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海南D7166動車上,發生了一件事。
前座李某在調整座椅時,沒有注意,不小心把后座楊某桌上的水杯打翻,弄濕她一身,關鍵是,那水還很燙。
楊某很生氣,立馬站起來,猛拍前座椅子,要求給個說法。
中間溝通過程中,李某態度顯得不是很誠懇,也沒有道歉,再加上有乘客幫腔懟楊某:「人家帶著小孩,不方便,不小心的。」
楊某聽了更氣:「那我就方便嗎?」
乘客又問她:「那你想怎麼處理咯?」
楊某想了想,要求李某跟去廁所,幫忙清理乾淨。
畢竟是自己做錯,李某便答應了,緊接著,廁所那邊傳來李某慘叫聲。
令人沒想到的是,楊某拿紙杯裝了一整杯開水,待李某走到身旁時,從她衣領處,將滾燙的水,全數灌進李某的胸口,造成前胸、後背等多處燙傷,被鑑定為輕傷二級。
最後,楊某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取保候審,賠償醫藥費7.7萬元。
姑娘,你說你這是何必?
本來是一件小糾紛,錯全在對方,只因你咽不下一口氣,採取極端方式報復,以求泄憤。
當下心情可能爽了,那把人生搭進去的現實真的爽嗎?
看到有評論說,明明就是前座李某的錯,不道歉還咄咄逼人,和稀泥乘客又狂補刀,換誰誰生氣,要我就潑到她臉上。
確實,這事擱在誰身上,都得大動肝火,和對方吵架。
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遇到不公不滿,就喊打喊殺,除了讓自己背負罪孽,其他無事無補。
因為別人的錯,弄髒自己,懲罰自己,真的值得?
日常生活中,你我避免不了與他人產生摩擦,這時候千萬注意,別讓垃圾情緒上頭。
逞一時快感的結果,害了別人,更毀了自己。
02
想起2015年的火鍋先生事件。
林女士和家人一起到某家火鍋店吃晚餐,一個小時後,火鍋快要沒湯了,於是她們便喊來服務員朱某來加水。
第一次叫他時,朱某在忙,看到林女士鍋里還有水,所以只回應一聲後,沒來加水。
等了10分鐘左右,林女士再次喊朱某加水。
朱某感覺無語,在端完另一桌鍋底後,就跑來給林女士加水。
加水的時候,林女士因為心裡不舒服,便出言不遜。
朱某忍不住問她:「你們是不是帶著情緒過來吃飯的,鍋里不是還有水嗎?」
這話聽得林女士更上火,嘴裡念叨著找經理,要投訴他。
當時朱某都忍下來了,結果沒過幾分鐘,經理找到他,說他被顧客掛在微博上了,叫他趕緊去處理。
本來相安無事,一切都過去了,因為被微博掛人搞得,朱某壓抑不住怒火,找到林女士:
「你為什麼把我發到微博上去,我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你說一下嘛,你能不能把那個微博刪掉?」
可當下林女士也很生氣,說話也沖了點,不原諒也不刪除。
結果悲劇發生了。
被垃圾情緒控制住身心的朱某,拿起一個塑料盒,接滿滾燙開水,走到林女士身邊,當頭灌下,而後開始毆打她。
這導致林女士燒傷面積達到42%,傷殘等級為七級。
朱某因犯故意傷害罪,有期徒刑1年10個月,賠償57.75萬元。
這樣的結果,算誰贏了呢?
沒有,兩者皆是垃圾情緒下的輸家。
都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有時互相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而不是深淵地獄。
《善惡的彼岸》里有這麼一句話: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垃圾情緒人人都有,不是什麼稀奇事,可重要的是,不要被其掌控,成為一個垃圾人。
不然最後吃虧的,可能是自己。
03
心理學家大衛提出過「垃圾車法則」。
什麼意思呢?
