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才是海外院校的審美

2019-08-18     康石石

想必每個想要申請海外院校的藝術留學生,都被告知作品集創作要針對院校風格進行,但是名校的風格其實也一直在變化,而且不同的院系也有不同的特點,很難具體的說明各個院校的風格。

所以,不少同學對於名校風格有些模糊不清,分不清各個院校風格的差別,這也可以理解。縱覽海外院校的學生作品,你會發現,其實大家的風格千差萬別,各有特色,那麼,同學們到底要如何創作作品才能和名校匹配,下面我們就來詳細闡述。


#1 審美風格≠院校風格

我們所說的院校風格,其實是學校整體的風格趨勢,然而同學們的作品集提交後,審核的考官只是院系的教授,他們都有各自的審美風格,對於同一本作品集也會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這就不是院校風格可以概括的。

所以,也可以說海外名校風格包羅萬象,每一位教授都代表了一種風格,而正是因為多樣的風格和特色才構成了名校的繁榮。雖然,院校風格對於作品集創作很重要,但是多樣性也是同學們在創作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靈活駕馭不同的風格正可以代表了你的創作能力,讓名校的考官看到你的更多可能性和可塑造性,這在英美的院校里極為明顯。

如美國的Pratt藝術系,該系的教師看重的是學生在作品背後的思維方式,而不是作品的形式,你可以用任何風格和形式來表達作品,甚至和院系的教學不相關都是可以接受的。重點在於你的作品表達的是你獨有的、親身的感受,圍繞你的觀點展開的創作才是需要展現在作品集中的重要一部分。


漢藝學員L同學,獲SVA、MICA、CCA、Calarts、Pratt等名校大滿貫


漢藝學員L同學,獲SVA、MICA、CCA、Calarts、Pratt等名校大滿貫


#2 院校風格其實是研究方向

雖說每個考官都有各自的風格審美,但是海外院校的審美又非常統一,因為院校審美風格,其實就是院校的整體研究方向。

院校的研究方向其實就是該院校未來幾年將要發展和著重關注的方向,這對同學們來說尤為重要,不僅是你的作品集創作的側重點,也是你進入該校後即將深入的領域。下面根據一些名校的具體情況作比較,幫助同學們理解院校風格。

1. 英國院校研究方向

  • 皇家藝術學院

皇藝的大名不用我多說,作為常年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皇藝自然也是「高傲的」。

皇藝在藝術領域的神壇地位讓它顯得有些特立獨行,整個學院的風格顯然更加的學術化、藝術化,傳統技法和工藝在這裡沒有被淘汰,同時藝術性和商業性的結合也是一直在研究的方向,對於皇藝來說,他們招收的學生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藝術家、設計師的角度思考和創作。

而皇藝特別喜歡探索新材料和新形式的表達,這讓它能一直處於世界藝術的前沿。所以,同學們在創作作品集時需要注重創新性和細節的精緻,這是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

漢藝18屆學員Z同學,獲RCA offer 男裝設計 MA

漢藝18屆學員Z同學,獲RCA offer 男裝設計 MA


  • 倫敦藝術大學


倫藝可以說是大膽和前衛的代名詞,在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怪才,如Angel chen、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Jimmy Choo等。

倫藝主要由7所學院構成,涵蓋面之廣也是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聚集在此的原因之一,從藝術、設計、服裝、表演到傳媒、創意計算機等都是它涉及的藝術領域,還有眾多新興專業在全世界都是專有。

而倫藝的研究方向比起皇藝的藝術性,更加偏向實用性,他們也更青睞於有趣且有用的作品,且每一個項目都有針對的目標人群,說白了,就是真實的為解決一些現實問題而創作的作品。

當然,倫藝既有商業性濃厚的設計,也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多元化是倫藝的風格,沒有規定就是它的選擇條件。

L同學 漢藝18屆學員 獲中央聖馬丁 生物設計 MA offer


2. 美國院校研究方向

  • Pratt

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位於當代藝術的中心——紐約。紐約作為世界上最繁華,也是最複雜的城市之一,非常適合想要在現代藝術中進一步深入的同學,複雜的社會構成和各種文化的矛盾衝突帶給這個城市最眼花繚亂的色彩,同時,Pratt的藝術專業也極為繁複,既有傳統藝術,也有新興設計研究,更有跨學科的實驗。

Pratt的教學顯然也更加超前,它最怕的是學生沒有好奇心、想像力和freestyle,所以,不怕你怪,就怕你不夠潮。在Pratt,你能看到童真和時尚的結合,如鬼才設計師 Jeremy Scott 的作品,也能看到獨具一格的設計。


漢藝學員L同學 獲Pratt offer 服裝設計 MA


漢藝學員L同學 獲Pratt offer 服裝設計 MA


  • Parsons


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在美國的設計圈有獨特的地位,從該院校走出的設計師占據了藝術行業的近半數,Tom Ford、Donna Karan、Marc Jacobs、Anna Sui、Jason Wu、Alexander Wang...等時尚設計師更是如數家珍。

Parsons的教學更加和商業結合,讓創意在商業中達到極致是該院校的重點,再加上大多數的老師是行業內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專業設計師,更加能從市場和行業的角度去看待設計創作,同時,他們最不缺的就是前沿的眼光,當然,教師們的個人風格也極為鮮明,主觀意念強,這也使得學生們能在其領域走的更遠,更高。


漢藝學員H同學, 獲Parsons offer 服裝設計 BFA


漢藝學員H同學, 獲Parsons offer 服裝設計 BFA


3. 歐洲院校研究方向

歐洲的院校年代久遠,藝術薰陶由來已久,因此,更加具有藝術情調也是不難發現。歐洲的藝術院校顯然更加重視作品的美感和藝術感,這點在馬蘭戈尼尤為突出。馬蘭戈尼在時裝界的地位難以動搖,不僅培養出了Domenico Dolce、Alessandra Facchinetti等大師,普拉達更是有80%的員工畢業於該校。

馬蘭戈尼的考官非常重視作品中的邏輯性,以及設計和功能的結合,同時學生的設計藝術功底和審美也是審核的一點,而在風格上卻沒有限制。


漢藝學員S同學作品集,獲馬蘭戈尼服裝設計MA offer


漢藝學員S同學作品集,獲馬蘭戈尼服裝設計MA offer


#3 不可忽視的個人特色

雖然講了很多院校的研究方向,但是這畢竟是院校的整體把控,對於個人的發展院校顯然更希望多方面的、多角度的進行,一個豐富的、包容的院校才是優秀的藝術院校。

如果同學們有去各個院校官網翻看學生們的作品,不管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他們在設計的過程中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研究領域,這個方向必然是獨一無二的,成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個人風格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未來的設計中,每一幅作品必然是打了個人烙印的。

因此,各大院校的考官在審核作品中顯然也會關注這一點,看你是否有自己的風格,或是正在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是一個藝術生必備的素質,一個大師的潛質在這裡完全體現。

所以,同學們在匹配海外院校研究方向時,還是要保證作品集創作的個人特色,這是基礎關,也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一關,因此同學們從作品集開始準備的第一時間培養,逐漸形成風格,並同時摸索世界名校的研究方向。

畢竟申校也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針對你的研究領域必然有相匹配的院校,針對該院校做準備是我們需要早早明確的一點。海外院校眾多,不能一一為同學們說明,同學們可以自主調研感興趣的院校風格,若是難以分辨,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如果有更多作品集或藝術留學問題,歡迎與康石石取得聯繫

康石石個人公眾號(kang-shi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nyZrmwBvvf6VcSZrd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