線)以上的操作周期,只需做好盤後分析,盤前規劃,其餘的一切交給電腦就ok了。
再說資金管理。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有人甚至說,重視資金管理是交易境界的升華。資金管理,也是期貨交易幾大重要因素當中,最為通俗易懂的。其他幾個因素如技術分析,交易策略,交易理念及交易心理,都要經歷相當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弄明白。最簡單的事情恰恰容易被人忽略,擱置一邊。
在期貨交易的最初幾年裡,我也不拿資金管理當回事,因為帳戶上的錢少,所以不做規劃,一進場就是1/3,半倉,甚至滿倉。這樣交易的結果自然不好,價格一回撤就倉惶平倉離場,如果咬牙扛一扛,就損兵折將。從來沒有做到過一波像樣的趨勢。
大到一個國家的財政預算,小到一個家庭的居家過日子,都要量入為出。這就是通俗意義上的資金管理。不要一次用光,也不要吃了上頓沒下頓。期貨交易是個機率遊戲,只有可能性沒有確定性,資金管理可以有效戒除、規避參與者的賭性,讓每一次的虧損,都不會傷筋動骨,事後都可以輕鬆上場從頭再來。
理念成熟方步交易正軌(下)
現在的資金管理我做的比較細。以1000萬資金為例,我把資金分成40等份,也就是40個標準倉位,每次建倉,不管有多大的把握,只建兩個標準倉位,相當於總資金的5℅。特別沒有把握、又擔心錯失機會之時,會用一個標準倉位試探。
兩個標準倉位投入後,怎麼設止損?沒有統一的標準。我目前用總資金的百分比,兩個標準倉位,只承擔總資金0.5%的虧損,相當於開倉價的1%,也就是虧5萬元。這是很主觀的方法,但是效果也不錯。
止損越小,後面允許犯錯的機會就越多。一般來講,下單也就越沒有心理障礙。誠然,我們做交易,目的不是為了止損,而是要用多次的小止損,去搏取一次大的盈利。沒有大幅度的盈利,小的止損,也就失去了意義。
總是止損,也會令我們的資金枯竭。小幅度的盈利也不足以抵消多次的止損。一定要以大幅度的盈利為目標,不達暴利絕不罷休。這就自然而然轉到了我們的下一個話題:盈虧比和勝率。
先說勝率,勝率說白了就是我們判斷行情的準確率。準確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後,就很難再提高了,五成已經很不錯了,有研究者指出,高手判斷行情的準確率,甚至不如一般散戶。說得有點誇張,但也說明準確率,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準確率太低, 也是不行的。
既然準確率提高的難度大,靠什麼賺錢——盈虧比,大得驚人的盈虧比。盈虧比又叫風報比,風險報酬之比。高盈虧比的核心就是:試探建倉,盈利加碼。試探加碼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比如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相等金額式。我用的是最後一種。
每一次建倉或加碼之後,都要設置或修改止損(止盈)位;每一次建倉或加碼之後,都要計算下一次加碼以及加碼後的止損位;每次加碼之後的總風險,都不會超過初始建倉時的風險,行情進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止損將改為止盈。我的加碼次數,最多可以達到四次,倉位可以達到總資金的25%,只要行情流暢,趨勢力度大,可觀的倉位就會帶來驚人的暴利!
