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沒了兒時的味道,這不是錯覺,現在的西紅柿和以前完全不同

2019-10-29     科學信仰

有一種果實,有人說它是蔬菜,有人說它是水果,它就是西紅柿。

無論是被當作蔬菜,還是認作水果,有一點都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西紅柿無論在蔬菜中,還是在水果中,其年產值都是穩居榜首的。西紅柿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是一種果實,更是一種回憶,一種無比珍貴的兒時回憶。

在以前,物資不是很豐富的時候,西紅柿被當作一種最為廉價的水果被人們食用著,一口咬下去,肉質緊密,多籽多汁,酸甜適口,芬芳怡人,如果再加上一些白糖,來個糖拌西紅柿,那絕對是夏季最好的消暑解渴的甜品了。

西紅柿不僅可以生吃涼拌,更可以經過烹飪做成各種菜肴。

西紅柿炒雞蛋、雞蛋西紅柿湯、西紅柿燉牛腩,這些耳熟能詳的美味無一不刺激著我們的味蕾。人們鍾愛西紅柿,可也有很多人抱怨西紅柿沒有以前兒時的味道了。

有人覺得這種看法是一種錯覺,有人覺得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口味提高了,其實不是,西紅柿真的是沒有以前的味道了,因為現在的西紅柿和以前的西紅柿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西紅柿原本並不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農作物,西紅柿最早起源於秘魯,後來才隨著新大陸的發現而被傳到了歐洲。

大約在明朝時期,歐洲的傳教士又將西紅柿帶到了中國。

最初西紅柿只是因為靚麗的外表而被當作一種觀賞植物,後來才慢慢的變成了一種美食。不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西紅柿並不被太多人所接受,直到1950年以後,隨著多種優質品種的引入,西紅柿才逐漸獲得人們的青睞。

這時候的西紅柿品種就是我們所說的兒時的味道。由於西紅柿本身含有大量的芬芳硫化物以及甘味谷氨酸,所以其味道非常具有層次感。可是為什麼現在的西紅柿沒有這樣的口感了呢?現在的西紅柿汁水比以前明顯少了,內部的空隙也變大了,很多外表鮮紅的西紅柿內部的籽還處於沒有成熟的狀態。

西紅柿口味變化的根本原因其實還在我們自己。

隨著人們對於西紅柿需求的增加,西紅柿開始大面積種植,而大面積種植很快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西紅柿最初作為一種外來物種,可以很好的在中國的土地上生長,其一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土壤中可危害西紅柿的病原菌較少,所以西紅柿很少出現病蟲害。

但隨著大面積種植的開始,一塊土地一年之內反覆種植供應單一作物,病蟲害便逐漸產生了,而且是愈演愈烈。為了提高西紅柿的抗病能力,人們開始了對西紅柿品種的選育,如金鵬、粉百利一類的西紅柿品種逐漸占據了市場。這些西紅柿汁水少、口感差,但外表鮮紅,各大整齊,且抗病能力較強。

導致西紅柿口感變差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施肥。

西紅柿實際上是一種喜歡鉀肥的作物,其口感也得益於鉀元素的含量,而為了節約成本,使西紅柿長得更大更快,所以在種植過程中使用鉀肥很少,多以氮肥代替,這直接導致了西紅柿味道變淡、口感變差。研究發現,和以前的西紅柿相比,現在的西紅柿中有13種與風味相關的揮發性成分已經顯著降低了,所以我們覺得西紅柿沒有了兒時的味道並不是錯覺,這是真的。

​另一方面,我們雖然抱怨西紅柿的口味變差,但偶見於市場的兒時西紅柿卻少有人問津。因為和現在的西紅柿相比,兒時的西紅柿個小、外觀不整且價格昂貴。而現在的這些西紅柿雖然口感不佳,但外觀漂亮,各大紅潤、易於存放,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漂亮、標準化,是現代人選購蔬果的一個普遍指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iYwHm4BMH2_cNUgmi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