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對導購員言語粗俗,奶奶稱孩子還小,媽媽的做法讓人稱讚

2019-10-27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同事鄰居肖姐在生完孩子半年後就重新回到了職場,而為了孩子讓得到很好的照顧,她就把孩子送到了婆婆家讓她帶著。今年孩子6歲了,她就把孩子接了回來,讓他上學。

一次,肖姐帶兒子去超市買東西,他把一路走一路讓框子裡裝東西,看到新的,他又把框子裡的隨手扔在地上。導購看到後就勸導他把東西放回原處。誰知道,孩子竟然大聲罵到:"你們在超市打工的,本來就是要做這樣的事情......"

導購員聽到後,正想要發火,這是肖姐的婆婆走了過來對她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就不要和他計較。"看到婆婆護著孩子,肖姐就立即讓孩子嚮導購員道歉,說:"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媽媽是做這個的,然後還被別人這樣說,那你會怎麼想,所以你今天必須向阿姨道歉!"然後肖姐又對婆婆說,"現在孩子小,這樣慣著他,我們以後想管也管不了"。旁邊的人看到都紛紛稱讚。

在應該教育孩子的時期,父母們應該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他們,不然,等想到要教育他們的時候就管不動他們了。

家人的溺愛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1、變得自私自利

由於孩子一直處於家庭的中心位置,孩子能得到家人能給予他們的所有東西,所以他們不用和別人分享東西,這樣他們逐漸會變得自私自利,不懂得與別人分享。等到孩子長大後,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不會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他們就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

2、變得驕奢蠻橫、不尊重人

家人對孩子事事遷就,他們只要想要什麼,家人就想辦法準備好,而且,當他們在家中犯了錯,家人們也不會責怪他們,所以當他們出到外面遇到別人的一些管教,他們就不願意聽,甚至還會責罵別人。如果家長看到他們犯錯時還是縱容他們,不糾正他們的行為的話,等到他們長大後,他們就會變得蠻橫無理,不尊重別人。

3、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孩子在家裡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就會漸漸時期獨立生活的能力。家人照顧不了他們一輩子,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如果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將很難生活。

隔代教育如何避免溺愛?

1、多與老人溝通教育觀念

老人帶孩子都是憑經驗的,而且由於是隔代的,他們對孫子孫女難免會比較寵愛,所以父母們要多與老人溝通應該要怎樣教育孩子。這樣老人們的一些舊思想就會稍微得到改變,他們在帶孩子時也會逐漸變得更加理性,不會過於寵溺孩子。

2、教育孩子的立場要一致

一般情況下,但孩子犯錯受到父母的批評後,他們往往會去找爺爺奶奶幫他們在父母面前說好話。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們應該要提前和老人商量好,保持立場一致,讓他們沒明白,犯了錯就要承擔後果,誰也幫不了他們。

3、如實在改變不了老人的觀念,最好自己帶孩子

如果老人們的觀念和孩子父母的觀念不一致,但是跟他們溝通,他們也不理解的話,父母最好自己帶孩子,免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衝突,傷害到了長輩們,影響到家庭的和氣。

老人們的教育觀念難免會和年輕人的不一致,但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和作為長輩們的孩子,我們要和長輩進行充分的溝通,儘量在教育觀念上達到一致,這樣才能一家人和和睦睦地教育好孩子。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wSdDG4BMH2_cNUgEqyP.html