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上憶吹簫》九首:飄零一池紅軟,花枝瘦,不知人間幾潭

2019-10-13     清荷君

《鳳凰台上憶吹簫》:詞牌名,詞牌取傳說中青年隱士蕭史與秦穆公小女兒弄玉吹簫引鳳故事為名。後世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誦這段歷史,「鳳凰台上憶吹簫」也由此而來。

《鳳凰台上憶吹簫》

當代/風雪夜歸人

閒鳥棲檐,落英歸寂,夢縈幾處呢喃。

卻怎是、尋而不見,日照還貪。

風月情濃幾許?

一字緣、兩處思甜。

嗔痴後,各自行歡,都作人談。

飄零一池紅軟,花枝瘦,不知人間幾潭。

縱身至、明明滅滅,鎖入雲簾。

墨染浮橋碧柳,皆作我、一渡江南。

清宵永,醉酒酒醉從前。

《鳳凰台上憶吹簫》

當代/鈺乃玉石不可軒

玉子紋楸,金絲紙扇,閒中偶盡沉香。

暫北窗欹倚,目轉迴廊。

捧得風騷幾卷,重吟處,半抹流傷。

風來也,浮簽一葉,翼此輕颺。

無妨。隨他去者,寄我輩心思,且過瀟湘。

只三分才氣,八斗疏狂。

兀自風流格調,誰與共,賦予黃粱。

任憑爾,青絲白髮,不亦滄桑。

《詞林正韻》第二部

鳳凰台上憶吹簫,九十五字,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

《鳳凰台上憶吹簫·東遊蓬萊》

當代/鈺乃玉石不可軒

序:近二日東遊蓬萊,先見東坡於登州任職之餘跡,讀之所留海市詩,然未能得見海上蜃景,稍有憾矣。次日登蓬萊閣,崎嶇小徑,頗有古意,一一拜會眾仙家罷,多留意牌匾碑刻,多有所獲。見蓬萊閣正堂匾額乃默存先生所題,近日余方拜讀先生之七綴集,是緣耶?而閣子左右兩聯為中石先生所書,蓬山頂端避風亭亦然,余常於各名勝處見此老留筆,倒也親切。更幸見蘇公祠內東坡真跡之書吳道子畫後,此作愈觀其後愈現鐵畫銀鉤之勢,不愧東坡手書也。余者有董必武所書山門上丹崖仙境,馮玉祥書碧海丹心,如此云云。觀海閣金石之餘,又見戚將軍之舊跡,方憶此乃將軍出身所在。蓬萊閣側有一觀止台,取嘆為觀止意,實應此景也:

恨遠劉郎,思傾聖主,而今咫尺蓬山。

望碧波青鳥,認取當年。

更有東坡言在,空明里,出沒群仙。

尋不見,珠宮貝闕,海市人間。

無緣。八仙過海,剩觀閣逢迎,山島留看。

自蔥蘢岩徑,閒寂庭軒。

拜上仙家千百,何如我,一意通玄。

驚回處,皮黃半曲,觀止台邊。

《鳳凰台上憶吹簫》

當代/遠征軍

南雁歸來,東風才住,春華夢裡心頭。

望斷人迢遞,別緒難收。

總憾平生往事,無與說,堆砌成囚。

天山暮,征蓬萬里,只為金甌。

悠悠,蒼天亦老,歲月易容顏,底事還稠。

對崑崙山雪,雪勁風遒。

漫道天高路遠,雲飛過,寄段思愁。

長相望,良辰月夜,月隱西樓。

《鳳凰台上憶吹簫·鄉居》

當代/煙山閒客

鄉樹烏啼,天涯雲水,夕陽殘照山頭。

獨愛溪林靜,傍柳垂鉤。

天際千帆破霧,風翻浪,競日難休。

誰如我,黃花對酒,吟唱清秋。

浮休。榮華富貴,恰似夢中煙,何苦淹留。

隔東籬觀菊,香透朱樓。

此處松聲邀月,泉石鳥,足飽吟眸。

風來也,飄花落雨,人自多愁。

《鳳凰台上憶吹簫·悼雙卿詞》

當代/折幻

皎皎嬋娟,綿綿弄玉,那堪形擬佳人。

但落花花落,片片紛紛。

望望風風雨雨,心寂寂,葬作泥塵。

欄休倚,酸酸楚楚,不止傷春。

卿文。才華絕代,有字字詞詞,一睹驚神。

嘆喜悲悲喜,誰入情門。

誰被霜霜雪雪,長凋蒂,更漸凋根。

誰能定,生生世世,貴貴貧貧。

——————

〖注〗弄玉,秦穆公的愛女,喜吹簫。指代簫聲。

《鳳凰台上憶吹簫·度流年》(正韻)

當代/吟風

秋夜難眠,素琴閒弄,空鳴響徹雲天。

誰料到、綿綿冷雨,更是添煩。

漫步亭前小院,孤影佇、誰又相憐。

懷幽怨,無計可除,暗淚潸潸。

浮華隨風遠去,思量處,摒除紛擾悠閒。

夢中夢、終須覺醒,過眼雲煙。

世事如煙虛幻,勿強求、放下心寬。

何須嘆,安然盡享流年。

《鳳凰台上憶吹簫·十里桃花一生情》

當代/流水

堤潛春風,翠連絲雨,徑回交燕聲聲。

看灼依桃染,故挽長亭。

琴起尋誰放晚,同十里,水送山迎?

由歌裊,牽人楚楚,和草青青。

聽聽!薄濃唱盡,猶剩幾些愁,擬著心情?

伴畫圖孤館,詩掩昏燈。

遙寄他時明月,來再照,人倚雙憑。

憑花好,塵盟一間,闊契生生。

《鳳凰台上憶吹簫·紅塵來去一場空》

當代/流水

夾雨風回,拂塵花去,晚來涼倚秋濃。

嘆一朝春謝,幾暮煙空?

人笑浮華似夢,多少事,盡往匆匆?

回眸已,青青不待,錦色難同。

何從?執消我念,如約此方間,淡擬枯榮。

看歲沉沙底,囂隱濤中。

浮世悲歡由任,涼與暖,酬奈宗宗。

情深處,心猶角賒,闊里蒼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X-gxG0BMH2_cNUgLO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