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莊家如何讓散戶虧得不明不白?莊家操盤大揭秘

2019-07-27     財經大護法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莊家的煩惱的故事;

早些時間曾經講過一個莊家的故事。那時候的控盤莊家,活生生的被人連伙給吃掉了,苦向誰說去?作為散民,虧個十萬百萬的,還有翻身的可能。作為那個莊家,很難再見其身影了,甚至是在不在人世的問題這種故。;很少能夠見諸報端不挖掘,往往看不出波瀾,股市依然保持著那份固有的平靜。

那我們今天講的這個莊家,他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無奈。具體股票我們就不說了,這個莊家呢就有點像壞學生,被校長給盯上了,股價被拉升到現價狀態幾近兩年了,莊家態勢明顯。本該啟動上漲業績相比同類個股表現也還搶眼但有些同類個股上漲都嗷嗷的了,它就是不敢漲,也不敢跌,被校長盯上了嘛!你說煩惱不煩惱,散民把錢放上兩年,沒事;莊家把錢放上兩年,那就是虧損啊。上個季度,莊家出逃了,不走不行啊,被校長盯上了嘛!但是蹊蹺的是,這麼大的局面,籌碼沒有被分散而是有人在接手,是誰在接手?誰敢接手?為什麼接手?又怎樣做到的是股價如此平穩的接手,不見漲跌?買賣?合作?還是對敲?演下去,不失是一部上佳的懸疑片!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股市存在幕后庄家是不爭的事實,特別在當前投機氣氛甚濃的情況下,莊家行為更是肆虐於市。莊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坐莊手段更為多變,行跡更為隱蔽,盤面更為複雜,走勢更為迷茫。

「鬼效應」

有人會說,中國國情特殊,因為莊家的資金比起散戶實在是太大,因此,散戶根本不可與基金等莊家對抗。說這種話的人估計很少炒股票,只要留意一下每天股票價格變化和成交紀錄,就能看到,無數升跌其實確實是由於散戶引發的,比例是大多數。這好像違反了「國情」。而且,有很多所謂的大手筆,會驚奇地發現,竟然是由無數散戶從不同角落幾乎同時進攻,「巧合」聚合起來的。這就是我說的「圖形決定供求」的神秘現象! 它的原理很隱秘,但絕對不是陰謀,簡單地說,是數學上著名的「鬼效應」。什麼是鬼效應?如果你把一副撲克牌裡面的大小鬼替換其中的兩張紅色牌,然後你說連續抽到紅色的機率和原來鬼沒有被替換時候的差別大麼?本來很多人以為,52張牌,才替換2張嘛,這麼小的影響,可以忽略。但結果是驚人的,發現牌不再是靠近50/50的隨機了,而是非常明顯嚴重偏離了,出現了走勢!這個實驗在50年代就公開了,但到了60年代竟然還出現了股市隨機論,真是天大的笑話。在賭場上,老骨頭們把這種現象叫「旺」或「邪」,有個老賭場曾經多次對我說:「一定要信邪!如果連續開幾盤大,那麼你下一盤必須壓大而不能壓小,這就是邪氣,你要相信!」 中國基金雖然多,但散戶的比例應該不少過撲克里那兩張鬼的比例吧。 至於「鬼效應」的數學原理,太深,這裡就略去吧。

進一步研究發現,就算根本沒有散戶,而市場完全由莊家來玩,對於那麼多莊家,效果會不會形成相互制約呢?需要多少莊家,才形成相互制約呢?比方說這個中國股市完全是由20個莊家的大資金來玩的,現在問,假如他們之間基本上是處於自由競爭,相互之間會形成制約麼?這個很難回答的問題,10年前我們就用電腦模擬得出了普遍性的結論:基本上,只要是玩家多過8個,制約就天然形成,非常明顯,甚至是8個莊家處於完全自我隔絕,絕對自由的情況下,也會自然形成制約。其中的原理非常隱秘,不是通過計算機模擬,還真不知道原來會這樣!如果是莊家相互串通呢?這個就不必問了,那是犯法的。就算如此,鬼效應也自然起作用。莊家之間因為自然法則而相互制約,效果就是沒有莊家能隨意改變市場!