精確的導航系統,可以引領飛機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可以讓汽車高效快捷的到達目的地。成熟的交易理念和交易系統,也可以讓我們步入交易正軌,源源不斷的接受市場的饋贈,年復一年持續穩定地實現盈利。
微博直播曝光交易過程,與實盤無縫對接懸疑有解(上)
除了每天開盤時的集合競價沒有之外,其餘的所有細節,都與實盤毫無二致。連如下的細節都考慮到了:針對模擬交易中的對手盤不足,參照實盤交易的活躍程度,模擬類似做市商的機制,來為多空雙方供流動性。
如果不事先告知,交易者根本就會把它當成模擬盤。
高度真實,這正是我願意為模擬交易,付出時間和精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交易軟體提供的氛圍是真實的,但是如果交易者的態度是隨意的、馬虎的,那麼再漂亮的交易結果,也是毫無意義的、不可複製的。
模擬交易的頭5個月,是我與大資金逐漸磨合的一個過程。突然有了「一大筆錢」,變身為「暴發戶」,可「花錢」還是窮人的心態。1000萬的資金,開始每次下單都是用12.5萬的保證金。後來改用25萬,這個數字維持了較長一段時間。
這一階段的交易很謹慎,一改以前實盤時的隨意,甚至有點矯往過正,對機會的選擇原則是:寧可錯過,不能過錯。
對交易原則的執行,還不是很到位。當然,此時的交易原則,還在逐步完善的過程當中。
帳戶權益起伏不大,最低大概沒有低於970萬的時候,最高不超過1100萬。
今年3月,女兒淘汰一個智慧型手機給我,我的模擬交易正式進入微博直播時代。在此之前,我的掌上通訊一直堅守2G,使用諾基亞的模擬手機,目的是儘可能的排除干擾,直面內心,閉關修行。
是時候開關放行了。3月14日正式開博(新浪微博「期天小大聖」)。將每日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交易計劃及實施情況,所思所想全部搬上微博。
如果把我的模擬交易比喻成一個舞台,那麼在台上進行唱念做打表演的,是我自己;舞台前方是"電視台的直播攝像機"(指交易博文)和眾多圍觀的微博粉絲(粉絲包涵,我一直沒告訴他們是模擬交易,其實我骨子裡就沒把它當成模擬),後方的舞台監督是杭州私募。如此隆重場合,我的交易豈能不嚴謹規範?
開博後的交易,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月14日到5月15日。
這一階段我對交易機會的選擇是:寧可過錯,不可錯過。
每次下單的資金使用率上升到5%,也就是兩個標準倉位、50萬保證金。交易規則漸趨完善,對交易規則的執行率大幅度提高,抓波段行情的次數在增多,帳戶權益曲線的底部在不斷抬高。但是盈虧比還不是很理想。
每日不懈編織微博,邊交易邊記錄邊總結,促使我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水平,在下一階段有了質的飛躍!
時間來到2015年5月中旬,進入我開博後的第二個交易階段。此時我對於交易中的各個環節 ,如資金管理,品種選擇,時機甄別,止損設定等等,都有了成熟的解決辦法。但是資金曲線還是沒有辦法平穩快速的上升。通俗來講就是,賺錢的速度還不能遠遠快於虧錢的速度。
交易一出手,就大機率面臨賠錢。做得越多,賠的次數也就越多。這一點即使對高手也是常態。但如何在攤平這些次數眾多的虧損之後還大有盈餘?這一長期困擾我的問題凸顯出來了。這就是我目前的交易瓶頸。下一步要著手解決這道難題。
微博直播曝光交易過程,與實盤無縫對接懸疑有解(下)
一天在翻閱一本舊書的時候,以前被我忽略的一句話,突然跳入眼帘:一定要習慣在一波行情中大賺一筆的感覺。作者進一步解釋,大賺就需要大籌碼,大籌碼不是在行情啟動初期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在趨勢進展中,逐步積累起來的。這就是通過盈利加碼,大幅度提高盈虧比的策略。
經過認真的研究,很快,我制定了一套通用的盈利加碼策略,並將它鑲嵌到我的交易系統當中。至此,我交易系統的"終極版"正式出爐!
接下來,對交易機會的選擇要儘量做到:既不錯過,也不過錯。
隨後的近一個月,商品期貨沒有走出一波像樣的趨勢行情,帳戶上一直是小虧,"終極版"還無法發揮它的威力。6月12日以後,機會終於來啦!
先是金屬鎳走出了一個下跌的波段行情。6月12日晚,開盤建倉5%,即兩個標準倉位、50萬保證金。止損設定為總資金的0.5%,也就是5萬元。此後隨著行情的進展,分別於6月16日,6月26日,6月29日各自加倉5%,至7月1日止盈出場,這筆交易共實現了101萬元的盈利,所冒風險只有5萬元,盈虧比達到20比1,非常棒的一筆買賣!
