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偶遇一位紡織老人,他已經從事紡織這行十多年了,手上一直都有客戶,訂單也一直做著。
小編曾經問過他:「手上有客戶有訂單,為什麼不自己單幹,自己做老闆?」
他說:「年齡大了,資金不夠,風險太大了,已經沒那個精力,以後也不打算自己乾的,簡簡單單在一家大公司下面做做業務員,接點訂單挺穩定的。」
確實,他在紡織這行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基本都是在大的紡織公司下面做業務員,而且一家公司一做就是三五年的。可今年,他已經悄然走出大公司,自己開了一家紡織公司,但這家紡織公司只是他一個人。
開公司竟是迫不得已
據他介紹,上一家公司有上千台織機,是一家十足的工貿一體大公司,他已經在那裡做業務員四年半了。其實他從來沒想過要從這家公司走出去,可是這家公司在今年年初突然解散了貿易部,他們自然而然的失業了。
按照往常情況,他這種熟悉紡織的老人,手中還有自己的客戶和訂單,再重新找一家大公司繼續開始自己的工作與業務,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是今年的紡織行情較弱,各大小公司都缺乏訂單,自然在招人上也更加謹慎。
找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個電話就解決了,可是他有十幾年的紡織工作經驗,以及手中的客戶和資源,不做紡織又能做什麼呢?「被逼無奈」的他自己一個人開了一家公司,一家只有他一個人的公司,他成為了一個兼業務、理單、跟單、財務於一身的老闆。
訂單少了愁,多了更愁
一個人的紡織生意能有多大,三五百萬已是頂天。他手中的幾個老客戶再忠誠,可是能給他的訂單卻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這幾個客戶都是內貿客戶,而今年的紡織內貿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
門面房租一年6萬多,他一直說租貴了,可當時找來找去也就只能是這了,一年下來有6萬多是給房東賺的,客戶訂單少了,各種壓力就撲面而來。為了爭取更多訂單,他接的每一個訂單都盡心盡力,坯布從來都只從知名織布廠拿貨,染廠都是親臨現場,緊跟每一個環節。
可沒想到,相比訂單減少,訂單增多的煩惱也不小。他說,自己的資金十分有限,就想接點幾千米、萬把米的訂單。但是不可能事事如願,有的時候客戶會下個幾萬米、十幾萬米的訂單,那時他就得想辦法回絕客戶了。
之所以不敢接大訂單,資金是一個大問題。以前做業務員從來沒在這方面受過限制,可現在不行,稍微大點訂單就面臨沒有資金進坯布的尷尬。另一方面,一旦訂單出問題,那麼資金的損失是他無法承擔的,即使只有兩三萬。但總是拒絕客戶並不是好辦法,次數多了客戶能否繼續信任他,都成了未知數。
他上一家工作的紡織公司,是一家專業的仿真絲織造企業,他們貿易也主要是以仿真絲為主。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仿真絲的整體行情不容樂觀,本該是旺季的三、四月份,顯然是沒旺起來,而他們公司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啟動了解散程序。訂單的缺失,讓他們公司已經對旺季不抱希望,收入與成本不成比例,讓他們不得不「斷尾求生」。
而另一方面,紡織大環境走淡,訂單減少、利潤收縮不僅僅是各大小老闆的事。工作機會減少將影響我們所有紡織人,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還有開公司這條路可以走。
一個盡心盡力,專注紡織行業十幾年的「老人」,卻被逼無奈開了一家紡織公司。只是逃過了就業,卻依然逃不過各種紡織困境。希望來年的紡織人再開公司是因為訂單多,而不是「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