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榆縣堅持應改盡改、不落一戶的原則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22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39戶,總投資2886萬餘元,實現了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為全縣順利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通榆縣突出一個「准」字,全面開展了危房大核查、大兜底工作,抽調96名專業人員,組成16個核查小組對全縣所有農戶磚平、磚瓦住房,逐村逐戶進行安全認定,認定合格的,出具《安全住房核驗報告》和《住房安全認定表》。對全縣所有土房、一面青住房,聘請吉林省建築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進行安全鑑定,鑑定安全的,出具安全鑑定報告,鑑定屬於危房的,列入2019年改造計劃。通過核查鑑定,全縣共有無房戶和危房戶7223戶。
面臨危房存量大,原材料短缺,改造難度較大等問題,通榆縣堅持實字當頭,集中攻堅,一是成立由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制定《2019年通榆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造範圍、標準、條件和方式。鄉村兩級分別組建由「一把手」任組長的工作機構,全權負責危房改造工作。縣裡組建了6個督查小組,開展全覆蓋督導落實,保障責任履行到位。二是採取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包保單位包戶的方式推進工程建設,具體落實「五包」,即:包做通思想工作、包原有危房拆除、包臨時安置、包建房質量、包按時入住。通過逐級壓實包保責任,確保每戶都有人包、有人管。三是通過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的方式,科學編制施工計劃,實施大兵團作戰,加班加點,交叉作業,加快工程進度。高峰時,同時投入施工隊伍985個,施工力量1萬餘人次。縣裡對各鄉鎮工程進度實施日調度、日排名、日通報、周彙報,每周進度排名末位的鄉鎮黨委書記在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上作檢討發言,保證了全縣7223套房屋在三個月時間內全部達到入住條件。四是按照「拆一建一」的原則,對歷史上應拆未拆和新改造的危房實施全面拆除。對不同意改造,暫時居住在親屬家的,將其危房留存資料,先行拆除,以後按原危房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對老弱病殘等無勞動能力拆除危房的,由包保幹部負責幫助搬運物品、拆除危房;對因改造房屋面積小不願意拆除危房的,每戶增加補助4000元,採取配建輔助用房的方式解決。通過分類施策,全縣共拆除危房3.1萬處6萬餘間,從根本上防止了改造後再回到原有危房居住的現象發生。
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通榆縣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堅決做到「三嚴」,使建成後的房屋達到能「拎著笤帚上炕」的程度。
堅持設計先行,聘請專業設計部門制定了「通榆縣農村危房改造建設標準」,同時根據家庭人口數和不同需求,設計各類戶型8套,由百姓自行選擇戶型。
在質量監管方面,縣裡統一為每個鄉鎮配備3名專業監理,加強專業質量監管。縣裡成立質量監督專班,抽調一名正科級幹部帶隊進行巡迴檢查,同時外聘7名專家進行現場質量監管,對不符合設計要求、達不到質量標準的,堅決拆除重建。全縣共下達整改通知單280多份,拆除重建120處。
竣工驗收階段,制定了通榆縣《2019年危房改造竣工驗收實施方案》,成立驗收隊伍,堅持建完一戶、驗收一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工程高質量達標。
(來源:通榆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Xr2NHEBrZ4kL1ViEH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