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西寧市大通縣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

2019-09-30     西寧黨建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大通縣牢牢牽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持續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激活高質量發展動力,截至目前,累計謀劃推出改革舉措219項,全面深化改革呈現整體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的良好態勢。

該縣四級醫聯體改革受到國務院肯定並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報道;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榮獲「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城鄉綜合執法管理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走在省市前列……

在經濟領域改革方面,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改革任務,深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財政管理方式改革、稅收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改革,穩步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強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紮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土地流轉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通過一系列經濟領域改革,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3%。

在社會領域改革方面,深入推進四級醫聯體改革,從根子上解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問題。推進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政府權利「大瘦身」。此外,不斷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教育綜合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城鄉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經過一大批社會領域改革,2018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459元和11279元,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28.3%和30.4%,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6.8%提高到2018年的45.89%。

在文化領域改革方面,通過深入挖掘整合文化、體育、旅遊資源,促進全縣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開展圖書館組建理事會工作試點,構建政府、主管部門、事業法人「三級責任」體制和理事會決策、管理層執行、監事會監督「三權制衡」的現代事業制度運行機制。加強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宣傳文化示範縣創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等項目。投資3000萬元建設縣融媒體中心。各項文化體育旅遊改革舉措的深入實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生態領域改革方面,深入推進環境保護體制改革,配合完成省以下環境監測,建立嚴格的源頭污染防治和排放許可證制度。推行河(湖)長制改革,嚴格落實「誰分管、誰負責」管理工作責任制。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一頭管理各方配合的新模式。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林業資源變資產、投入資金變股金、農民身份變股東的三大突破創新。推進集體公益林管護體制改革,提高護林人員工資待遇。通過一系列改革,該縣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百姓的環境獲得感明顯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gzJgW0BMH2_cNUg4b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