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生態環境部對第三批84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第三批2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簡稱「兩山」基地)進行授牌命名。其中,宜春市奉新縣和宜豐縣名列其中,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據統計,在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里,江西共有11個市縣入選。目前宜春有靖安縣、奉新縣、宜豐縣三地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數量居全省11個地市首位。
環境就是民生
青山綠水就是財富
奉新和宜豐的生態環境為何如此良好
一同來探尋這兩地的綠色密碼
奉新
近年來,奉新縣把「生態優先」作為首要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確保全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為打造天藍、水清、景美宜居家園,奉新縣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部關停淘汰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依法拆除31家黏土機磚廠,106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全部實行人放天養。引進投資3.5億元的集中供氣供熱項目,替代淘汰企業燃煤鍋爐47台,奉新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為全省第一家採用集中供氣供熱的園區。
投入4000萬元建成宜春市首家環保安全應急智慧管理中心,形成「點、線、面」完整監控網絡和信息化、自動化監管體系。
宜豐
宜豐縣地處長江經濟帶腹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贛西北九嶺山脈南麓,青山環繞、綠水長流、藍天常在,綠色是最大優勢、最大品牌、最大潛力。
宜豐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1.9%。擁有地球上同緯度原始森林封存最久、保護最好的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山,原始次生林在與世隔絕的400年時光里,孕育了源源不斷的生命精華和最沁人心脾的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10萬個/立方厘米,空氣品質優於國家一級標準。
綠水青山,是大自然賜予宜豐的一塊金字招牌,宜豐珍惜備至,2006年開始把「生態立縣」作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寫入黨代會報告;2016年縣十五次黨代會確立了推進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生態「3+1」發展模式,打造文化創意及區域旅遊頤養中心,建設「大美生態、科技文明」新宜豐的發展目標。
來源:宜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