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塔成長」讓每一個從我們身邊經過的年輕人,成為未來之星

2019-11-13     文筆塔網

曾經,他以為「商海無崖,回頭無岸」,進而早早萌生退意,欲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

而今他感嘆:曾經貪戀幾粒芝麻,險些荒廢了萬畝瓜田。

今天,他要走出舒適的「小池塘」,如鯤鵬一般,在大海中遨遊,在長空中搏擊。

他誓願,讓每一個從自己身邊經過的年輕人成為「未來之星」,用餘生幫助1億學子,幫助他們成長,成就真正成功的人生。

他是中教未來教育集團董事長吳井軍。

多年從事教育工作,與很多在校大學生接觸,吳井軍深知學生的迷茫彷徨、沒有方向、缺乏目標與力量,深知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無能為力,也深知企業對於忠誠、乾淨、擔當人才的渴求。

學習中華文化,並且身體力行成為志願者,讓他突破人生瓶頸,找到事業初心與使命。

企業發展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骨幹;偉大民族復興,同樣需要後來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為祖國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我這一生的使命,就是為教育事業這件大事而來!」請聽中教未來董事長吳井軍在2019雁棲湖企業家論壇上的分享。

中教未來董事長吳井軍在2019雁棲湖企業家論壇分享

尊敬的各位老師、線上線下的各位同仁,中教未來大學生就業集訓營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教未來教育集團董事長吳井軍,非常榮幸在這裡與各位做一個分享。

中教未來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的板塊有職業教育、國際教育、幼兒教育。創業十幾年來,曾經有朋友問我「創業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當時回答說,就是幾個詞:著急上火,到處求人。

曾經,我以為「商海無崖,回頭無岸」。三年前,我萌生了退意,我將公司60%的股份出售給上市公司,將15%股份贈送給骨幹團隊。我嚮往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

其實早在2016年,就有老師推薦我來四合院學習,但當時我還有很多的不明和傲氣。一方面覺得自己工作非常忙,很難抽出幾天甚至十幾天時間集中學習。另一方面感覺自己這幾年在企業經營方面已經學習過很多課程,東方的、西方的課程,學費前前後後加起來也花了幾百萬,覺得好象沒有什麼可學的了。

一直到去年雁棲湖論壇,我才真正走入四合院,開始學習中華文化。走入之後我發現,這是我所上過的所有培訓班、所有課程里,最好的一堂課。從那之後,我開始帶領公司全體同仁共同學習。

有同事問我,如果2016年就開始學習,現在會怎樣?我當時回答說,我們晚學了兩年。回頭再看,兩年多時間,儘是忙於公司的一些具體事務,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真是為了幾粒芝麻,荒廢了自己的萬畝瓜田!

想想荒廢了的這兩年多時間,我真是痛心疾首。現在,公司全體同仁,從高層、中層到基層,各個層面的同仁都參加了不同程度的學習班,幾乎每個人都是收穫巨大。

吳井軍與中教未來團隊參加四合院學習

學習這大半年以來,我大概有一半時間都花在課堂上或是自己的成長上。過去感覺自己連一天時間都抽不出來,現在竟然可以拿出一半時間用於學習和成長,而且我發現,公司業務發展反而更快了,團隊幹勁兒更足了,公司凝聚力也更強了。

上次,我問公司一位副總,這幾個月下來,感覺分管部門的戰鬥力和能量提升了多少?他跟我講,至少3-5倍。

現在,對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和成長。因為只有自己成長,才能把公司帶到更高的高度。對於企業家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019年,當四合院全體志願者都在全力籌備雁棲湖論壇時,我來到了四合院,也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近距離接觸四合院及各位志願者及老師,每一天,我都被深深的震撼和感動著。籌備雁棲湖論壇的幾個月時間裡,老師、志願者們早上6點就整整齊齊地來到了工作崗位,晚上工作到11、12點甚至更晚。

我看到,世界上真有這樣一群人,能夠全然地為了每位企業家、每個企業的成長,不斷地努力與拼搏,爭分奪秒,利益他人,無怨、無悔、無倦。

也是在這裡,我找到了集團的初心和使命。曾經,我的理想那麼渺小,取得一點小成就就想要退隱江湖。其實,那僅僅是滿足於一個小池塘。正如雁棲湖論壇開場視頻中鯤鵬一躍而出,飛躍千里萬里,我覺得,我要走出小池塘,我要在大海中遨遊,在長空中搏擊。尤其是在當前還存在諸多問題的教育領域,我必須要在這裡有更大的擔當。

吳井軍(右六)在四合院做2019雁棲湖論壇志願者

吳井軍在四合院做2019雁棲湖論壇志願者

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一生只為一件大事而來。我想,我的人生使命,就是為了教育事業這件大事而來!

