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藝考和國外留學都要經歷些什麼

2019-07-28     康石石

萬眾矚目的高考剛結束不久,同學們苦讀多載就是為了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對藝術生而言,藝考的壓力完全不亞於高考。為了能在藝考中脫穎而出,學生普遍會經歷考前半年左右的封閉式訓練,然後在藝考中與成千上萬的考生爭取少之又少的錄取名額。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藝術生家長選擇送孩子出國讀大學,除了因為國外的教學體系更為健全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避開藝考的壓力。

不過如果你認為出國留學是一條不用努力就能快速成功的「捷徑」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無論選擇哪條路,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這其中的累與苦怕是只有自己能體會。


#1 國內藝考現狀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幾個2018年國內藝考的直觀數據:

2018年,報考央美的考生有超過4萬人,專業成績合格人數為3330人,而最終被錄取的僅811人,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推免生,報錄比2%

國美方面,參加專業校考的總人數達7.8萬人,但國美2018本科計劃招收人數僅1621人報錄比與央美持平,約2%

川美2018年有超過11萬人報考並參加考試,而川美計劃錄取人數僅1500人,報錄比低至令人咂舌的1.36%



簡單來說,各大美院的招生情況都差不多是一個考場錄取一至兩人的比例。而且國內的藝考都是現場考試,之前所有的努力最後都要看學生的臨場發揮。心理素質好的同學或許可以頂住巨大的壓力正常發揮,但對於心理素質差的同學而言,大廈傾頹可能就是一念之間的事。



不僅如此,通過校考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順利進入名校,還有高考文化課的大山等你去攻克。國內藝術院校的錄取首先需要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達到該校當年的最低標準,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候選名單,之後再根據專業成績的高低依次入取。

也就是說每一個藝考生在進行藝考後還不算完,還要回學校發奮圖強地將在進行封閉式培訓期間落下的文化課內容補回來,這其中的壓力與艱辛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形容的。


#2 準備作品集與備戰藝考的不同


申請國外名校與備戰國內藝考是全然不同的,藝考主要考核的是學生的技法基礎;而作品集所展示的卻是學生全方位的藝術才能。畢竟作品集中的內容並不只是繪畫,還包括了思維的發散、設計調研的整合、創意想法的展現和擴散、對於材料的嘗試、設計方案的呈現、對於工藝的探討以及設計方案的驗證等諸多元素。



某種意義上來說,準備作品集並不比備戰藝考簡單,畢竟繪畫基礎的不足可以通過不斷的強化練習來彌補,但創意性的思維需是需要通過系統的教學、循序漸進的引導以及日積月累的見識來培養的,僅靠短期高強度的練習很難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也幾乎沒有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令人驚嘆的作品的可能性。



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作品集的起始點是很痛苦的,因為你需要去學習和適應一種完全不同於「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的教學方式。在作品集創作之前的準備階段,你需要一直絞盡腦汁地去思考,並且會有大量的手工製作內容。不過這對於高中生而言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畢竟高中時期正處於一個人能夠快速轉換思維,吸收知識的階段,況且雖說動手創作並非易事,但也總比枯燥地去背書要有趣太多了。


#3 選擇藝術留學的優勢


如上文所說,國內的藝術生唯有通過專業藝考以及高考兩大重要考試,並且確保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才有可能獲得名校offer。對於很多文化課成績並不理想,但卻在藝術方面有著巨大潛力與熱情的同學而言,藝術留學或許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在申請國外藝術類院校時,學生一般不需要提供高考成績,也不需要參加嚴苛的專業考試,最為重要的是你的藝術作品集



一般來說,申請本科課程的同學只需準備一個包含3個設計項目的作品集即可。其中可以有一個項目是作為實驗類項目的,其最終成品可以是不成熟的方案;同時還需要有一個設計邏輯清晰、創作過程完整、主題有一定深度,並且最終成品完整的項目。

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考官一般不會苛求同學們熟知專業知識,也不會苛求同學們熟練掌握各種專業的工藝技法,在作品集中,考官更看重一個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對藝術設計的理解、動手能力以及在不同方面大膽的嘗試。

Alice Jee ChungBrooch: Untitled, 2009


由於申請國外院校無需參加高考,所以在其他學生閉關進行藝考考前培訓時,選擇藝術留學的同學就已經可以開始專心致志地準備作品集了;而當其他學生懸樑刺股、狂做模擬卷備戰高考文化課時,同學們還是可以一心一意地完善作品集中可以提升的地方。因為當你決定申請國外本科院校時,國內的藝考以及高考就都不再重要了,唯有全身心做好作品集才是申請到國際頂級名校的先決條件。

KellyRiggsNecklace: Untitled, 2011


除了申請上的要求不同以外,國內外設計類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大不相同。拿美國羅德島的珠寶設計本科課程來說:

入學第一年為預科課程內容,以繪畫、設計、空間動力學、社會科學以及藝術史+視覺文化的研討會等課程組成,意在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好基礎;

在結束預科課程的學習之後,大二學生將正式進入珠寶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其課程包含了基礎設計原理、裝飾歷史、傳統金工技法、珠寶設計技術與製作等,在本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開始發掘自己的珠寶設計流程,算是正式入門珠寶設計領域;

到了大三階段,學生將學習基本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能,CAD、CAM、3D建模技術和渲染技法、金屬成形和鑄造工藝等,從而不斷完善自身技能,同時學生們會在導師的引導下優化設計內容的邏輯性與系統性;

而大四的課程則主要以項目討論、專業實踐和畢業設計為主。

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


乍一看這樣的課程和我們國內本科課程好像有些許的類似,然而當我們仔細去分析時會發現其每一門課程都以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專業能力為目的,幾乎找不到與專業無關的公共課,比國內更具專業性

選擇國外留學或許可以讓你更專注於藝術本身,而無需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但其實無論是在國內準備藝考還是為出國準備作品集,踏實的態度和不屑的努力都會是、並將永遠是同學們成功的必備條件。

了解更多藝術留學和作品集相關資訊,關注康石石個人公眾號(kang-shi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uHAQWwB8g2yegNDhZ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