最後說一下鬼效應的表現, 最大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價格連續上升。這不是股票才有的特徵,撲克牌里也有類似效應。這種普遍的自然現象,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莊家陰謀,也能發生,如同白磷在空氣里會自動燃燒一樣。有人專門給這種現象一個名字:約瑟效應。

綜上所述,價格的升降,不是莊家隨意可以控制改變的,既然如此,整天研究莊家、到處打聽小道消息,又有什麼意義呢?說白了,是浪費精力,作無效功。

現在回到題目上來,散戶如何擊敗莊家?

既然連莊家都控制不了股市,莊家本身會受到莊家和散戶的圍攻(這往往是自然發生的,根本無需刻意安排也能發生)。散戶就無須刻意對抗莊家,因為就算你不想對抗,事實上因為季節關係,你肯定有一份貢獻!你無意中參與了圍攻戰,仔細觀測一下每天的成交就能印證。若細節不談,宏觀地說,莊家想戰勝市場,只是白日夢而已。那麼,我們能作什麼呢?我們明白這事實,就應該跟著市場跑,而不是跟著莊家跑,只要跟市場跑,大自然就會自動集合所有散戶的力量,制約莊家,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再也不必浪費你的精神去研究什麼莊家了,不是很舒服嗎?!

很多人錯誤地以為,散戶的錢基本是給莊家賺去,但如果你有第一手的資料,就能發現,無數企圖想控盤的莊家、企圖控制市場的莊家,往往死的更慘,就算手握幾十億的超級大莊家,也不能倖免,這是我親眼所見。股市輸錢,不是因為你是散戶,而是因為沒水平。沒水平的莊家,輸得比任何散戶都落魄,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真正高明的,不管莊家還是散戶,只不過是順市而為,沒有誰能操控得了大市,順者昌,逆者忙。莊家算老幾呢?

最後,請記住,價格大跌,不是因為有莊家拋壓,而是因為沒有人願意買貨!!!

價格大漲,往往是因為沒人願意賣!

人用吸管喝飲料,難道是你用力擠壓才喝上?不是,而是你把管子裡的空氣「抽真空」,飲料是由於真空效應而往上跑的,這就是價格狂漲的最重要力量來源,是「股市真空力」,而不是莊家在拱。奧妙啊!


你是如何被莊家騙的?

看盤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持續向下打壓的大賣單,往往會一次性向下打壓好幾個價位,手法顯得十分兇狠,這對人們的持股心態造成很大的衝擊,對此,我們不禁會想,這是莊家在減倉嗎?否則為什麼下方一旦出現大的買盤就會立即被打掉呢?

同樣的盤面細節,每個人讀出來的含義往往會有所不同。同樣的盤面細節在不同的時期出現,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也會有所不同,這也是不少人對盤面細節著迷的原因所在。盤中這種拋單洶湧的現象,如果同時出現下面的特徵,就要重點關注了:

1、大拋單大多數是整數拋單,在某個特定時期頻頻出現,在其他大部分時間段成交則比較清淡。

拋單總是以100、200、500、1000的整數形式出現,這通常表明拋單的來源比較單一,而不是市場上有很多恐慌盤,這個單一拋單的來源一般是莊家。我們應該理解,就如莊家建倉通常是悄悄進行一樣,莊家想要出貨或減倉也不會大張旗鼓的。

莊家只能增加成交量,而不能減少真實的成交量,所以,如果在當天的大部分時間裡成交都比較清淡,可以真實地反映目前這隻個股的市場交投程度。在交投比較清淡的情況下,莊家如果用大拋單連續向下打壓的話,是很難達到減倉效果的。所以,這些和突然出現的拋單同時出現的買盤,很可能也是來自於莊家自己。自己對倒又不能減倉,這就值得人回味了。

可能有細心的股民朋友會問:「明明每筆的數量都不一樣啊?」筆者提醒大家,在主力打壓的同時,會有散戶也是在無意中拋出的,這也就形成了每筆的位數不同。但實際不改變筆者上文的觀點正確性,大家注意甄別吧。

2、雖然面臨持續打壓,但單日的絕對下跌幅度並不大,下方的承接力較強,尾盤有時會小幅拉升。

如果盤中打壓拋單連連出現,但股價當天的最大跌幅實際上也就是1%至2%,而且每一次大單拋出後,下方雖然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買單,但似乎總是有一股承接力量會托住股價,使得股價不至於無支撐地下跌,這就值得關注了。

