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大賣2.82億元,卻被影迷批為「爛片」,湯唯黃覺盡力了

2019-07-30     走馬觀電影

近幾年華語電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票房大爆10億以上的影片比比皆是,不過這些影片基本上全部都是商業影片,但這其中也會有一些例外,像票房狂轟31億的《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標準的文藝片,只不過這部影片是一部被商業化的文藝電影。

《藥神》的票房大爆也讓很多文藝片看到了出路,本來不以票房為目的的文藝片也開始注重起票房了,像去年底上映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其中的代表,導演畢贛以文藝片手法拍攝了該片,可惜影片最終被發行方宣傳成了商業片,導演畢贛被影迷「罵慘了」。

其實《地球》在當時的票房是非常火爆的,不過這個火爆也僅限於上映首日,當時該片僅靠預售票房就在零點場拿下了超過1億元的票房,最終《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首日就狂轟了2.62億票房,非常厲害。

不過這部影片顯然沒有得到影迷的認可,《地球》到了第二天票房狂跌至1120萬元,第三天185萬,自此這部影片也就徹底被院線和影迷拋棄了,最終該片累計票房收2.82億元,不過對於《地球》來說,2.82億完全夠該片回本並且賺錢了,片方的目的達到了。

《地球》能夠票房大賣取決於該片的營銷策略,發行方給該片冠上了「一吻跨年」的宣傳口號,很多男女青年為此買了帳,不過最終大部分影迷都是失望而歸,並且很多人為此「毀了」自己的跨年夜,《地球》更是被影迷批為「爛片」,可見這種宣傳策略部帶來的反噬是極大的。

其實就文藝片來說,是不適合用商業手段做宣傳的,因為導演拍攝文藝片通常是為了表達一種情緒或者反映一種現象來引起共鳴,而不是為了講好一個故事,這就使得很多人無法理解文藝片,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算是標準的文藝片了,影迷被「忽悠」進影院卻無法理解影片的內容,自然需要找地方「發泄」了。

在這方面《我不是藥神》真的非常成功,該片在折射問題的同時還能講好一個讓大眾易懂的故事,導演文牧野的能力真的很強,再加上徐崢等人的表演,最終才造就了《我不是藥神》31億的票房神話。

​《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也加盟了湯唯、黃覺等影星,但是影迷無法理解畢贛的意思,最終造成了該片票房斷崖式的下跌,湯唯和黃覺真的已經盡力了,也許他們在拍攝該片時也不清楚畢贛到底要表達什麼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OnKRGwB8g2yegNDi_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