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轉型 升級創新 第19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主題論壇在重慶召開

2019-12-18     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由中國保健協會、國藥勵展主辦的變革和轉型升級——嚴管之下的創新之路暨第19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主題論壇近日在重慶召開。此次論壇邀請了相關行政部門負責人、行業協會、知名企業家共同探討了行業關注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養老產業的發展前景、市場經營等板塊的現狀及發展方向,就相關政策、市場監管與轉型、資本運作、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對話交流,共同探討行業變革帶來的市場發展新機遇。

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秦小明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健康產業政策頻出,製藥企業、保健食品等健康領域只有嚴控品質、不斷創新、注重研發,才能適應時代潮流,立於不敗,才能擁有廣闊的市場和未來。健康產業從業者,肩負著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責任。「樹立維護健康意識,學習健康知識,加強健康自我管理並開展健康互助。」秦小明說。

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黃建生指出,今年,國 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我國健康產業迎來了發展大機遇。通過對保健市場亂象整治,行業和領域的營商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面對健康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以及百日行動的嚴管和保健食品監管的改革。2020年,變革、轉型、升級,特別是創新都是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保健食品註冊處處長宛超強調,以「四個最嚴」的要求,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產業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於產業和監管所共同面臨挑戰和機遇,宛超說:「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新舊法規和監管模式更迭交替,深層次的改革才能走向健康中國,迎來「一帶一路」機遇。要確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從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丁鋼強表示,政府要制定並實施相關標準,充分發揮食品營養標籤的警示標識作用;鼓勵和引導食品產業的營養轉型,制定和實施集體供餐營養操作規範。在宣傳報道和監管執法過程中,首先應依法辨別產品屬性,清晰界定產品是食品還是用品,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還是有毒有害食品,報道、文件和文書中應根據產品的實際屬性,依法規範表述產品名稱,不能一概籠統表述為「保健品」,造成事實不清、監管錯位和信息誤導。

(健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a3OF28BMH2_cNUgU8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