多年從事教育工作,與很多在校大學生的接觸中,我深知學生的迷茫彷徨,沒有方向、目標和力量。有人說,現在大學的四年,就像魯迅的四本書,大一《迷茫》、大二《彷徨》、大三《吶喊》,轉眼到了大四就《傷逝》。對於很多學生來講,這是一種無助;對於家長而言,其實是無奈——對於孩子教育的無能為力。

今年7月,我接到一位家長打來的電話。一個小時的時間,她都泣不成聲。她說她沒有辦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她甚至都找不到他。孩子流連網吧,以至於要通過派出所,才能找到孩子。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知該怎樣引導孩子。我深深體會到這位家長的無助和無奈。

作為企業家,我深知對企業家而言,最難的莫過於為企業招聘到值得託付的人才。今天,很多大學生就業難,畢業就面臨著失業;但企業卻是招人難,很難招到腳踏實地,可以與企業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值得託付的人才。

有企業家感慨:現在是大學發證、企業培訓。也有企業家感嘆:現在,一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入門者。

今天,企業發展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骨幹;偉大民族復興,同樣需要有後來者。就像黨中央領導人所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為祖國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今年國慶閱兵典禮,看到如此多30後、40後、50後、60後,為國家、為民族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當時我就想,作為70後,我也要與70後、80後、90後、00後一起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民族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當時我就想,如果學生在年輕時,在剛剛大學畢業時,就有人告訴他人生的真相與真理,學生該少走多少彎路!

我希望在學生大學畢業時就可以告訴他:人生重大的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人生重大的戰略是建設自己心靈品質,人生重大的價值是成就他人心靈品質。

黨中央領導人講「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學問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頭,只要依靠厚實的見識和品德做根基,才能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弓弩決定了箭簇射出的方向、高度和遠度。

中教未來非常有幸地與「致28」中的20多家上市公司達成共識,共建HR共同體——以中華文化的偉大力量,打造高素質人才。

在用人端,我們以致良知企業為起點,同時聯合用人單位、企業家、企業高管,企業家不僅是人才的需求者,也是大學生培養的共同參與者。在我們剛剛舉辦的大學生就業培訓營上,很多企業家親自到現場給學生授課,以生命喚醒生命。

在學生端,我們希望以就業為切入點,以「知行合一學習法」為主線,綜合中華文化、黨中央領導人「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精益思想及實用技能,幫助學生學以成人。

剛剛結束的220多人參加的大學生就業集訓營上,我們親眼見證,就在短短十多天時間裡,許多學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生命煥然一新。很多學生改善了與家長的關係,很多學生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也有很多學生表示要好好學習,做民族復興的建設者。

在開班第一課上,我曾經問200多位同學,「如果周總理當年立下的誓言不是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如果他的志向僅僅是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那怎麼可能會有後來的偉大領導者?」

不是因為有職位才去擔當,而恰恰是因為去擔當,才有相應的職位。

今天,200多位同學的心中已經種下了這樣一顆種子。未來的二十年、三十年,這些種子將長成參天大樹。

每天晚上,我感覺最幸福的事就是讀各位同學的分享,這讓我非常感動。經過十幾天的培訓,這些同學已成長為忠誠、乾淨、擔當、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的、值得企業家託付和培養的後備人才,成為了願意積極投身到民族復興偉大事業中的新時代青年!

中教未來的定位是:讓每一個從我們身邊經過的年輕人成為「未來之星」。以後,每個學期、每個寒暑假,我們都會舉辦這樣的大學生集訓營。我立下大志:在我的餘生,幫助1億學子,幫助他們成長,成就真正成功的人生。

最後,以一首詩結束我今天的分享,也再次表達對古聖先賢的敬意:

緲緲青煙,升起的是無邊的愛與憂愁;

悠悠琴聲,彈奏的是一介書生扛起大明江山的悲愴;

深邃眼睛,流淌的是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滴滴淚珠,灑落的是父母愛子的心切;

朗朗書聲,傳頌的是千年絕唱的心學;

皎皎明月,映照的是純粹光明的摯心;

湛湛晴空,惟誓此生為祖國教育鞠躬盡瘁;

熠熠紅日,願為億萬學子奔向光明竭犬馬之勞!

謝謝各位!深深地祝福各位!

來源:致良知四合院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JoNZW4BMH2_cNUgm6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