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旅遊熱||延安四大名山不容錯過!

2019-07-20     子長百事通

三顧回延安

初來延安

三山環繞 二河交縱

山頭 舊物 鬧市

你像一個地道的遊人

購物品 嘗美食 賞夜景

小城東南方有座名曰寶塔的山

林茂木盛 氣清路平

你用兩千五百萬的像素收下了你

和那一千兩百多年寶塔樓的合影

你說

流光溢彩寶塔山 摩崖石刻存手跡

洪鐘聲里守精神 摘星樓上現初心

朋友圈裡

儘是要相約來游的少年郎

你洋洋得意 良久不忘

再達延安

山綠 土沃 清涼山中文化長

尋資料 梳歷程

你攜妻帶子 絮話家常

你說

一聲聲電訊 奏響了革命號角

一張張報紙 傳出了希望之音

樓影亭立 霓燈閃爍

幼童撲閃雙眼

你知他終有一日如你這般

對該地憧憬神往

三至延安

鳳凰山下,你膝下兒孫滿堂

河水滾滾 古塔巍巍

坐在山頂之上

小城全貌盡收眼底

意深 情濃 一派安詳

你突然想起

年少時帶你吃沾沾的姑娘

也想起了送你麵皮的好兒郎

你伸出滿是皺紋的雙手

取一捧紅土

撒於

初心之上

延安沾沾調料

小沾沾煮沸擼串

延\\安\\面\\皮

聖地旅遊熱||延安四大名山不容錯過!

延安四大名山

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在人們又稱寶塔山。此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為周圍群山之冠。寶塔山上視野開闊,林木茂盛,山林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夏季平均氣溫較內低3~4攝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山上的古塔,始建於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956年8月6日延安寶塔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寶塔山實施了「點亮」 工程,將寶塔和山體按照主題美觀的要求安裝了各種燈飾,每天晚上開燈2小時,夜間的寶塔山光芒四射,景色蔚為壯觀。

摩崖石刻為寶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觀。該處占地面積2864平方米,該石刻高6~7米,長260米,上面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手跡。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書「嘉嶺山」三個隸書大字。而山腳的宋代石刻「高山仰止」、「出將入相」等刻字上山間便可觀賞到。

山頂的鐘亭里懸掛的鐘是明代的鐵制洪鐘,為明朝崇偵元年(1628年)鑄造。該鐘音質清宏,餘聲久繞,可傳方圓 30~50公里。1938年11月日寇飛機轟炸延安時,這口鐘發出報警的鐘聲,日機將延安炸成一片廢墟,而它卻像一名忠誠的衛士,巋然屹立於寶塔山崖,為保衛延安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東北邊那個獨立的磚砌成的四稜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的一種通訊報警設備,范仲淹鎮守延州(今延安)時,曾在那裡修有烽火台,是一個黃土夯築的四稜台。現在所看到的烽火台是1993年6月至9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台高10.9米,台頂面積103.3平方米,台底面積253.8平方米。這座烽火台的位置選擇絕妙,雖不在山巔,但視野十分開闊,登臨台上,能看到東、西、南三川的盡頭。

紅色延安的「新聞山」

清涼山是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之一,位於延安城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山勢高聳峻峭,廟宇嶙峋,金碧輝煌,景色綺麗。清涼山歷來為延安第一名勝,歷代名人詠詩、詞甚多。

清涼山東側有延安時期的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台、新華通訊社總社、解放日報社等革命文物舊址,又被稱為紅色延安的「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1956年8月6日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全國三大紅色教育基地。

清涼山山高100 多米,方圓約4 公里,現已建成清涼山公園,山頂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萬佛洞,山上名勝有18洞、24景、40多處摩岩石刻、詩詞、題詞等。主要古蹟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陳毅《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云:「眾星何燦爛,北斗駐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另一首《詠「七大」開幕》云:「百年積弱嘆華廈,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鳳凰山位於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葉生吹簫引鳳"鳳凰山風景圖的傳說而得名,清《延安府志》載:"城跨其上,雉堞巍然,為郡山首,上有鎮西樓,宋范仲淹建,殘碑猶存"。

鳳凰山最高處海拔1132米,山上古遺址有鎮西樓、鳳凰閣、文昌閣、六郎寨、狄青寨及傳說為北宋年間楊六郎(延昭)調兵遣將而挖築的轉兵洞。沿山勢而築的古城牆據考證始建於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延安城防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鳳凰山腳下的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第一代領導人挽救革命成果,進行抗戰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了解當時抗戰歷史的主要歷史遺址之一。

萬花山又名牡丹山,位於延安市西南16公里處,以漫山遍谷的野生牡丹而聞名。這裡是中國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集中了上萬株野生牡丹,每年的春夏時節,奼紫嫣紅的牡丹競相盛放,香氣襲人,美景怡人。

萬花山總面積約一千多畝,滿山翠柏,枝葉繁茂,四季常青。每年春暖花開,柏樹叢中到處奇花異草。其中野生牡丹歷代盛名,滿山遍野約五萬多株,有數十個品種。1939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林伯渠等就曾徒步到萬花山觀賞牡丹。

萬花山的主要景點有牡丹園、萬花湖、崔府君廟、木蘭故里木蘭祠等。另外除了登山賞花,遊客還可以乘坐遊船蕩舟牡丹湖。

來源:新浪 · 延安 圖\\網絡

來源:新浪 延安 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o7OD20BJleJMoPM9D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