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最有愛的公眾號 Pinterest 原創出品
前幾天小IN刷到一個視頻。
3歲的小孩,蹲在滑板上,挑戰連滑19級樓梯。
說實話,這個挑戰,對成年人來說都有些難度。看著這小身板,小IN忍不住為他捏了一把汗。
結果他成功了——
動作老練、表情淡定,行雲流水地滑了下去,險些讓人忘了這只是個3歲小孩。
(非專業人士指導下,請勿模仿。)
不過,他也不是一次就成功了。
過程中有摔倒幾次,但小男孩完全沒有哭鬧,只是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又拿起滑板重頭再來。
在同齡人可能連路都還走不穩的年紀,他不僅進階玩起了「極限運動」,還有驚人的勇氣和毅力,著實讓人有些驚嘆。
評論區里的網友,都忍不住誇起了這個勇敢的小男孩:
「好厲害啊,我3歲的時候在幹嘛?」
「他也太可愛了叭!」
當然,也有人擔心人身安全問題,覺得日式教育是不是有點過於「變態」了?
實際上,小吏太的操作,是在家裡的專業人士指導下完成的。
精神可嘉,沒有這個條件的話,小IN並不鼓勵同款操作哈。
這個3歲小男孩,名字叫石冢吏太,出生在北海道的一個滑板世家。
他的爸爸和兩個哥哥,都是滑板愛好者。
爸爸開了個滑板店,還經營著一個滑板俱樂部。
兩個哥哥也很厲害,都是小有名氣的職業滑板選手,加入了美國的ERASED 滑板隊。
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小小的吏太還包著紙尿片時,腳上就已經踩著滑板了。
還沒站穩,就已經被哥哥抱著在滑板上征服大地。
小小的眼睛裡,寫滿了對世界的好奇。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啥也沒做,板子就在滑動。
但在哥哥為他鼓掌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真是太棒了呢~」
在哥哥們的幫助下,吏太很快就適應了「滑板少年」的生活。
嘴裡還叼著奶嘴的時候,已經可以獨立做一些簡單的滑行動作了。
不得不說,我們吏太真是個天賦型選手。
雖然有大神爸爸和哥哥的加持,吏太的滑板之路其實也沒少受挫折。
從踏上滑板那一天開始,吏太就一直在摔跤。
而且,摔的方式還五花八門。
從滑竿上掉落,似乎毫無感覺,嘴角甚至還露出了一絲微笑。
在滑坡上順著滑下去,可憐之中又帶著一絲絲滑稽…
哪怕被甩出老遠,也不用人扶不用人哄,雙手撐地立刻跳起來了。
如果說第一次站上滑板,是家裡人促使的。
那麼之後,吏太則真的是出於喜歡,才願意一直嘗試。
看著爸爸和哥哥們站在滑板上意氣風發的模樣,小小的吏太總忍不住想模仿。
而且,這個小天使也做到了。
他學會了凌空跳躍,成功那一刻高高舉起了雙手。
一臉「不愧是我」的得意模樣,感動、融化了無數人的心。
曾經失敗過的滑竿,最終也成功了。
從滑板上蹦下來那一刻,臉上寫滿了驕傲,仿佛征服了世界一般。
區區換板,也不在話下。
二段滑板台階挑戰,十分帥氣地完成了。
挑戰難度不斷升級,從一級兩級、七級、十級再到十九級……每一階梯,都見證了吏太的進步。
成功了,他會立刻恢復孩子的本色,嘴上瘋狂上揚,拉著爸爸的手炫耀求誇獎。
耍帥失敗的時候,他也不會氣餒,還會靦腆地笑一笑。
第二天就像從未受過傷一樣,繼續練習。
只要拿起滑板,他就像一節蓄電池,永遠充滿重新開始的力量。
為了記錄下吏太的練習經歷,爸爸專門給他開了一個ig帳號(@r.i1116)。
每一個視頻里,不僅僅只有成功,也有摔跤的畫面。
既是為了提醒大家:小孩子練習滑板有風險,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請勿模仿。
也是為了告訴所有人,任何一種成功,都不是平白無故的。
有人擔心孩子的天性會被壓抑,但實際上,吏太的童年生活還是挺豐富的。
他每天的練習時間並不多,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和家裡人一起快樂玩耍。
儘管媽媽不讓,也會忍不住經常偷吃零食;
小小年紀就非常有音樂天賦,聽到音樂,身體便自動跟著搖擺;
出去逛街,買到喜歡的玩具會一路抱著不肯撒手;
休息間隙,拿起爸爸的手機打開喜歡的動畫片,全神貫注,任誰來了也不理;
運動愛好也很廣泛,身體靈活的吏太,3歲就已經能高難度玩轉自行車!
跨界小能手實錘了!
「拖車」遊戲,也是吏太的最愛之一。哥哥遙控操作小汽車,吏太在背後躺著。
帽子一戴,誰都不愛,架勢有內味兒了。
從吏太的照片和視頻里,小IN看到了無憂無慮的笑容、為了喜歡的事情不斷嘗試的決心和勇氣。
一次次摔倒,換來了許多個帥氣的動作和歡快的笑聲。
掌握某種技能帶來成就感,不僅是對努力的獎賞,也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來源。
也許,吏太爸爸正是深諳此理,才會放心地讓小吏太在安全範圍內不斷突破和超越自我。
成長本身就是一場探險。
與其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不如讓他們成為航海的水手。乘著風,破著浪,肆意成長。
圖片來源/ ig @r.i1116
撰文、編輯/ 王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