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新的變革已打響,上海再次成領頭羊!

2019-12-17     數碼日記

自從1843年晚清開埠以來,「上海」就成為了中國「繁榮之地」的代名詞。170多年間,任時代風雲變幻,但上海之於中國經濟的龍頭地位從沒動搖。

建國前的半個世紀,上海的工業產值占全國的比重,一直維持在50%以上。建國後,上海以全國工業基地的角色,輻射中華大地。上海的產品、上海的「師傅」,都是全國各地與各行業的「奢侈品」。鳳凰自行車、春蕾手錶、海鷗照相機……「上海製造」就是品質的象徵。

以前的歷史變革,上海是全國榜樣,而現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上海依然引領著全國的發展!

有工信部數據為證,今年1-10月,上海網際網路行業營收增速是37.1%,領跑東部,相當於北京(19.4%)、廣東(10.9%)和江蘇(7.2%)增速之和。而在全國範圍,上海網際網路營收占到了23.3%,居全國第二位。以前有人總說上海網際網路不行,現實卻還給了他一拳重擊。

上海網際網路實現飛躍的背後,是「新消費」浪潮逐漸成為主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進入「全域時代」,大量用戶跳過PC成為移動網民,比如三四線消費者、Z世代(95後)等,他們都有新需求。消費者不再一味為大牌買單,更注重個性化,注重自己的需求有沒有被滿足,逐漸帶動了「新消費」。

「新消費」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先去掌握、了解和預測用戶的需求,繼而系統性創造產品、場景來滿足需求,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嗶哩嗶哩、小紅書可謂很好的代表。

比如拼多多,通過創新的「拼」模式和分布式人工智慧技術,推動零售的渠道變革和製造業的研發生產進入以「人為先」的新時代。

通過「多多農園」、「新品牌計劃」等戰略,拼多多讓埋在大山深處的農產品走出大山,進入城市人的餐桌;通過新品牌計劃,拼多多讓大量極具性價比的國產自主品牌,來到普通消費者的家庭。出口賣99美金的三禾廚具,拼多多賣99元;「全球毛巾霸主」孚日的全棉四件套,與出口產品同線同質,也只要99元。

在滿足新用戶的新需求方面,B站和小紅書也是一樣。B站是年輕人的文化社區,有人評價其「社區氛圍最好、最友善、最健康,沒有之一」,它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發聲和創作的渠道,這是傳統視頻網站很難提供的。

小紅書開始是一個海外購物分享社區,後來將「種草」這個概念深入的普及開來,並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來分享生活,還切入電商領域成果顯著。如今小紅書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70%是90後。

拼多多、B站、小紅書等上海網際網路的代表,都以消費者為中心,注重個體真實感受、開展個性化運營。它們不是傳統巨頭,但憑藉對消費者的重視站在了潮頭浪尖。

所以不要問為什麼上海沒有BAT,隨著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到來,上海就是網際網路新模式的最佳試驗田。在「新消費」的時代巨浪中,上海不僅是引領者,更有望造福全國、做出榜樣,引領全國行業的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a4vGG8BMH2_cNUgI2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