好比司機開車,差點和前車相撞,車主衝下車,站在車窗前罵娘。
這時候與其跟對方,爭個你死我活,罵個頭破血流,不如點頭微笑道歉,挨幾句罵後,就此過去。
這不是認慫,也不是怕事,而是睿智的做法。
要知道,人本身就是自帶負情緒的承載體,就像一輛垃圾車,等裝滿了負情緒,什麼時候傾瀉而出,都未可知。
那些平常看起來的老好人,在脾氣上來的時候,也會動手打人,做出難以置信的可怕事情。
如果好巧不巧,我們發泄的無理情緒,正是壓垮他們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那垃圾就會倒在我們身上,毀了接下來的人生旅途。
2016年6月,濟南某男子早餐點外賣,結果拖到中午才到,男子憤怒給了差評,留言很難聽的話。
沒想到的是,老闆看到留言後勃然大怒,居然拿著菜刀追到男子住處,砍傷男子,去醫院縫了數十針。
2019年5月,廣東某男子,嫌棄保潔員清潔聲音過大,與保潔員發生爭吵。
怒火攻心下,他不顧後果,拿起刀沖向保潔員,一旁的林父極力勸阻,卻不小心被兒子誤殺,無法接受現實的林某,轉身跳樓身亡。
這一樁樁悲劇,都不是個例而已。
一切本可以避免,卻因為接力棒式的負面垃圾,一個傳染一個,最後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
著實何必呢?
說真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有理的那方,又或者成為做錯事的那方。
爭吵互罵,得寸進尺,是最沒效益的一個步驟。
無論身處哪個角色,都要儘量控制住,垃圾情緒地漫延,儘量不要傳染給下一個人。
這不是為別人好,而是對自己好,能夠保平安。
何炅說過:
「壞情緒還是少掛在嘴邊比較好。
家人聽了難過,朋友聽了擔心,對手聽了偷笑,更讓自己顧影自憐,喪失鬥志。
負面情緒就像長在背上的痘子,小心別碰到,默默就好了,沒必要天天亮出來大肆做廣告。」
生命長度的90%,在於如何看待問題。
遇到垃圾人與事,重要的,不是被其所擾,而是好好解決它。
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就三十六計走為上,這一點都不丟人,是大智慧。
04
在網上看過一則故事:
老虎帶著小老虎路過一條瘋狗,朝它們狂吠。
老虎沒有理會,反倒是趕緊躲開了。
小老虎覺得爸爸很慫:「爸爸,你敢和獅子拚鬥,與獵豹爭雄,現在躲避一條瘋狗,多丟人啊!」
老虎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那你覺得爸爸打敗一條瘋狗光榮嗎?」
小老虎搖頭。
老虎再問:「那被瘋狗咬一口倒霉不?」
小老虎點頭。
「你看,對比一下這麼虧,那何必還要和瘋狗爭個高低長短呢?」
事實就是這個理。
這世上瘋狗這麼多,哪個得狂犬病根本分辨不出來,遇事與他們爭辯,得不到好,還得被狠咬一口,血虧的只有自己。
看看新聞里,那些被毀容的、被刺傷的、被潑開水等的,其實他們也沒做錯事,或許還是持理的那方。
當負面情緒炸彈,在雙方間爆炸了,炸傷了別人的同時,受重傷的可能是自己,你說倒霉不倒霉?
記住,壞情緒如行李,雜亂待整理,定期清理,不胡亂傾瀉,才能保證自己的生活,遠離垃圾人的煩惱。
就像《烏合之眾》里寫道的:
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道理的。
但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千萬不要等自己被垃圾情緒控制,毀了人生後,才醒悟逞強鬥狠沒必要。
到那時,一切可能都太晚了。
【今日互動】
你有被垃圾情緒主導過的時候嗎?
註: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記住,壞情緒如行李,雜亂待整理,定期清理,不胡亂傾瀉,才能保證自己的生活,遠離垃圾人的煩惱。
就像《烏合之眾》里寫道的:
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道理的。
但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千萬不要等自己被垃圾情緒控制,毀了人生後,才醒悟逞強鬥狠沒必要。
到那時,一切可能都太晚了。
【今日互動】
你有被垃圾情緒主導過的時候嗎?
註: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