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對初創公司有多重要?

2019-08-28     廖江軍

商場如戰場,創業如打仗,需要技術、戰略,及不能忽略排兵布陣的重要性。在創業市場上,有用戶是王牌,但不代表商業模式不重要!事實上,擁有和抓住用戶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因為商業模式的問題來制約你的發展。以下與大家分享,已經總結出的 25 種商業模式,供一腔熱血的你盡情挑選。

這其中包含了 25 種商業模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商業需要從中選取一個。但是首先,你需要受眾,而為了做到這一點,你的產品必須有一個核心價值。讓我們假設你是一個供用戶獲取各種工具插件的平台,上面的產品既可以是實體性質的,比如家具、書;又可以是虛擬性質的,比如數字照片、朋友發來的更新,線上服務等等。

現在,如果這些產品能夠帶來直接的商業價值,那麼商業模式就很好確立了,比如下面的四種:

1. 生產製造,直接銷售給客戶

2. 將製造外包出去,然後直接銷售給客戶

3. 製造,並把商品掛到其他交易平台上

4. 成為一個交易中介,招募各大經銷商進場

在這裡我的假設前提是這些產品有著實際的價值,這樣商業模式的確定就不是一個特別棘手的難題。 而如果你的產品如果不是實體,並不帶來實際價值,那麼你該怎麼通過它們賺錢呢?下面為你展示出不同的商業模式:

廣告

自從 Google 將廣告放在了搜索結果的旁邊,它就徹底顛覆了搜索業本身,也讓廣告業成為了它的搖錢樹。不要忘記很久以前報紙是靠著廣告養活的。數字廣告產業如今已經成長的頗為巨大,給你的產品服務提供各種各樣的產品。

5

廣告網絡

廣告網絡是從廣告商那裡獲得廣告內容,你可以以內容發行商的角色出面,廣告網絡會把它以「橫幅廣告」、「彈出廣告」等形式推送出去。廣告每一次點擊你都會獲得盈利。如今很多移動應用,尤其是遊戲應用都使用的是這樣一種盈利模式。目前在這個世界上大概有超過 200 個廣告網絡,你可以選擇跟 Google AdSense、Tribal Fusion、InMobi 等公司合作。

6

聯盟網站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跟廣告聯盟很像,但是它所關注的重點是提升真實銷量。聯盟網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能夠讓你隨意選擇廣告發布商的中介。你把產品廣告放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任何通過此次點擊而實現的銷售,其中的收入中有你的一部分。很多網站都加入到聯網網站中,專注於去打廣告。你可以在 Google 上搜「聯盟網站」,一大堆網站都挑出來了。

7

推廣內容

這些廣告看起來像是你的網站、應用自帶的那樣,而不是像「橫幅廣告」那樣顯得突兀,擾人。這就是 Facebook 所採用的模式,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內容讓更多的人看到,Facebook 就會給你提供一個「快捷通道」,使得它能夠更頻繁地漂浮在很多用戶的信息流上方。Twitter 也在嘗試這樣的盈利模式。Snapchat Discover 是這個模式的變種。

8

贊助內容

某些時候,你發布的內容也是可以被贊助的。這往往是被某些數字雜誌、媒體所採用的盈利模式,背後往往會有一個比較大的金主,面向用戶是免費的。

好吧,介紹完了上面的各種模式,讓我們見識一下稍微有點兒複雜的廣告解決方案:

9

利誘廣告

有些時候,廣告商會顯得「狡猾」一些,他們再也不選擇「橫幅廣告」這樣轉移人注意力的模式了,移動端遊戲可以這樣做文章:你需要觀看一些廣告,下載一個需要推廣的 App,這樣你才能在遊戲裡面獲得一個非常獨特的數字資產,比如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火箭發射器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廣告每次被推出去一次,就會得到廣告商的付費。

10

客戶重定位(Retargeting)

你的網站上,用戶做什麼事情對於廣告商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即使他們並沒有真的在看廣告。就比如說,你在 Pinterest 上面發布了一些照片吸引來了訪客,這對於電子商務營銷人員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然後他們就會自動找上門來,跟你達成協議。你可以通過 Adroll 或者 Perfect Audience 這樣的「客戶重定位」服務實現訪客與廣告商之間的連接。

11

特別促銷

你還可以時不時的為了你的用戶利益著想,跟某些廣告商合作推出一些特別實惠的促銷活動,就比如說用戶可以在購物的時候使用某一種打折代碼。往往每次消費的時候你都能從中獲得一筆提成。

12

特別營銷

跟上面的解決方案類似,你也可以為廣告商來展開一次特別的推廣活動來提升用戶的互動。「你是否喜歡『零度可樂』?來吧,給我們上傳一段視頻告訴我們原因!」

13

行為分析

觀察你的用戶是如何在你的平台上互動的,這對於理解他們的上網行為,乃至購買決策都有非常至關重要的幫助。這個行為研究同樣對公司有用。將數據分享給他們是可以賣錢的。



向用戶付費

另外的一個選項就是向用戶直接收費。當然,開門見山地伸手向用戶索要錢財肯定會把他們嚇跑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更需要一些創新型的解決方案出現。