7月6日到7月9日,短短的四五個交易日,大宗商品集體遭遇了一波斷崖式的下跌行情。下面將7月5日晚「期天小大聖」發的行情分析博文,摘錄如下:
「周末仔細研究了一下,工業品的月線圖和周線圖,斗膽的預測一下:工業品的下跌趨勢,還將持續,這也許是今年最大的一波行情。…要把重心放在化工品上… ta跌勢初成,順勢跟進即可。對於還在橫盤當中的甲醇,該作何打算?我們認為,甲醇在高位已經橫盤了四個月之久,一個比較大的形態一頭肩頂形態,已經若隱若現。俗話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甲醇已經在這裡窄盤整整八周。
這是多少趨勢突破型交易者,夢寐以求的形態——長時間的窄幅盤整之後,一旦突破,將意味著斷崖式的上漲或下跌。…實操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策略的實施,決不可重倉孤注一擲。」
次日,果如我所願,商品開始暴跌,我利用"終極版"交易系統,抓住了ta、甲醇、棕櫚和棉花的行情,並且在下跌的過程中不斷的浮盈加碼,總倉位最大時達到55%,最終實現了355萬元的大賺,而所有的風險只有區區的20萬元,盈虧比接近18比1!其中甲醇的盈虧比超過27比1!
至此,這個千萬資金的模擬帳戶,收益率超過40%!
可以毫無懸念地說,從今以後,不管是實盤還是模擬,只要忠實按照"終極版"交易規則行事,就能持續穩定盈利。
也許還有人存疑:模擬帳戶上的錢,虧再多也不心疼,交易起來很放鬆。這種交易心理能複製到實盤嗎?
說實在的,這種擔心,如果放在沒有經歷過實盤交易的新手上來說,是存在的。但是於我而言,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大量實盤虧錢的經歷,甚至也不乏爆倉的案例。因此,不管是實盤資金,還是虛擬資金,我心中已經沒有「錢」的概念,都只當是交易遊戲中的「籌碼」而已。
更重要的是,能夠抵禦風險和具有長期勝算把握的交易系統,才是交易心理的真正定海神針。它並非一時心血來潮的突發奇想,而是我長期「面壁修行」的結果,是自身血肉溶解和靈魂溢出鑄就而成的,其穩定性不容置疑。
旁人對模擬盤的不理解,將無礙我未來在實盤上的成功!與實盤的無縫對接,只是差一個資金的平台而已。
最後順便說一下,杭州那家私募最近告知,他們當時只是想做配資,並非真實招人。得知此信,短暫驚愕之後,我很快釋然。八九個月來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一幕,有點像期貨版的《項鍊》。不過我並無悲涼之意, 只有感恩之心。感謝他們無意中給我提供了這個舞台,而我在這個舞台上得以升華!
期海無涯投機有道(代後記)
剛剛開始接觸這個市場的時候,自以為,結緣期貨,三生有幸,我的未來,我的抱負,可都押在這兒了! 以小博大,一夜暴富,贏定天下,一切皆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鋒銳慢慢變得圓滑,眩光漸漸變得柔和,狂跳的心最終變得平靜如水。
期貨投機是一場金錢遊戲,不能太認真,也不能不認真——對遊戲不能認真,對金錢不能馬虎。每一個進場者,都必須帶上自己的籌碼,每一個投機者,又都是這個市場的籌碼之一。在每次參予遊戲之前,對待其中任何一種籌碼,都必須運"籌"帷幄,成竹在胸,尤其是後者。
期貨投機是個機率遊戲。期貨價格的運行,是高度隨機的、非線性的,無論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如此的"測不準"——不確定性是它的常態。
對期貨品種的供求分析,行情推演,不管數據多麼準確,邏輯多麼嚴密,技術指標多麼可靠,也不管來自多麼權威的專家、機構,只要假以時日,大都會顯得荒誕不經,甚至南轅北轍。極少數能夠耦合的,也是湊巧碰對的成分大。
所以想要在期貨市場生存,不要相信權威,只相信機率;沒有必然性,只有可能性。
可以把期貨投機當遊戲,但不能把期貨市場當賭局,十賭九輸已經成為老生常談。每一次操作,都要想好退出機制,長久生存是第一要務,安全邊際需常掛心間。
做期貨既又要對外界保持一定的敏感,更要遠離喧囂,長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在擁擠的公交車廂里,如置身無人之境,在慢慢黑夜中,感受到燦爛的星光!深厚的內功,就能產生如此的奇效。
既視規則如生命,又要有更高層次的變通。
期貨投機的最終成功,是對一個人心性修養,品格錘鍊的褒獎。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會發生在這裡。
期貨市場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善惡美醜,能夠分辨有緣無緣、緣淺緣深。只有與她有著深深心靈感應的人,才能贏得她的青睞,收穫她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