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
廁所是一樁
今天(12月5日)
成都市農村戶廁改造驗收組對雙流區農村戶廁
改造成果進行檢查驗收
按照「隨機、抽樣」原則,驗收組兵分兩路前往黃水鎮、金橋鎮,深入農戶家中了解三格化糞池的糞污分流、管網連接、旱廁拆除等情況,核對每戶的基礎信息並由農村戶主簽字。
隨後,在召開的農村戶廁改造驗收會上,驗收組對雙流區2018年、2019年農村戶廁改造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並翻閱查看各鎮(街道)村(社區)農村戶廁改造資金管理以及「一戶一廁一檔」等資料。
驗收組對雙流區農村改廁工作給予了肯定,同時也對2020年雙流農村戶廁改造工作中資料收集、歸檔、室內外改造細節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此次驗收的是2018年至2019年的3409戶農村戶廁改造,涉及金橋鎮等8個鎮(街道)39個村(社區)。」雙流區農業農村局農居環境治理科科長徐輝鋼表示,通過實施農村戶廁改造,努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推動農村改廁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運維市場化、監督社會化,引導廣大村民養成良好如廁和衛生習慣,切實提升廣大農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延伸閱讀:
農村旱廁的危害:
簡陋的廁所除了讓人如廁時感到不舒服外,最主要是污染環境,給人類帶來疾病。
農村戶廁改造的4大益處:
健康效益。消除糞便污染,減少腸道疾病,寄生蟲疾病傳播,促進健康知識普及,健康行為形成。
經濟效益。減少醫藥費支出,提供給優質高效有機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環境效益。減少臭氣濃度80%,降低蒼蠅密度96%,減少水源污染。
社會效益。增強群眾衛生意識、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改善生活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晨、安全的環境衛生造就更健康更聰明的兒童,提高下一代人口質量。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梁娟 莫正輝 編輯:劉婷 審核:周星雲】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布」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