這可能表明莊家只是想製造出盤中拋盤兇狠的假象來加大籌碼換手的力度,卻不想股價有多大的跌幅,以免由於拉開了股價下跌的空間,引來搶反彈的短線客。由於向下打壓總是會丟失一些籌碼,所以莊家往往會在下方增加一些不起眼的買單,或主動向上掛一些小的買單,以承接市場拋出的恐慌盤,同時也不致引起市場的注意。

既然莊家不希望股價出現較大的跌幅,又有加大洗盤力度的嫌疑,我們就應該要考慮莊家是不是要準備有所動作。狐狸的尾巴總是要露出來的,如果經過一天持續的打壓之後,尾盤莊家再用一些小單將股價不動聲色地拉高一些,就更能印證前面的思路。

由於趨勢分析是所有分析的基礎,所以,我們通過對大盤或個股的趨勢判斷可以提高對這種大拋單現象分析的準確性。


除此之外,還要告訴大家一點,這是主力莊家拋盤最明顯的一個動作,後面我們會詳細分析其原因。

「三隻烏鴉」K線形態

所謂的「三隻烏鴉」是由三根陰線構成,三日的收盤價都低於開盤價。烏鴉在我國民間一般是不吉祥的象徵,因此這種K線組合預示股市即將構築短期的階段性頂部,並且後市將面臨下降趨勢。

一、技術特徵

1、在上升趨勢中出現一根大陽線,接下來連續出現三根陰K線(日線級別)

2、三根陰K線中,每根陰線的收盤價低於前一天的最低價,且開盤價在前一天的實體之內。

3、每天的收盤價等於或接近當天的最低價(下影線不明顯)

二、市場分析

上升趨勢,出現一根大陽線,很容易帶動市場情緒。但之後卻連連下跌。散戶是沒有這麼快的應變力的,只有主力莊家,能夠快速的轉買為賣。而且,之前那根大陽線,也很有可能是主力莊家為了在高位套牢散戶而故意創作出來的K線。

三、實戰運用

1、「三隻烏鴉」K線組合形態表明空方開始反擊,如在高位出現此信號,股民不要奢望股價能漲太多。

2、如果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三隻烏鴉」K線組合形態,表明股價將下跌,投資者應賣出股票。


識別莊家蠱惑人心的障眼法

莊家總要在低位時騙投資者出局,高位時騙你追高。隨股市的發展,莊家的騙術也不斷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下面就是股市中莊家較常用的一些傳統的騙術:

(1)尾市拉高,真出假進。莊家在收市前15分鐘用大單放量拉高,做高收盤價,把線圖畫好,誘騙散戶以為莊家拉高,大膽跟進做短差,第二天低開低走的走勢必然讓人後悔不已。這種操盤手法證明莊家實力較弱,手上資金不充足。

(2)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這種突破十有八九是假突破,巨量一般以超過該股流通盤的10%為標準。為什麼會放巨量?巨量是從哪裡來的?股價在高位盤整突破上攻時,很明顯巨量是急於離場的莊家和急於進場的跟風者共同成交的,莊家利用散戶熟識的放量上攻騙散戶介入。莊家高位出逃必須有人高位接貨,如果莊家看好後市的話,他完全無必要放巨量,小幅放量就可以了,因此唯一的可能是莊家減磅出逃。所以在看盤時,一定要先看成交量。

盤口委託單騙術。在三個買賣盤口上,當三個委買單都是大筆的買單,而三個委賣單都是小筆的賣單,一般人都會以為莊家吸貨,反之則認為莊家出貨。如果一切都那麼清楚明白,莊家還能騙錢嗎?莊家出貨和吸貨的手法和我們的想法正好相反,投資者可仔細觀察。

(4)除過權的前期牛股放巨量上攻。這種情況大都是莊家出逃。高位時,莊家難以明目張胆出逃,除了權,股票的絕對價格低,散戶的警惕性就降低了。莊家放量小幅拉高,便會有大量跟風盤跟進,這時莊家就可悄然出逃了,莊家不拉高很多,進場的投資者沒什麼空間離場,未進場的覺得升幅不大可大膽跟進。莊家就是這樣在散戶的幫助下,把股票變成了利潤。


現存的中國股市的四大謊言

1、中國股市三大謊言之首:紅五月

據百度百科的介紹,這個詞還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和革命特徵,也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把「紅五月」變成了股票在每年5月大漲的代名詞。可能是從1999年A股5·19科技股行情爆發後人們對於行情上漲的美好期盼吧,每年5月的時候主流媒體都會叫囂行情大漲。然而,自從1999年5月股市是大漲的以外,這他喵的哪一年5月是上漲的?扒扒歷史,是不是還有個「5·30」半夜雞叫?包括去年2015年5月28日股市單日暴跌,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以這麼說,自從1999年5·19行情以後,A股就沒有過真正意義的紅5月,每年媒體越是叫囂,越是打臉打的疼,啪啪啪的打!

