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就像一個風味聚寶壇,人們不僅能從裡面淘出花香與果香,有時還能找到一些難以名狀的氣味,例如馬廄味和貓尿味等。向來芬芳可人的雷司令其實也有一股「汽油味」,愛好雷司令的人士痴迷於此,認為這是頂級酒的象徵,也有人認為這是釀造上的缺陷,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雷司令與汽油味的淵源
在探尋雷司令葡萄酒汽油味的來源之前,要先知道雷司令的品種香氣是由一系列萜類化合物來決定的。萜類化合物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體內的天然化合物,雖然目前已知的萜類化合物數目龐大,但存在於葡萄品種或葡萄酒中的僅有40種左右,其中,麝香、瓊瑤漿和雷司令等芳香型品種都含有少量的萜類化合物。而今天的主角雷司令,除了香氣突出,還有一個特點便是酸度極高,在雷司令葡萄酒的陳年過程中,一種名為類胡蘿蔔素的萜類化合物會隨著酒酸水解而產生一種叫作「1,1,6三甲基-1,2二氫萘」的化學物質,簡稱為TDN,正是TDN讓雷司令發展出了汽油味。
汽油味的升級之路
因為雷司令中的類胡蘿蔔素比其他品種更高,因而更容易出現TDN,但TDN含量的高低,還得靠葡萄的自身條件和風土環境去爭取。一般而言,TDN含量高的葡萄酒是由成熟度高的葡萄釀成的,這樣的葡萄往往需要充足的日照、較為乾旱的環境以及保溫能力良好的土壤來打造。
在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的雷司令產區,如德國的摩澤爾、奧地利的克雷姆斯谷和紐西蘭的坎特伯雷,要種植出成熟度完美的葡萄,需要下不少工夫。
譬如位於北緯50°的摩澤爾,即使在北半球最炎熱的7月,該地的氣溫仍只有18℃左右,為了讓葡萄更好地成熟,優質葡萄園大都坐落於陡峭的斜坡上,一來可以更好地接收太陽光照,二來可以充分吸收河流的反射光。讓葡萄成熟度更高的「訣竅」在於該地的土壤——板岩,這種土壤能夠反射太陽光,給葡萄樹帶來熱量。在氣候寒冷的德國,唯有這樣的風土條件才能讓雷司令獲得完美的成熟度,用這種條件出產的葡萄釀成的酒在陳年時才有更多的機會「染」上微妙的汽油味。可以說,汽油味在某種程度上是判斷雷司令成熟度的一個標誌。
在氣候溫和一些的產區,如法國的阿爾薩斯、澳大利亞的克萊爾谷和伊頓谷,雷司令的成熟度較高,葡萄酒中的汽油味會在陳年過程中更快地展現出來。
雷司令的經典產區
了解了雷司令的汽油味,不妨繼續探索一下雷司令的經典產區。德國作為雷司令的發源地,毫無疑問擁有最多雷司令經典產區。而放眼全球,不少新世界產酒國也因地制宜,產出了不少貼合當地風土的雷司令佳釀。
德國在德國雷司令「四小龍」——摩澤爾、萊茵黑森、萊茵高和法爾茲,你能看到雷司令的精、美與極致。摩澤爾作為優質雷司令的中流砥柱,擁有許多享譽世界的優質產酒村,其中最知名的包括皮斯波特、伯恩卡斯特和韋倫。摩澤爾雷司令的最大特點便是酒體輕盈、酒精度低、酸度較高,還伴有宜人的花香與綠色水果香氣。
萊茵黑森是德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區,其中名聲最旺的雷司令產酒村為尼爾斯泰因村,這裡集中了德國酒體最飽滿的雷司令葡萄酒。
萊茵高占地面積雖小但頗有名氣,出產的雷司令葡萄酒以干型為主,水果風味中帶有明顯的桃香,很有特色。此外,流經萊茵高產區的萊茵河讓該地的氣候更為濕潤,為貴腐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萊茵高也因此出產許多頂級的逐粒精選葡萄酒和逐粒精選葡萄乾葡萄酒。
法爾茲與法國阿爾薩斯產區接壤,雷司令葡萄酒的風格也與阿爾薩斯一脈相承,酒體偏向成熟飽滿。
美國 美國是世界範圍內種植雷司令的第二大國,其中一部分集中於紐約州,該地優質的雷司令葡萄酒都匯聚在子產區——手指湖。手指湖出產的雷司令多為口感脆爽明快的干型白葡萄酒,而由於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手指湖還出產一些用雷司令釀造的冰酒,風格十分甜美。
法國 談及法國雷司令就勢必要將目光投向阿爾薩斯產區,雷司令是該產區種植最廣泛的四大貴族品種之一,其葡萄酒風格自成一派,與「德國版」大不相同。這裡的雷司令酒體相對飽滿,酒精度中等,酸度高,富含柑橘類水果和核果的芳香,還蘊含濃郁而複雜的礦物質風味,隨著陳年會變得愈來愈有層次感。
奧地利奧地利的雷司令種植量與法國不相伯仲,該國最優質的雷司令葡萄酒大多出自瓦赫奧、凱普谷和克雷姆斯谷。在這些地方,雷司令通常為干型,酒體中等至飽滿,散發著品種自帶的桃子香氣,優質的酒款具有不俗的陳年潛力。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雷司令葡萄酒少了幾分含蓄,香氣更為直接,迫切地向愛好者展示它的「澳洲身份」。這類葡萄酒通常為干型或近乎干型,在年輕階段散發著濃郁的柑橘類果香,瓶陳之後很快便能發展出烤麵包、蜂蜜和汽油的陳釀香氣。
克萊爾谷和伊頓谷是澳大利亞的兩大雷司令經典產區,塔斯馬尼亞和西澳州的法蘭克蘭河產區作為兩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出產了不少高品質雷司令葡萄酒。
(來源:紅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