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五糧液機場亮點創新大揭秘

2019-12-05     宜賓日報

機場的宜賓酒元素。

12月5日,宜賓五糧液機場(以下簡稱五糧液機場)正式通航,通航的背後也展示了五糧液機場特有的設計理念、宜賓元素以及大量先進技術、工藝、材料的運用和使用。在機場建設過程中,具體的亮點、創新有哪些?近日,記者採訪了宜賓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楊濤和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宜賓機場項目經理郭效法,請他們揭秘。

隨處可見竹元素。

立足本地 展現宜賓特色

宜賓翠竹環繞,蜀南竹海名揚天下,「竹」也是宜賓一張亮麗的名片。基於此,五糧液機場整體設計概念提出了極具宜賓代表的「竹」元素。

五糧液機場航站樓建築外觀鳥瞰如剖開的竹筍殼,側立面似燕展翅,正如詩句「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呈現出真正的抵達和起飛之感。而航站樓室內設計通過對「竹」元素一系列的解構重組,以抽象的建築裝飾語言,運用到了室內設計中。

宜賓特產專賣店。

楊濤介紹,航站樓室內二層大吊頂的網格造型,由竹蓀演化而來,美觀又能充分採光;結構柱均為圓柱,結構力度似竹挺立,彰顯竹的正直,堅韌。內部空間明亮寬敞,行雲流水般的設計使得人們的旅程似徜徉在竹波萬里之中,充分體現了宜賓這座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底蘊。而經過近期的裝飾以及商家的入駐,航站樓內還隨處可見宜賓酒、宜賓茶等元素,酒、茶以及宜賓芽菜等特產專店也呈現在市民、旅客面前。

從航站樓移步站前廣場,站前廣場景觀設計按照因地制宜、表達地域特色、重視美學效果的原則,以「壺中天地、山水竹影」的設計理念,借鑑其古典園林手法,表達宜賓山水特色。整個機場設計在園林中重現自然風光,精心布置竹、山、水、花、草、松、石等元素,微縮山川河流融入小面積園林,對園林空間內進行開合收放,相互借景等處理手法,豐富了視覺空間。

「機場的設計既展示了宜賓的地域旅遊特色,又切合民航機場建築工程學的最佳原理。」楊濤說,五糧液機場將高質量的設計細節和實用需求以及智慧機場的發展理念完美融合。

智慧機場 助力旅客便捷出行

為了給旅客營造更加舒適、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五糧液機場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著力打造智慧機場。目前,五糧液機場配備有自助值機設備、自助行李託運、自助登機設備等。

自助值機設備:航站樓二樓設置10台自助值機設備,旅客通過網上購票後可以通過自助值機設備,自行通過識別身份證辦理旅客登機牌。

自助行李託運。

自助行李託運:在航站樓二樓值機9、10櫃檯,設置了兩套自助行李託運設備,為旅客提供自助行李託運服務,旅客通過掃描登機牌確認旅客信息,自行列印行李條碼,將行李條碼捆綁在行李上後點擊託運,行李進入安檢機,安檢完成後列印回執條,完成自助行李託運流程。

自助登機設備。

自助登機設備:在航站樓一樓遠機位候機廳7號登機口,設置了一套雙通道自助登機設備,在安檢口設置人臉識別系統,實現登機牌與旅客信息綁定,旅客登機時可以自動進行人臉識別對比通過登機口,也可通過刷登機牌或二代身份證識別旅客身份自行通過自助登機口。

站前廣場風光好。

地源熱泵 「綠色」守護機場

「機場還採用了地源熱泵的技術。」楊濤介紹,土壤源熱泵利用土壤一年四季溫度穩定的特點,冬季把土壤能作為熱泵供暖的熱源,即把高於環境溫度的地能中的熱能取出來供給室內採暖;夏季把土壤能作為空調的冷源,即把室內的熱能取出來釋放到底於環境溫度的土壤中。在系統運行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

據悉,五糧液機場航站樓空調採用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冷暖舒適性空調),夏季設計冷負荷3270kW,冬季設計熱負荷2754.7kW,冷熱源來自於航站區熱能中心。

機場有3台地源熱泵機組,地源熱泵技術除了綠色環保,還具有運行費用低等特點,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每年運行費用可節約40%左右。

據了解,採用土壤源熱泵系統,由於土壤的溫度恆定,更利於機組運行;土壤源熱泵可以比風冷熱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可靠性,其熱源溫度全年較為穩定;土壤源熱泵由於工況穩定,所以可以設計簡單的系統,部件較少,機組運行簡單可靠,維護費用低,並且自動化控制程度高,使用壽命長可達20年以上。

資料圖:航站樓屋面網架鋼結構。

建設工藝 攻堅克難創新突破

「異型結構施工難度大、民航專業多、工程綜合性強。」回憶建設中的點滴,郭效法說,異型雙曲面屋面鋼網架、直立鎖邊鋁鎂錳金屬屋面、外立面懸掛式玻璃幕牆、機電設備安裝及民航專業工程施工等項目是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

航站樓屋面網架採用雙曲屋面網架結構,東西向長299m,南北向長76m,在安裝施工中,屋蓋鋼構件截面寬大、構件大而重、節點複雜,鋼結構安裝跨度大,型式複雜,安裝難度大,安裝精度控制要求較高,且與土建交叉施工,對現場的平面規劃和吊裝設備選擇有較高要求。

「我們採用上下弦杆件及腹杆與螺栓球鉸接節點,螺栓球與支座剛接的連接形式。」郭效法介紹,網架杆件採用無縫鋼管約13700件,螺栓球節點約4000個,總用鋼量約600t。屋面網架最大高差(上下弦最大高差)約8.2m。屋面網架(除懸挑部分外)下部為土建6.2m層樓面,給屋面網架整體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作業麵條件。

郭效法說,提升方案最大優點在於「原位拼裝+分區整體累計提升」,該提升工藝在宜賓尚屬首例,屬於國內先進水平技術。

此外,項目建設中,還運用了緩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該技術是通過緩粘結劑的固化實現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從無粘結逐漸過渡到有粘結的一種預應力形式,是指在施工階段預應力筋可伸縮自由變形、不與周圍緩凝粘合劑產生粘結,而在施工完成後的預定時期內預應力筋通過固化的緩凝粘結劑與周圍混凝土產生粘結作用,預應力筋與周圍混凝土形成一體,共同工作,達到有粘效果。

同時,項目上還運用了BIM技術將建築、結構、機電及裝修等各專業集成BIM模型應用管理平台,根據整合的模型進行碰撞點調試,優化了機電管線的綜合排布,極大提升了機場的使用空間高度。

……

八年籌建,三年施工建設。如今,五糧液機場巍然屹立於世人面前,宜賓也向世界遞出了一張新的名片。它說:「宜賓歡迎您!」

宜賓日報記者 羅友莉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EeU024BMH2_cNUgBn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