所以,明年5月的時候,大家就不要再相信有什麼紅5月了,它和6月7月8月9月……一樣,沒什麼特別的。還是洗洗睡吧。

2、中國股市三大謊言之二:金九銀十

第二個謊言依然和月份有關。金九銀十,據傳說最早來自於樓市,而且這時候人們的消費心理比較鬆動,容易構成一個相比於其他月份比較高的購買慾望,所以這兩個月的消費額會明顯高於其他月份,這就是「金九銀十」的現象。並且,這個時間段恰逢中秋佳節與我們的國慶節,中國人喜歡過節,喜歡熱鬧,大盤可以不漲,但是你不能阻止泱泱股民節日幻想大漲的衝動吧?於是乎,就有了股市版「金九銀十」的美好憧憬(跟紅五月一樣一樣滴)。

事實上「金九銀十」跟「紅五月」一樣,都不過是投資者盼望股市大漲的一廂情願罷了。試想,如果大盤以大眾的意志為轉移的話,那豈不是人人都賺錢、人人都是股神啦!

這裡再說句題外話,「紅五月」和「金九銀十」其實都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地方,相反,每年的6月、7月以及11月和12月往往是容易上漲的月份,成功率蠻高,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歷史。

3、中國股市三大謊言之三:價值投資、分紅及長期投資

在目前新股發行制度下的中國股市,所有分紅制度全是扯淡,長期投資更是自找死路!

假設一個公司以20倍市盈率發行新股,保證每年盈利的40%用於現金分紅,那麼,收回全部投資需要50年,遠遠低於銀行利息、在過度包裝發行新股的情況下,有多少上市公司能活到50年?有多少股民還能再活50年?回顧中國股市這20年,真正能給股民帶來回報的公司,恰恰是那些經常大比例送股的公司,一直不送股的公司,長期持有的結果基本上都是大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石油、

送股後除權,現金分紅後也要除權,並且還要交稅、但送股後可以大幅拉低股價,後續機會更多、想靠現金分紅盈利,除非市盈率在10倍以下,並且每年分紅占盈利比例40%以上,才基本上能達到銀行利息的收益率,但有公司能做到嗎?何況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均遠遠高於20 倍,而平均分紅比例又遠遠低於40%,並且不能做到年年分紅、因此,希望靠分紅和長期投資在中國股市盈利,完全是痴人說夢!回頭看看20年來的中國股市,長期投資幾乎沒有盈利的機會、

價值投資的理念無疑是正確的,不管買什麼東西,總要與付出去的價格相符,買股票也一樣、但問題是即使按一年期的銀行利息來衡量,我們的2000多隻股票,究竟有幾隻的分紅能年年跑贏一年期的銀行利息?如果想按價值投資的理念來做中國股票,那就完全不必入市----因為根本沒有價值!也就註定了必輸無疑!

4、中國股市三大謊言之四:強烈買入推薦評級

強烈買入推薦評級——這個關鍵詞多見於券商對上市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往往是基金經理或大佬們研究完上市公司後所得出的結論。剛才說了,股市就是一個你騙我我騙你的地方,券商、機構他們的研究報告究竟有多少地方可信呢?答案是可信度非常低!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散戶在看完研究報告以後一買就虧?

甚至在某股票交流論壇中出現這樣一個現象,股票一出利好大家就跑,一出利空大家就進(迷一樣的散戶心理,永遠猜不透)。

而且,強烈買入推薦評級往往深藏於比較吸引人的標題文章中,也就是券商的研究報告。一般來說,看完這種研究報後你會有一種控制不住的、莫名的買進衝動,總覺得如果不買的話就好像錯過了幾個億,然而實際情況是,買完以後就開始震盪,震盪完就開始下跌。

所以,如果你看到自己的股票出現了這樣一份標題非常醒目的研究報告,並且在結尾處寫上一句「強烈推薦評級」,那麼對不起,你的股票要跌了……

懂了?認真,你就輸了!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套路多,村長不讓說,草根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炒股要重視「四心」修養