14

租用 / 訂購

一般來說是按月付費,就跟訂雜誌一樣。用戶很願意接受這樣的付費方案,從免費用戶轉化成為付費客戶。因為金額較小,跟購買完整的一個軟體所需要的錢相比簡直不值一提。這是 SaaS 解決方案中最主流的一種方式,但是它也被其他商家所採用,就比如全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每個月要玩兒的話就得花 14.99 美金。

15

按需響應 / 實時結算

訂購服務的反面就是「按需響應」,用戶每次在享受到服務的時候立刻進行結算。就比如說 Uber 以及 Ola 這樣的計程車租賃服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16

釣魚盈利模式

所謂「釣魚」,就是一開始給 用戶設施一個超級低的門檻,但是後續的費用持續不斷地發生,而且一次比一次多。印表機等產品將這種模式推廣開來。一般來說印表機都很便宜,但是後續的紙張顏料等費用就價格不菲了。如今還有一些新興公司也在採取這樣的模式。就比如美國的一些電信公司往往是以虧本的方式賣手機,但是後面的費用就相當高了,視頻遊戲主機產品同此道理,主機便宜,遊戲昂貴。

17

門檻加使用費

這個模式其實跟上面差不多,為了使用某個服務或者產品,收取一個較低的門檻費,後面你到底花多少錢取決於你在裡面消費的內容,消費完立刻結算。



免費商業模型

免費商業模式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了,如果要細分的話分為下面幾種:

18

產品限量免費

很多服務在每個月里讓你免費消費一定次數,超過這個次數之後你就需要付費了。就比如《金融時報》,該網站每個月允許你免費閱讀三篇文章,之外的文章你就需要付訂閱費了。Tinder 這個約會軟體也別出心裁,免費用戶每天只能劃屏 100 次,之後你可以選擇升級成為 Tinder Plus 帳戶。

19

用戶限量免費

某個涉及協作性的應用往往會在用戶協作數量上做限制,就比如一款辦公聊天軟體,你可以加一定數量的同事進入頻道,跟你一起聊天,但是超過了這個數字,你就需要付費了。Todoist,這款任務管理器在免費版本里只容許你添加 5 個人到一個項目中。

20

免費用戶使用功能,範圍上的限制

免費服務有些時候往往在使用範圍上給你限制,你需要升級成付費帳戶後才能實現更多功能。就比如說 Todoist 這款任務管理工具,免費版本可以允許你列出任務清單,勾選完成,但是如果你想要對任務進行標籤定位,撰寫留言等功能,那麼你就需要付費了。同樣的道理,很多內容網站允許你免費看最新的一篇文章,但是你只有成為付費用戶之後才能徹底進入他們的文章列表。

21

APP 內購買 / 虛擬購物

這在移動遊戲領域非常流行。遊戲下載,開始遊戲都是免費的,這樣門檻就下降下來,用戶可以在 App 內進行付費購買。如果你玩兒過《憤怒的小鳥》,你應該能記得 Mighty Eagle 這個角色。在某些難度特別大的關卡里,你可以花 0.99 美金購買 Might Eagle 來殺死那些看上去傻裡傻氣的豬們。你在微信等聊天軟體中購買的貼紙表情也是一個道理。

22

測試期

這是免費版本的一個衍生版本,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這個產品 1 個月,算是測試用戶,然後開始付費。大部分的線上軟體都有提供過這樣的服務,實際上,即使他們後面備著一個免費版本和付費版本,他們在此之前也有可能準備一個測試期。這裡的目的就在於利用「測試」來吸引眼球,在產品上線的第一個月里儘可能地吸引用戶過來,並在這一個月里不斷說服他,如果以後沒有這個產品他就活不了。一次精彩至極的新手教學體驗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採用的免費模型,你一定要注意用戶基數必須非常龐大才可以,因為你的用戶中只有 0.5% 到 1% 的人能夠轉化成為付費用戶。


提供其他服務

23

價值增值服務

給用戶提供額外的工具和服務,讓他們更好的使用你的核心產品。核心產品往往是免費的或者不是很貴。就比如說,一款照片分享軟體可以給提供付費購買的特別濾鏡。

24

多元化服務

一些時候,公司往往會給用戶提供一些與核心產品不相關的服務。就比如說微信這款軟體內提供了移動遊戲,點對點支付,電子商務等多款產品。

25

舉辦活動

這往往是有一個社群存在,通過線下的聚會,舉辦活動來實現盈利。如果公司還能為這次活動拉來贊助方的話,那麼這就又多了一條收入渠道。VCCircle,這家印度的內容公司專注於初創公司投資領域,成為了互通信息有無,舉辦各種線下活動的一個關鍵性紐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JZ1mwBJleJMoPMrt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