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世界》拍攝5年,精打細磨出87分鐘,這是無法複製的自然盛宴

2019-12-29     名川

小時候讀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總覺得最後一句里的「鷗鷺」是點睛之筆,瞬間就勾勒出各式水鳥從藕花中飛出的畫面,短短一首詞言盡少女野遊的快樂氣息。

從此,鷺在我心裡就成了青春爛漫的標誌——這是中國古典詩詞里的「鷺」,瀟洒、飄逸,是文人風雅生活里一抹優美的註腳。

而孫寧導演帶來自然類紀錄片《鷺世界》,則試圖拋開文人的主觀視角,還原一個真正的「鷺世界」。為此他不辭辛勞帶領團隊趕赴中國黃河中游的三門峽濕地,選取蒼鷺作為主角,從2015年開始,一直到2016年這期間都是踩點式的觀察拍攝,可惜沒有大的收穫。

直到2016年春,他才終於拍到了故事。

首先是喜鵲入侵蒼鷺巢,原來這代表吉祥的鳥兒竟有著如此兇悍的個性,喜鵲瞄準了一位被丈夫「拋棄」的蒼鷺媽媽陸平,趁她不注意就來搶蒼鷺蛋,當作自己的盤中餐,而在陸平的守護之下喜鵲並沒有得逞。

還是頭一回看到這樣的蒼鷺,不再是那麼優雅曠逸的模樣,從文人的詩情畫意里退場,被狠狠丟到物競天擇的大自然,蒼鷺略顯狼狽。

雖然是水邊生活的鳥,但蒼鷺的巢卻築在高高的絕壁之上,看著有幾分懸心,而單親媽媽陸平每日要從河道溝渠往返於懸崖峭壁上的家,一邊捕食一邊照顧幼崽,難免會應接不暇。

於是慘烈的一幕發生了,接連有兩隻初生的小蒼鷺墜崖,眼睜睜在熒幕上目睹這一場自然界的死亡,不禁覺得怵目驚心——這是真實的死亡,不是擺拍不是設計,小蒼鷺以生命為代價,貢獻了這一次演出。然而天地不仁,世界上每天發生著成千上萬起這樣的悲劇,可河水自顧自地流,雲自顧自地飄,還好有《鷺世界》記錄下一切,提醒我們活著的不易。

不難猜出,要得到這樣畫面,背後一定花費了無數個日夜的等待。整個片子也因此有了區別於一般自然類紀錄片的力量感。

畫外音適時響起:每年,這片區域雛鳥的成活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更可惜的是,人類對這片區域的開發越來越快,並沒有意識到其他物種的存在。

在這險象環生的境地里始終不放棄堅守的,是陸平。身為一名母親的使命感,讓她拚命保護好這個家——哪怕最後只留下一枚卵。

那就是《鷺世界》的故事主角澤一。因為他的成功誕生和存活,讓主創開始了正式的蹲點拍攝,這一蹲,就是三年。

劇組跟著澤一一起——從他嗷嗷待哺到第一次親自捕獵——見證了一隻蒼鷺生命的點點滴滴:其中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有等待媽媽歸來的孤單,有千辛萬苦的覓食之旅……

原來蒼鷺想要捕到魚沒那麼簡單。位置、技巧、運氣,一個都不能少。魚多的地方,往往競爭最激烈。有時,為了等到一條魚,它們會待在一個地方五六個小時。

因此蒼鷺又被稱為「老等」;耐心,就是蒼鷺最重要的品質。

在這個角度上,蒼鷺和拍蒼鷺的人又形成了有趣的互為映照;觀影過程中我不斷腦補著主創們為了捕捉一個畫面架好機器晝夜蹲守的樣子,怎麼能抓到那麼細緻,那麼真實的場景?據說有位90後攝影師還遇險摔下山溝!所幸沒有大傷,後來導演把他的名字「澤一」送給了他們追蹤的那隻蒼鷺。整個《鷺世界》拍攝項目本身就是一場大型行為藝術——

紀錄片人與蒼鷺的命運何其相似!

用5年時間打磨出這精雕細刻的87分鐘,沒有花哨的技巧,沒有浮誇的噱頭,有的只是實打實的心血鑄就,這種作品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蒼鷺澤一贏得了它的成長,孫寧和他的主創團隊們又何嘗不是?熒幕前的我們又何嘗不是?

中國首部全景聲自然電影《鷺世界》將於2020年元旦節全國公映,致成長,敬母愛,1月1日,一鷺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Ve0cm8BMH2_cNUg-5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