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最高法:嚴懲!最高獲刑7年

2019-10-31   領導留言板

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關係到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儘管近幾年國家嚴厲打擊惡意拖欠農民工薪資的行為,但各地依舊存在不少類似的問題。在《領導留言板》上,不少網友就「討薪」問題進行過留言。

甘肅網友:

我是一名52歲的農民工,在甘肅天水市中梁鎮茹家灣村工地幹活的農民工,不分日夜的打工,搬磚澆混凝土,兩年只支付一萬元,現在已經拖欠工資165000元,完工後包工頭又跑路不在,找相關負責人處理也是一拖再拖,甲方整個項目工程於2019年已徹底完工。希望請政府幫助我們,讓我們日夜在一線的農民工看到希望。

四川網友:

我是樂至縣天池鎮文廟溝村村民,我在2014年修建樂至縣西郊工業園區旭坤鞋廠現以完工,簡陽市永興建築公司還欠我和工人工資共886000元左右,從2014年至今都沒有結果。

西安網友:

尊敬的領導好,我是一個辛苦勞動的農民工,工地地址是在濟陽區崔寨鎮蔡馬村,是修的一條展廳環路,在綠地會展的後面,我是在工地上做測量技術工作的,工地老闆惡意拖欠我的辛苦工資,請領導幫我們農民工討回血汗錢。

「決不能讓農民工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報。」

在國新辦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打擊惡意欠薪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

「查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需要四部門既履行好各自職責,又相互配合。」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說,2014年以來,四部門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處理的銜接工作,完善了移送標準和移送程序,有效解決了實踐中出現的證據獲取、犯罪嫌疑人「逃而不匿」、責令支付文書下達、移送標準等問題。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介紹,一些地方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勞動監察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全程跟蹤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的標準和程序,促進了勞動保障監察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無縫對接。

在四部門合力治欠下,一批有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得到及時依法查辦,有效打擊和震懾了惡意欠薪犯罪行為。2011年至今年9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26719件,各級人民法院對7674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拘役。

聯合懲戒增加用人單位違法成本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兼戶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黃雙全介紹,對欠薪犯罪涉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上網追逃,加大追捕力度,儘快緝拿歸案。同時,強化「追欠」意識,依法及時查詢、查封、凍結涉案帳戶和財產,最大限度幫助農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資,挽回經濟損失。2015年至今年7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4萬起。

目前,我國確立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制度,被列入的用人單位境況如何?王程介紹,參加這項聯合懲戒的共有30個部門,企業被納入「黑名單」後,在招投標、信用評價等領域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些企業,由於其資質被降級,在市場競爭中只能排在後面。

在執法過程中,如何正確把握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有效服務和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羅慶東表示,對欠薪主體履行義務完畢、獲得被害人諒解的案件,積極適用我國刑訴法規定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努力實現維護農民工的權益和保護私營企業正常經營的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

下月起採取非常手段,春節前實現「兩個清零」

每至年底,拖欠工資問題通常愈發顯現。今年8月,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均為成員單位。

「不能讓農民工流汗還流淚,要千方百計保障農民工工資能拿到手,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和家人團圓。」王程介紹,從今年11月15日開始到2020年春節前,將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對非常時期頂風惡意欠薪行為,四部門及領導小組的其他單位將採取非常手段,雷霆出擊、重拳整治。

此次攻堅行動,執法範圍包括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築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等。各地將指導用人單位對工資支付情況集中排查整治,清理化解歷史欠薪陳案,堅決防止新欠,對查實的違法行為,做到「兩個清零」。今年10月底以前發生的欠薪案件,要在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新增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發生一起、處置一起。對自查和排查中發現的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和欠薪逃匿案件,四部門將採取嚴厲制裁措施,堅決遏制惡意欠薪犯罪。

遇到「惡意欠薪」的老闆怎麼辦?治他!

最新規定:惡意欠薪將「低門檻」入罪,最高可獲刑7年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入刑。2013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明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定罪量刑的具體標準。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在會上說,為最大限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該司法解釋「為惡意欠薪犯罪設置了相對比較低的入罪門檻」。

司法解釋規定,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數額在五千元(人民幣,下同)至兩萬元以上,或是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就構成犯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如果滿足前面的條件,同時造成嚴重後果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法還發布典型案例,強調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和個人,比如違法承包的包工頭,如果違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也構成犯罪。

此條例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贊成。不過,也有些正常承包的包工頭表示很冤枉,「『甲方』不給錢,包工頭哪裡還發得起工資?特別是一些政府工程,太難拿錢了。」

評論來源:新浪微博

近期,《領導留言板》推出「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帳款」留言徵集活動,你的帳是不是還沒清?來留言就對了。

主編:馮亞濤 | 編輯:程興旻 翁蕙卿(實習生)

綜合:人民日報,領導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