保持平常心

原來沒入市時,看見別人在股海里終日廝殺拼搏,忽而大喜過望,忽而痛心疾首,忽而追悔萬分,覺得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人一到了股市就大失其態了嗎?然而,待到真的下了「海」,才知道酸甜苦辣的個中三昧。大約不到兩年的光景,至少經歷了三次大的衝擊。尤其讓人刻骨銘心的是2010年,上證指數一路跌幅超過1000點,具體到每個股民持有的股票上,下跌厲害的縮水達100%,被結結實實地套牢。眼瞅著人家得心應手地玩短線,走捷徑,快出快進,賺得不多卻總有進項,心裡立馬亂了陣腳,甚至想從此偃息旗鼓,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好不容易挨過了這段時光,待到股市偶然曙光初現,個股飄紅,順利拋出了股票。雖是小賺,可充滿了興奮感,全然忘記了「走麥城」的慘痛教訓,又準備躍躍欲試了。事後,靜下心來想想也覺可笑,股市從來沒有捷徑可循,更不會有百戰不殆的常勝將軍。若想在股市立足,不能奢望股市不斷地滿足你,而需要你去千方百計適應股市,勝不驕,敗不餒,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

謹防盲從心

大凡初學游泳者,難免要嗆幾口水。剛進股市時,多數人有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英勇氣勢,大膽吃進,揮斥方遒,一派瀟洒。當親歷了股市的切膚之痛後,又變得畏首畏尾,左顧右盼,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少人還順理成章地產生一種心理,跟著行家走,追著高手行。加上證券公司門口總有幾個熱心講解行情,透露「內部消息」的人,索性就採取了「傻子過年看鄰居」的做法,人家買什麼,何時買,買多少,哪個價位賣,一律亦步亦趨,照方吃藥。如此運作一段時間後,所買股票大部分被深度套牢,此刻再心急火燎地問曾給予熱情指導和幫助的「專家」時,人家理直氣壯地反問你:是你炒股還是我炒股呢?弄得你欲哭無淚,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咽。經過深刻反思得出結論,人雖然進了股市,心思卻在別人身上,多了盲從衝動,少了睿智理性,必然陷入誤區。

摒棄浮躁心

隨著股市的潮起潮落,股民心情也演繹著喜怒愁樂的變化,這些當屬正常範疇。值得注意的是,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與平和心態,摒棄喧囂浮躁心。這裡說的喧囂浮躁起碼有三方面的含義。其一,缺乏對股市全面科學的認識,平日根本不研究左右股市走勢的背景與內涵,完全跟著個人感覺走,指數上漲時歡天喜地,指數下跌時愁眉不展,操作充滿隨意性,肯定影響個人收益。其二,人云亦云,追風逐浪,時常受不準確信息的操縱,自己不加以分析判斷,難免成為某一個股的犧牲品。其三,沒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也不具備「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寬闊胸襟,在股市波動時頭腦發熱,焦慮不安,患得患失,該拋時固執己見不拋,不該追時義無反顧地追,時常與機遇擦肩而過。加上事後不汲取教訓,只憑意氣用事,事倍而功半就不足為奇了。

切忌貪慾心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本是理財的流行語,在親歷了理財的全過程之後,還會體味到另一句話「你若貪財,財就貪你」。入市不久趕上了牛市,指數一路攀升,股票全線飄紅,所買的幾隻股票價位水漲船高,高歌猛進,按當時價位能賺4萬元,此刻像登上高聳入雲的山峰,對低矮的群山不屑一顧,目標突然變得宏大起來。雖然應適時將股票賣掉,因為錢入囊中才是真金白銀。卻固執己見,認定牛市勢頭強勁。誰都沒想到,股市發生逆轉,指數大幅下跌,手裡股票被牢牢套住,市值縮水三成多,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從自己手裡飛走,追悔不已。待頭腦冷靜下來,痛定思痛,理性分析,由此悟出一個道理:炒股好似做人,心不能太貪,因為慾望無止境,過分追求高回報的結果必然適得其反,見好就收未嘗不是理想選擇.


投資,或許利潤會來得快,但即如此也就會有所難度,講究方法,技大於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更看好,如何學到賺錢的能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財經大護法(dhf9586),即可獲取穩定交易系統,歡迎大家前來與我一起共同探討持股問題,讓你更精準找到買賣方向! 幫助大家在股市中獲取更豐厚的利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dpPO2wB8g2yegNDdF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