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反駁「大眾不需要戴口罩」:結果適得其反

2020-03-19     健康界國際

自疫情在全球範圍暴發以來,關於普通人需不需要戴口罩各國出現了不同的現象。美國當局的建議是,普通人不需要戴口罩。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名信息科學領域副教授Zeynep Tufekci認為,這一建議根本站不住腳,反而適得其反。她在寫給《紐約時報》的文章中詳細闡明了觀點和原因。以下為Zeynep Tufekci的原文翻譯:


一月份得知新冠病毒會人傳人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訂購口罩。幾周過去了,商店裡的口罩已經售罄,網購也買不到——除非甘願花高價被奸商宰一刀。疫情蔓延超出預期,為了確保僅存不多的口罩能留給醫護人員,許多衛生專家開始告誡人們,普通人不需要口罩,錯誤佩戴反而更容易中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隨著新冠肺炎成為全球性大流行病,公眾關於口罩的困惑絲毫沒被打消。由於當局宣貫的出發點是為了保障稀缺物資,這場自上而下的對話已經起到了反效果。在當下美國媒體和衛生當局可信度大打折扣的背景下,這一說法反而鼓勵了更多的囤積。在此,我呼籲大家全都戴口罩,原因有以下這幾條:

首先,包括美國衛生部長在內的許多衛生專家紛紛向公眾闡明,普通民眾日常不需要口罩,它們應該優先給醫護人員使用。這就讓人疑惑:難道只有在特定領域給特定人群佩戴時,口罩才能神奇般發揮作用?

其次,有專家順著第一條的意見進一步指出,正確使用口罩,尤其是醫用級的N95口罩要求很高,普通人往往佩戴方式有誤,起不到防護作用。這一點也非常說不通。許多人洗手的方式也是錯的,但我們會讓他們別洗手嗎?恰恰相反,我們會在洗手台張貼宣傳標語,教育大家洗手的時長要唱滿兩遍生日快樂歌。與其說人們搞不清楚狀況,不如教會他們怎樣做才是對的。更何況,當大家知道只有正確佩戴才能保護自己時,是不會有人掉以輕心的。

第三,口罩當然有用,儘管不同型號效果不一,但它們確實能提供防護。戴口罩一直是保護感染者周圍人群的標準對策之一,對於易感群體更是如此。世衛組織的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戴口罩。這就是我當初買口罩的原因——我在香港研究和教授過流行病社會學,從他們抗擊2003年非典的經驗中得知,許多亞洲高風險國家的衛生官員都建議民眾戴口罩。

當然,戴了口罩不等於高枕無憂,經常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也很重要。醫用外科一次性口罩不像N95口罩那樣能過濾掉細小的病毒顆粒,但起碼也比完全不戴口罩好得多。我們從流感研究中知道,勤洗手、戴口罩、少扎堆都有助於降低傳播率。現在口罩緊缺,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是,外科口罩是醫護人員「可接受的替代品」——這更加說明採取保護措施很有必要,即使不夠完善也遠比沒有好。如今公然提出「普通人不需要口罩」,這麼絕對的說法只會讓人們更不信任當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第四,世衛組織和疾控中心都告訴公眾生病了要戴口罩。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肺炎很多是無症狀傳播,症狀輕微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病了,但仍具有傳染性。既然已經明確口罩會減少感染他人的機會,那麼每個人都應該戴口罩。如果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那麼戴口罩的人就會被污名化,人們很可能病了也不願意戴口罩。更別說在美國,現在去做新冠病毒檢測是一件多麼費勁的事情,普通民眾怎麼可能知道何時該戴口罩?

第五,儘管有不少中國內地旅客前往香港和台灣,但在保持社交距離和全民佩戴口罩的背景下,病毒傳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香港衛生官員普遍認為,戴口罩是應對方案的一部分,並推薦使用通用口罩。而台灣應對新冠病毒的第一舉措就是立即加大口罩生產。

第六,口罩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表明這和往常不一樣,是需要全民團結的行為。疫情當前,普通民眾共同做出的努力將有助於減少傳播,為醫院應對疫情暴發爭取時間。這會讓我們的同胞知道,哪怕只是佩戴口罩,也是在為抗疫做貢獻,每個人的努力都很重要。

最後,發布如此矛盾的指導意見,會助長口罩囤積和假消息的散播。人們終會知道口罩短缺,只能自行先囤積起來。當人們覺得自己無法從當局那裡得到全部真相時,哄抬價格的情況就更常見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那麼問題來了,口罩確實短缺,醫務人員也確實更需要口罩,當局應該怎麼應對?儘管幾十年來,特別是在非典之後專家頻頻發出警告,然而我們仍然沒有做好應對流行病的準備,也沒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增加美國國內生產,導致出現了口罩短缺。這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一線的醫護人員理應得到最好的保護,如果他們病倒了,我們都將直面死亡。

如果說有什麼解決辦法的話,呼籲那些囤積口罩的人把一部分捐給醫務人員,可能比告訴大家不需要口罩或者他們不會戴口罩更好。「現在口罩很緊缺,我們已盡最大努力提高產量。但如果醫務人員生病了,情況可能會更糟。每個人留足至少兩周的口罩,然後把多餘的捐給附近的醫院吧。」這套說辭聽起來很老套,但兩周是一個合理的標準,因為如果在家照顧一個輕症患者,世衛組織和疾控中心仍建議戴上口罩,這會在醫院不堪重負的情況下顯得很必要。

研究表明,在災難發生時,人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但如果當局的干預助長了不信任,或者沒有充分發動群眾的力量,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都應該戴上口罩,流行病的蔓延更需要我們通力協作,越早為合作創造條件,就越早能走出困境。

原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原文標題:Why Telling People They Don』t Need Masks Backfir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FS6-HABrZ4kL1ViTB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