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如果出現兩種行為,可能是即將走向衰敗的信號?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與社會上的大部分東西都存在生命周期一樣,家庭也不例外:
從兩個人結婚開始,一個小家庭就組建出來了。如果他們有了孩子,這個家庭也會慢慢壯大。
之後就是孩子離開舊家庭,建立自己的新家庭,等到夫妻兩人離世時,原來的家庭也就不存在了。
從生命周期來看,家庭和諧壯大的時期應該是子女出生、成長的時候。雖然當孩子結婚的時候兩個家庭會分裂,但又因為兩個家庭之間有聯繫,也不算慢慢走向衰敗。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但如果家庭中的成員想主動離開,並且不願再來往的時候,就是家庭走向衰敗的時候。
家庭成員之間非常冷漠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些家庭,家庭成員就像是被迫在一起一樣。他們互不關心,不會滿足彼此對感情的需要。
通常的表現為不回應、不可及或遺漏。
這樣的問題在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因為大家都太過於含蓄,害怕正面表達自己的情感。
冷漠的家庭環境會讓每個家庭成員過得非常壓抑。一旦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家庭氛圍是不正常的,並且從其他地方得到情感需求時,就會想主動離開家庭,導致家庭衰敗。
家庭成員之間太過「熱情」
冷漠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太過於熱情,若家長常常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心理特徵,察覺到孩子有什麼改變時,馬上詢問原因。
這會讓孩子有一種時刻被監視的感覺。
而且過於熱情的家庭成員大多都心理極度敏感。他們會被一點小事影響心情,表現得非常情緒化。
這種常常起伏的情緒會讓孩子的精神也時刻緊繃,不敢做出特別反應,而整個家庭的氛圍也越來越沉悶、緊張。這樣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在長大之後迫不及待地逃離。
即將走向衰敗的家庭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性格會出現很多缺陷
生活在家人有第一種心理的家庭中,孩子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從而變得自卑、自我認同感低。
生活在家人有第二種心理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會變成擁有極強控制欲性格的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再一次延續家庭的不幸。
不會關心自己
因為小時候每次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回應或者過於被家人關注,這讓他們不知道什麼叫開心,憤怒生氣,不會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產生一種空虛感。
而應對的方式也會很不健康,比如沉迷看電視、小說,玩遊戲等。
家長如何避免上述兩種心理影響孩子呢?
針對過於冷漠
面對孩子主動的情感需求,家長需要積極回應,比如孩子嬰幼兒時期的親親抱抱,孩子兒童時期的一起玩耍,以後的主動關心鼓勵等等。
即使孩子不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家長也要更加善解人意一點,在給孩子更好生活的時候,不要忽略他們的心理問題。
針對過於敏感、熱情
孩子與家長也是獨立的兩個個體,也不能一直活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需要被平等地對待。
【幸孕說】
若是家裡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作為子女的等不到父母的改變,就需要自救了。可以結交新的朋友,通過朋友來了解人與人之間正常相處的狀態,降低父母的影響。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