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星星孩子」如何在家進行康復訓練?

2020-04-03     黔中平壩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李佳栩)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受疫情影響,自閉症康復訓練中心仍處於「暫停」狀態。特殊時期,患兒如何在家進行康復訓練成為家長關注的問題。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特殊兒童教育康復中心和相關專家。

  學校開設「雲課堂」,線上指導家長輔導孩子

  「原定2月17日開學,受疫情影響,我們只能通過網課的形式輔導孩子。」貴陽市雲岩區歡樂船特殊兒童教育康復中心主任張遠梅告訴記者,考慮到暫時無法開學,中心的92位老師跟家長聯繫,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居家課表」,幫助家長和孩子在疫情期間做好康復訓練。

孩子跟著教學視頻學習

  「孩子在家的課程內容包括體育鍛鍊、精細課、個別輔導、生活自理、個人工作、音樂律動等內容,根據每個孩子的程度不同,內容也有區別。」張遠梅表示,類似於音樂律動等需要進行動作指導的課程,老師會錄製視頻發給家長,指導家長學習,再由家長輔導孩子完成。

  每周一至周五的上課時間,輔導老師進行在線指導,及時回復家長在微信群里反饋的情況,以遠程教學的方式幫助孩子鞏固在學校期間所學的技能。「由於孩子們長期在家,訓練內容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自理』方面的訓練。」張遠梅提到,對於孩子的居家訓練,建議家長採取「做一半,留一半」的方式,「孩子從起床到睡覺,能夠自己完成的步驟儘量讓他們獨立完成,中間有某個環節不會做,家長再從旁協助,這樣訓練下來對孩子也有很大幫助。」

經過老師指導,孩子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

  「這段時間在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很多孩子在學習技能和知識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情緒狀況、睡眠質量等大有改善。」張遠梅補充道。

  家長利用居家時間鍛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貴陽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的「空中課堂」開課一個多月,趙先生參照老師在微信群里發布的康復指導內容,每天給孩子布置作業,並利用周末陪孩子做運動。一段時間來,孩子有了進步,趙先生也掌握了很多訓練方法。

家庭康復訓練期間,家長會及時將孩子的訓練情況反饋給老師

  「學校老師非常負責,有一次我把輔導孩子寫字的照片發給老師,老師立刻告訴我孩子的姿勢不對,應該如何做。」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家長跟孩子的配合更默契了。

  「在生活上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多鍛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要多給孩子鼓勵。」趙先生表示,作為家長,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僅要鼓勵孩子,也要鼓勵自己,才能把家庭康復訓練做得更好。

  專家建議多用正向激勵的方式引導孩子

  「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長期在家,作為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謹防孩子出現軀體問題。」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婦女兒童科主治醫師薛茜提醒,很多患兒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能出現焦慮、擔心、脾氣暴躁的情況,家長們要注意區分,「如果是由於孩子生病引發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塗色訓練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居家學習的計劃,跟孩子一起完成。」薛茜表示,如果孩子出現焦慮、緊張情緒時,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對孩子有一個示範作用。不要否定孩子,更不要說一些帶有觀點意見的評價,要學會接納孩子背後的感受。讓孩子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的想法,家長也要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儘量按照平時的規律和習慣生活,因為這類孩子對改變生活規律很敏感。

  「建議家長讓孩子和訓練老師通過電話、視頻保持交流,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引導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LwPP3EBiuFnsJQVyA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