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年輕的心梗,越容易猝死!是這樣的胸痛就要當心了...

2019-09-24     程雲閣醫生

胸痛,很多人都發生過,多數人都不在意;而急性胸痛,可能導致許多致命性疾病,如果不能早期識別、早期治療,會嚴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就比如說心梗,可能病人突然的發作,如果不及時救治有時候沒趕到醫院,患者就猝死在院外了。很多人總覺得心梗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它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

近些年,各大醫院收治的30~50歲的急性心梗患者越來越多,40歲左右的心梗已司空見慣,比較年輕的甚至只有20歲出頭,而且他們大多都覺得自己很健康,卻沒想到住院就是心梗搶救,生死攸關!尤其是有些人快速發生心跳停止,來不及施救,這些人往往以年輕人多見;而有些人不發生心跳停止,在醫院經過治療,安然出院,這部分人多是老年人。

為什麼年輕人發生心梗,更容易猝死?

安貞醫院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因急性冠心病(心梗)死亡的25-34歲青年人,超過90%在院前死亡,院前死亡就是來不及去醫院就死亡的,與猝死差不多;35-44歲的中年人,超過80%死在院前,55-64歲中年人,超過70%死在院前;65歲以上,有60%多的人死在院前。

從以上數據結果來看:越年輕的心梗,越容易發生猝死!

其實,這是由於老年人冠心病心梗,大多有一個冠狀動脈逐漸狹窄或者反覆心絞痛的慢性缺血過程,長此以往,建立了較好的代償性的側枝循環,在發生急性心梗時,有了缺血預適應,反而不容易發生室顫導致猝死。

年輕人心肌梗死時,心臟冠狀動脈在突然之間完全堵塞,心肌急性缺血,又缺少側枝循環,缺少對缺血的預適應過程,所以更容易發生室顫、猝死。

另外,年輕人發生心梗前,往往有一定的誘因,比如大吃大喝、大量吸煙、大量飲酒、熬夜加班等。發生心梗症狀後,常認為與勞累、飲酒等因素有關係,自己根本就想不到是心臟的問題,導致不能及早就醫從而耽誤治療。

所以,別總仗著自己年輕,可以不斷熬夜,可以久坐不動,可以為了工作三餐不定時,不關注自己的身體。此外,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學會及時讀懂心梗的預警信號,才能在關鍵時刻爭取救治先機。

急性心梗發生時,比較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千萬別忽視!

急性心梗發生時,很典型的症狀是胸痛

但引起胸痛的疾病有很多,普通病人不懂醫學,他們不可能通過種種症狀準確判斷疾病,所以發生急性胸痛最好立即就診,此外,患者可以通過疼痛時間來做一些基本判斷。

根據疼痛時間 做一些基本判斷:

1、只是一瞬間或不超過15秒的胸痛:一般來說,這不是心肌缺血性胸痛的有力證據,醫生們認為更可能是肌肉、骨骼的神經性疼痛,或者是食管孔疝的疼痛,或者是精神因素造成的功能性疼痛。

2、持續2~10分鐘的胸痛:多為穩定性胸痛,是陣發性的,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消除。

3、持續10分鐘以上的胸痛:多為不穩定心絞痛。典型的心絞痛並不是真正的劇痛,而是表現為陣發性前胸壓榨緊縮感、壓迫窒息感或悶脹感。這種疼痛主要位於胸部正中,也會放射到左前胸與左上肢。也有些病人的發作部位不在胸部正中或心前區,而是表現為牙痛、肩背痛、頸部僵硬或上腹部疼痛等。

4、持續30分鐘以上甚至數小時的胸痛: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主動脈夾層、帶狀皰疹、骨骼疼痛,這些疾病的疼痛持續時間長,不易在短時間內緩解。

而什麼樣的胸痛高度提示是心梗呢

1、疼痛發作:急性發作,可有勞累或情緒激動誘因。

2、疼痛部位:多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可以放射至肩背部、左上臂內側。

3、疼痛性質:多表現為鈍痛,悶痛,壓榨緊縮樣疼痛,瀕死感。

4、疼痛持續時間:多超過15分鐘不能緩解。

5、 嚴重程度:可以非常嚴重,劇烈,伴隨冷汗,活動氣促。也有無痛的心梗,可表現為休克心衰,也可僅有頭暈、明顯疲勞症狀。

6、疼痛緩解或加重因素:疼痛發作時,病患需要靜坐或靜臥休息,可以嘗試含服1-2片硝酸甘油,可能有助於緩解疼痛。而如果活動,則疼痛會加劇,嚴重者誘發心臟驟停。

7、疼痛時間規律:無特殊規律,發作突然,夜間或日間都可發生。

如果發生胸痛,疑似心梗該怎麼辦?

第一、不要拖,不要等!

拖和等,讓胸痛的危害性和影響可能變得更大!

第二、速打120或速到醫院急診就診

這一點要根據每個患者發病時所在地點來選擇,如果離醫院近,那由家屬儘快護送至醫院會比較快;如果離醫院遠,或者是沒有條件自行前往,則趕緊打120求救。

提醒:急性心梗雖然危害性大,但是!若搶救和接受治療的時間越早,能夠挽救的心肌就越多,所以,這一類胸痛的患者必須要和時間賽跑,發生後第一時間到醫院去!而通過上面心梗的胸痛表現,可以在發生胸痛時自測自己是不是屬於急性心梗等,如果是,則要抓緊時間就醫!

如您有心臟疾病相關疑問,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程雲閣醫生】留言或發送檢查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gB2Ym0BJleJMoPMye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