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
堪稱是一部大唐長安的巨製宣傳片
導演曹盾說
我拍的,是家鄉最美的時候。
我們力求拍攝唐朝中最真實的一天,
要在這一天裡面看到發生了什麼。
而在市第四醫院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
1名護士長
5名護士
5名規培護生
在王瑞護士長的帶領下,
也真實地探索尋求符合「中心模式」的
現代化特色護理的十二時辰
卯時
5:00-7:00
忽略打扮 匆匆上班
隨便扒拉兩口飯,抹點口紅提提氣色就開始了新的一天。
辰時
7:00-9:00
診療區
白內障人工晶狀體中心早已「人山人海」,美護們自發性來到診療區集合。這一刻的她們是:
巡迴護士
監測視力者
眼壓檢查小能手
術後複查講解宣教的小喇叭
巳時
9:00-11:00
檢查區
診療區人潮逐漸緩和,但各職能檢查室卻逐漸升溫,這時的她們是:
「一針見血」的高能護士
手穩眼亮的治療護士
語氣溫和指尖麻利的
心電圖室的操作護士
午時
11:00-13:00
護士辦
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喧囂的餘熱終於散去,但治療室的門卻依舊敞開著,「恩?那不是早上給我采血的歐護士嗎?」是的,此刻的她是統計明日手術量、安排審核手術,列印病歷所需交接表的歐護士。這些工作需要她利用午休,在短暫的2個小時內完成,下午正常上班後大家還是會在采血室看到她的身影。
未時
13:00-15:00
護士站
「一室一廳」的護士站此時成了最為熱鬧的會客廳。外間客廳中,陳護士正一隻手接聽著問詢電話,另一隻手將滑鼠按的叮叮響,她是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的最後「防線」。她不僅需要有「反應過人」的大腦審核患者所產生的費用,在手術結束離院後進行關帳,還需要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把控病歷的最後一關直至送去病案室合格歸檔。
而裡屋內,晨間巡迴導診的楊護士、手穩眼亮的寧護士正在核對平均每天近百份的醫囑。
申時
15:00-17:00
心電圖室
此時,心電圖室的患者已經散去,但室內卻依舊忙碌......檢查床上一側已經整齊堆放著第二日手術患者的病歷,早晨那位輕輕摘開患者眼部敷料的張護士,此時正全神貫注、目不轉睛、有條不紊的審閱著病歷,再過10分鐘,你就能聽到推車的軲轆聲,因為她要小跑著將這些病歷送往日間,同手術室的護士進行交接,然後再到藥房,將剛空置的小推車裝滿眼藥水送回到登記室。
下午三點後,患者們的檢查單陸續全部拿到手後,登記室也開始迎來了它的「春天」。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傳說中即有「開拓創新」又有「三頭六臂」的王瑞護士長正在協助其他護士,共同辦理患者的登記、告知患者手術費用的繳納、發放眼藥水等。
酉時
17:00-19:00
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
一天的工作即將結束,而美護們需要檢查補給第二天所需用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並將當天工作規整、統計、編輯成文字進行線上交班。
戌時
19:00-21:00
學科辦公室
近期,美護們正在為「第五屆陝西省醫院品管圈大賽」積極準備著!儘管已經連續幾日加班奮戰,但是大家依然鬥志滿滿。
經過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後,大家邊換衣服邊談笑風生。此時她們又將變換另一種角色,妻子、母親、女兒。
亥時
21:00-23:00
微信群聊中
1
2
3
4
5
6
奮戰回家後,美護們還在群里激烈談論著比賽內容,熱情依然無法消退,給你們點贊——「創造奇蹟的姑娘們」!
子時至寅時
23:00-5:00
夜雖已深,在市井的煙火之間,生活在長安的人們度過了平凡的一天。《四院十二時辰》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日常的、真實的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美護們的一天,此時她們已經安然入睡,為新的一天積攢能量。
市第四醫院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月平均門診量在6500左右,手術量在1200左右。2018年,原眼二科由僅有40張床位的病區升級為「白內障人工晶狀體中心」,而護理組人員卻由原來的17位護士縮減成如今的1名護士長,5名護士,5名規培護生組成的11位護理團隊。
分診、巡迴、導診、測量視力眼壓、采血、心電圖、淚道沖洗及眼科基礎治療、辦理出入院登記、診前及術前術後的宣教、扣費、核算費用、病歷質控、複查宣教、術後回訪,這些都由護理組成員完成。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作為市第四醫院首個一體的中心化服務模式,護理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必然不能停滯、滿足於打針、發藥、跑腿等的單一化模式里。在如此高強度、多樣化的工作中,王瑞護士長提出:「一崗多職」的理念,即每一位護士在承擔固定崗位之外,同時還需兼顧多重職責。將多元化護理新模式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斷引導、啟發大家納故吐新,轉變工作理念。
為患者服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只要患者有需求、有要求,
就不能放過每一次為患者
細心服務、耐心交流、
認真引導和自我學習的機會,
這是市第四醫院
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美護們
由來已久的態度!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