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放棄優厚的職業,回歸家庭,承擔起照顧家庭養育孩子的重任;追隨另一半,去全球駐地,全力支持另一半的事業。總部位於坂田的華為公司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代表,在取得令世人驚嘆的成績背後,就有這樣一群默默付出的女性。
她們是華為男背後的女人,被人們親切的稱呼為「華為嫂」。今年6月,「華媛會」會長、龍崗籍作家馬虹玫以「華為嫂」為生活背景創作的新書《刺探城市的虹》正式出版。近日,記者走近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聽其講述了其新書背後的創作故事。
2007年,馬虹玫做了華為家屬後,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照顧小家庭,她從主持人的崗位上回歸家庭,選擇做了一名全職太太。她一邊照顧家人,輔導兒子的作業,一邊堅持寫作,源源不斷的發表作品。
住在華為總部附近的萬科城社區,「每天和一幫華為人、華為家屬零距離接觸,聽到了太多精彩的故事,也引發了自己的思考。」於是馬虹玫將「華為系列」作為自己關注和寫作的焦點。近年來,她以每周寫作一到兩篇文章的頻率寫作,不斷發展作品,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
在新書《刺探城市的虹》「不遠不近看華為」一欄中,她的筆調延伸到華為的漂流兒童、華為百草園裡的中醫、華為停車場那些事兒、華為家庭日、華為的員工福利等。作品生動、真實、接地氣,以華為家屬的視角展現了華為崛起背後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結集了我三年寫作的隨筆,大部分是發表在《證券時報》開設的專欄文章。內容都是對我所生活的場域和這座城市進行觀察與思索。」馬虹玫介紹到。書中所包羅的不僅僅有她熟悉的華為,還涉及到了深港差異與共通、城市生活、文化建設、社區生態、教育環境,以及大量的生活美學和心靈寫照。「『刺;即意為觀察華為,』城市『即深港兩地的雙城生活,』虹『就是我自己的名字之一」馬虹玫如此解釋自己的新書書名。
在《華為的俗事、糗事與趣事》中,馬虹玫分享了幾則有趣的故事。如,熟人社會,買啥東西都習慣請託。熟人托華為人買手機是不是能便宜點?答案是否。「無奈大多數華為人也只能兩手一攤,表示愛莫能助,自己其實跟普通顧客一樣,一樣得預定!銷售渠道網上網下公開透明清楚明白,也沒有員工內外部價格的差異。不知道內情的朋友們或許還以為是華為人不肯幫這個忙呢。」
自從華為名聲響亮後,未婚單身的華為人也跟著成為婚介行業的香餑餑。文中,馬虹玫寫道, 「智慧型手機還未流行那會兒,大中小各年齡段的姑娘們,挑出最美的照片附上自我介紹,經由華為人發布到心聲社區,供有意者選擇。有緣無緣,你來我往,成與不成,從此你知我知,你儂我儂。」 她還自曝自己也曾當過幾次紅娘,這幾年給N位姑娘在心聲社區發布過「交友啟事」,後面大多沒了音訊。感嘆,「感情事也難負責,除非事先精準定位……」
《華為停車場那些事》一文中,馬虹玫講述了丈夫從2000年到2015年開車上下班的故事,「夏天不曬太陽,雨天不打雨傘,停好車直奔食堂直奔辦公室。」這種美妙的光景止於2015年,「隨著華為業務量持續增長,坂田基地員工人數日趨飽和。搶停車位成了每天早上上班的一道風景。」 通過觀察華為停車場從富足到稀缺這一變化,文末,她寫到,「從華為停車場的發展變遷,我們看到華為擴張速度驚人。2016年8月,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舉行。華為與其合作方展示了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被業界稱為『華為加入停車技術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用筆對生活進行思考和記錄外,馬虹玫還發起成立了華媛會。
2018年年初,馬虹玫和一群有著相似生活經歷的「華為嫂」們自發組建成立了一個女性自助組織——華媛會。籌建至今,已有355名註冊的固定會員,其微信公眾號「華媛會」已吸納了20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華為家屬。成立以來,該組織在萬科城社區、坂田街道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生活中大家互幫互助,抱團取暖,衍生了很多溫暖的故事。
有一名遠在海外的華為家屬,想搜集社區建設方面的素材,作為碩士研究生論文,她在「華媛會」線上平台向大家求助,「我們看到後,立即聯繫了萬科城社區工作站,找他們要到了很多一手的社區建設資料,傳給了她,幫助他很好的完成了論文資料搜集。」 馬虹玫給記者分享到。
還有一次,馬虹枚不小心感冒生病了,同住萬科城社區的華為嫂張婷婷知道後,「給我送來了熱氣騰騰的包子,當時我太感動了。」除了生活中互幫互助外,華媛會還給會員們提供精神慰藉。「誰工作上遇到不開心的事,大家都會出來安撫她,遇到孩子上學難題、夫妻相處難題後,也會相互安慰,給出解決之道。」
一邊是陌生環境,與社會脫節,另一邊是女性的自我社會價值缺失,等等現實難題讓華為家屬內心糾結,缺乏安全感與歸屬感。在華媛會舉辦的歷次線下分享討論中,華為嫂們找到了共鳴,家屬與家屬間的感情更深厚了。
馬虹玫表示,「通過華媛會這個平台,大家的凝聚力更強了,生活中互幫互助,相互鼓勵,讓很多全職媽媽重拾夢想和勇氣,活出了新的自己,後期我們還將提供各種服務,幫助女性實現自我成長。」同時,她也希望,「華為嫂」能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大家只看到了華為人的風光,鮮有人關注到其背後,家屬的默默付出和支持,她們一隻手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另一隻手還想成就自己的夢想。」
馬虹玫,筆名東籬,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戲劇文學專業,文學學士。《證券時報》專欄作家,小說《開盤》獲2017年第六屆深圳網絡原創文學拉力賽冠軍。小說《冷焰》獲2016年「睦鄰文學獎」福田區十佳。在《中國文化報》《特區文學》《長江叢刊》《深圳特區報》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多篇。
龍崗融媒記者 石小利 文/圖
龍崗融媒編輯 鍾海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