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飯、休息、工作之外,你花在什麼上面的時間最多?相信大部分成年人的答案是手機。一部智慧型手機,似乎可以在不經意間讓我們忙到日理萬機,但回想起來,想做的事並沒有完成多少。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言知之易,行之惟艱」的青少年呢。
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最佳的讀書時光,但是學生在校園內不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行為正在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侵蝕著學生的心靈。遇到問題不加思考找百度的習慣,正在削弱著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課間休息不離席,抱著手機打遊戲的行為,正在損害著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社交能力。為了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使孩子們全身心回歸課堂,讓他們保有豐富的想像力、別具匠心的創造力、有益身體發育的運動能力以及與人交往必備的社交能力,蘭州志成中學著力創建「無手機校園」。制訂《蘭州志成中學無手機校園實施辦法》,打造健康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
家長給孩子手機,大多是為了能及時取得聯繫,讓孩子了解更多的訊息,以及給孩子放鬆時使用。但是,往往也會有弊端出現。如: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更需要的是專心致志、孜孜不倦,學生在校內用電子產品的行為使得學習變得「碎片化」,導致他們可能無法耐著性子算出一道數學題,集中不了注意力去背幾個單詞,沒有精力在睡前將借來很久的書讀一讀……
志成學子在進入校園時,將手機等電子產品交至保衛處,由專人保管,離校時取回。這樣的方式保證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能夠充分被利用。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護理學院兒童和家庭健康促進研究中心的學者發現,如果父母允許孩子在就餐期間使用電子設備或看電視,那麼孩子往往營養不良,家庭溝通氛圍也較差。由於「無手機校園」的管理,志成的孩子們不存在吃飯看劇、睡前刷手機的現象。
每晚睡前的暮閱讀活動
生活中,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指出:由於大規模「雲端」教學的開展,與2019年底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除了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視力的影響,當孩子們接觸過多電子產品時,他們會減少活動和鍛鍊。與此同時,在手機提供的複雜信息環境中,孩子們的情緒也會經歷各種起伏,購物慾、攀比欲、表達欲充斥大腦。大腦承受過載信息,很容易讓情緒不穩定,引發焦慮,變得越來越不開心。
當其他學生通過手機獲得「快樂」的時候,志成的孩子們正在操場上揮灑著汗水,在書海中遨遊,在藝體選修課、社團課中掌握著新技能,在博士講堂等各類講座中學習法律法規知識,感受學術探究的魅力。他們和朋友面對面交流、玩鬧,而非在社交軟體上關注朋友的一舉一動;他們勇敢地在專家學者面前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而非躲在螢幕背後扮演「鍵盤俠」;他們專注地學習、努力地成長,而非在虛擬世界中迷失方向。
在藝體選修課、社團課中學習新技能
在各類講座中與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
交友、鍛鍊
努力成長,有所收穫
學生手機無法帶入校園,如何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繫?
蘭州志成中學建立有完善的「一卡通」智慧校園管理系統,「一卡通」不但集成了通訊聯絡,身份識別,教室門禁、公寓電梯門禁,就餐打卡,智能儲物櫃識別,圖書借閱等多項功能,還具有學生考勤、信息通報、學分查看、學情分析等前沿技術功能。
視頻《這個看手機的世界》by Steve Cutts
最後,希望家長朋友也能放下手中的電子設備,適時地不去搭理手機中「販賣的焦慮」和「一地雞毛」,引導孩子發現閱讀的美好,看見生命的真實,感受天地的寬廣。要知道,孩子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終都會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來源丨蘭州志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