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二歲多還不會吃飯,原來是奶奶忽略了一個細節,家長該重視了

2020-08-25   幼教咖

原標題:寶寶二歲多還不會吃飯,原來是奶奶忽略了一個細節,家長該重視了

做家長的,自然是希望孩子的身體能夠健健康康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工作和生活。

對於小寶寶來說,唯一的營養攝入來源就是奶粉或者母乳,也不需要家長太過操心,但是隨著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寶寶能吃的食物越來越多,有些家長就開始覺得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孩子的飲食問題很關鍵,直接關係到孩子攝入的營養是否均衡和足夠,如果攝入營養不夠,那麼身體發育也會面臨不達標的狀況,家長跟著擔心。

孫子二歲多了還不會吃飯,心急奶奶諮詢育兒專家後後悔不已

孫奶奶自從二年多以前得了一個大孫子,那簡直高興得整日臉上都掛著笑容,逢人便說自己的孫子多麼乖巧可愛。

因為疼愛孫子,再加上想要幫助兒子和兒媳多分擔一些,自從孫子出生後,孫奶奶便自告奮勇地承擔了照顧孩子的任務。

兒媳自己也有工作,所以休完了產假便把寶寶交給了婆婆照顧,因為一直都是喝奶粉,所以奶奶最後乾脆便把孫子帶回了自己家裡照顧。

當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兒媳叮囑婆婆要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孫奶奶一口應承下來,讓兒媳放心。

可奶奶為了孫子能夠多吃點,又怕孩子不吃,就想著方的給孫子每天做各種流質的輔食,而沒有給寶寶正常吃飯,尤其硬的東西都不給孩子咬,只希望孫子能身體長得壯壯的。

可是到了二歲多,孫奶奶發現孫子還是不會吃飯,只要稍微硬一點的食物都是抿幾口就吐了出來,只有特別軟爛的東西才能咽下去。

擔心孫子的身體,孫奶奶連忙帶著孫子看了育兒專家,聽了專家的話孫奶奶卻後悔不已。

原來正是因為孫奶奶忽略了這一個細節:輔食準備的太過軟爛,讓寶寶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所以讓孩子至今還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吃東西,家長該重視這個細節了。

分析

其實像類似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出現過,現在人們的家庭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尤其是很多老人把所有的精力和關愛都投到了孩子身上,這就不免會讓孩子受到太過於精細的照顧,尤其是飲食方面。

吃什麼,怎麼吃,對開始吃輔食的寶寶尤為重要,因為添加輔食的過程有家長需要遵循的規律。

只有吃得對了,孩子的咀嚼能力和腸胃功能才能得到不斷的鍛鍊,能夠適應更多的食物,吸收到更多的營養。

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注意輔食的添加順序

當寶寶除了液體奶以外開始吃別的東西時,易消化的米粉就是最佳的選擇,口味清淡,淡淡的米香能夠讓很多寶寶輕易接受。

很多家長急於給寶寶吃肉,這樣反而會讓寶寶的腸胃突然增加負擔,不利於消化。

2.注意輔食的量從少到多

小寶寶的胃其實很小,尤其是以奶為主食的時候,對於奶之外的食物都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先少量開始,可以讓寶寶先嘗嘗味道,讓寶寶的腸胃適應一下,然後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再逐漸加量,切忌一開始就大量地添加。

3.輔食的硬度要及時調整

一些老人帶娃時總是怕寶寶小,牙還沒有長全會嚼不爛食物,就喜歡做過於軟爛的食物給寶寶吃。

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太過精細,寶寶大多數時候都不需要咀嚼就咽下去了,這就不利於刺激寶寶的牙齦繼續長牙。

而寶寶的咀嚼能力不能得到鍛鍊的話,能夠吃的食物種類也很有限,吸收的營養就容易不足,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發育。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出牙的狀況及時地調整食物的硬度,要有讓孩子充分咀嚼的機會。

小結

都說「民以食為天」,小寶寶也是如此,輔食的添加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得到更多的營養,所以家長就有必要學會正確的添加輔食的方式。

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