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總統府,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莊重肅雅

2019-10-22     南京黃飛鴻


每逢國慶、春節等節日,南京總統府景區都會布置一新,掛起紅燈籠,增添喜慶氛圍。今年國慶70周年。總統府內的燈籠格外鮮艷亮麗!​

大堂前廣場,花團錦簇,紅旗飄揚!​

大堂東西長33.19米,南北寬19.3米,兩邊各有一間耳房和磚門,門楣上嵌有磚雕匾額,分別是 「清峙」、「瓊樹」、「飛黃」、 「璇灥」。​

大堂兩側牆上懸掛的6幅油畫,藝術再現了中國近代百年在總統府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曾經在這裡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6幅油畫分別是:李建國的《天國風雲》、王浩輝的《敕治兩江》、陳世寧的《共和肇始》、時為平的《國府西遷》、陳世和的《國共和談》和陳堅的《煦園曙光》。​

回望大堂,門樓隱隱出現在綠樹掩映的正中。門樓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西式建築,磚混結構。出入口由一大兩小三個門洞組成,外側呈拱券門框,是典型的古羅馬建築風格。上方飾有巴洛克風格的紋飾,每扇拱門為對開封頂西洋式鏤花鑄鐵大門,而內側卻又是中規中矩的矩形門框,形成了門洞外圓內方、厚實堅固、宏偉氣派的外觀,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建築。門樓頂部的階梯形女兒牆,又是中式建築典型的外部特徵,起到了擴展門樓臨街外立面的效果。

經過中西合璧的穿堂,兩邊的玻璃簡潔、大氣、明快,採光與封閉完美結合。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色彩更加協調。

穿堂光線充足,民國時期,這裡也是國家元首為外國來賓舉行歡迎儀式、接受外國大使遞交國書的地方。

穿堂連接著大堂與二堂。二堂是太平天國天王府的「真神天父殿」,是天王洪秀全處理軍國大事的地方。天京淪陷後被清軍燒毀,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廢墟上重建。

北門為拱形木門,門的上部是空格窗,整個建築為磚木結構。只要您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北門的外部,由屋頂向下傾斜的部分,卻又是典型的西方建築形式。

二堂後的這座西式建築,是會客廳。北洋軍閥馮國璋出任副總統後於1917年建造。它造型美觀別致,正門是一拱門,門的周圍雕有西式風格的回形花紋,兩側是外走廊,分別是6扇拱形落地窗,下為鑄鐵花欄,上嵌拱形石,窗的兩面還有萬年青圖案浮雕。門口有五級台階,台階兩側有「八」字形的水泥檔,所以這裡又叫「八字廳」,是當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總統蔣介石等政要會見賓客的攝影處。

從八字廳上居高臨下回頭望去,盡享府街建築的莊嚴肅靜。

麒麟門後就是政務局樓。此樓始建於1920年代初。國民政府辦公樓未建成之前,它就是國民政府主席辦公的地方。現在是「總統府文物史料陳列」。

回望中軸線。

中軸線的最北端,就是總統府內的主建築子超樓。「子超樓」主體五層,局部六層,長33.34米,寬20米。整幢建築外觀簡潔明快,色調和諧,僅在正面貼有耐火磚片,東西兩側和北面則用有立體花紋的彩色水沙石粉面,富有層次感。樓前的兩盞立式路燈,底座和燈柱均為漢白玉,燈箱為紫銅,古樸雅致,為歐美國家的街燈式樣。據記載,當時這樣的燈每盞價值160塊大洋。

中軸線是總統府建築的核心區域,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感覺怎樣?(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uoN_m0BMH2_cNUghz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